我不原谅吧 关注:105贴子:1,019
  • 3回复贴,共1

三.理想教育.2.这才叫学习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学生对于学习赤诚的热情可谓是名声在外。外国人表示中国学生的努力程度 “超出想象”,甚至有人惊呼“你们简直是疯了”,而很多大学校长们对中国学生的第一句正面评价统统是“勤奋”。
不过这差不多是唯一一句。之后“没创造力”、“缺乏挑战精神”、“不会做研究”什么的扑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咱的圣谕。你每天早上起来先要默念一遍,随即将之付诸实践,方式是摆出一摞书背到口吃,拿出一沓题做到脑袋上开始冒白头发,而一旦懈怠便马上开始自我批评,据说有女生只要背不下去书就会拿出镜子冲自己怒吼:你长成这样儿还不好好学习!的确,王尔德说,美丽要比善良好,善良总比难看强。然后每到考试则兴奋不已,考完则三五成群兴高采烈地对题,发下卷子为比别人高两分自鸣得意。
中国学生的学习时间绝对全世界第一,算数技术无人能出其右。然而事实却是,咱除了做题什么都不会,十几年下来脑中无任何想象力创造力,只剩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字,有如大脑坟墓的墓志铭。
在发愤好好学习之前,咱应该先好好学习一下什么叫学习。
哎哟,这是外国课堂的一角,乱作一团成何体统!
再瞧瞧,这是中国课堂的全貌,多规矩。
再看,这是一所美国高中的历史作业,吓得小生花容失色。
对比布克·T·华盛顿,杜·伯依斯,马丁·路德·金,马尔科姆·X四人关于美国黑人的观点:
要求:3到5页纸,双空行打印,至少3种资料来源(如网上,书籍等),至少5句引文。38
高中就写论文,忒不靠谱。我又问了一个中学同学,他说他们今天历史作业是这样的:
背P71-75
练习册第四章。
话说美国也有“超常儿童实验班”,不过他们的标准和咱不大一样。
俄勒冈州的天赋教育机构对天才儿童的标准:
能很快地解决难题
喜欢有计划,有条理
有着非凡的记忆力
喜欢同成年人或年纪比自己大的人交朋友
喜欢质疑权威喜欢开开轻松的玩笑
经常“白日做梦”
想些与众不同的问题
具有幽默感
看起来要比同龄人早熟
智商在130以上
天赋儿童会有不同一般的好奇心
……
果然,美国的天才儿童搁中国绝对天天挨老师呲儿。
我查了一下我国最好的中学—人大附中的“超常儿童实验班”录取标准,大概是这样:
数学成绩好,曾在华数奥数竞赛中获奖。
中国的超常儿童成天就干一件事儿:学数学。你看华罗庚学校每逢周末人头攒动门庭若市乌泱泱一片一片的,都是尖子生们在好好学习呢!
而外国的“尖子生”学的东西比咱的稍微多点儿。我查了一下,美国也有专门给“天才儿童”办的夏令营,里面主要课程有:电脑、工程、游戏制作、写作、新闻、科学探索、犯罪心理学、模拟法庭、音乐指挥创作、音乐欣、建筑……
(美国)每年暑假许多大学都有专为天才儿童开设的夏令营,内容包括:它旨在提供机会让天才儿童在其感兴趣的领域研究探索,并同时发现和挑选有独特创造力、有特长的天才学生。39
这些不是简单的多做题、多花时间,而是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面、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0
而中国衡量学生的标准到人家那完全行不通。
我儿子矿矿在同班的美国小朋友只会掰手指算简单加减时,已会多位数乘除法。老师问:4+3=?大家还没反应,他答:3+4=21÷3,全班都傻了眼。第一学期结束后,我们向学校提出来,能不能让矿矿插班到三年级上数学。
不久,我们收到矿矿老师的来信:
我们更强调的是孩子对那些隐藏在数学后面的概念的理解,从而在口头上和书写中能够使用他们所学的东西进行交流,而不是对算数的死记硬背,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孩子成为解决问题的能手,学会思考。矿矿在中国学校学到的一些算数技巧,例如乘法和除法,对美国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不是循序渐进的、适当的活动。41
不知以上这些能不能让您明白什么叫学习。
混乱的课堂/智慧的殿堂
中国的老师,提起外国课堂总离不开一个字儿:乱!(不知他们是不是黑泽明影迷[?黑泽明,日本电影导演,被斯皮尔伯格誉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乱》是其代表作。
] 。)
习惯了课堂上规规矩矩坐着听课的中国教师乍一看他们的课堂都感觉很乱。
如果你走进美国学校的教室,是有点乱的。你看学生随便走来走去,随便讲话。
(学生上课)想说就说。他们不用举手也不用起立就可以发言,可以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课,发表自己的观点。42
即使是老师正在讲课,美国学生也会随时打断提问。提问往往引发了讨论,所有学生都会参与其中。43
说“乱”是因为这些学生上课根本就没个样儿。也难怪中国老师看到这种课堂的心境必然如和尚去了阿姆斯特丹一样十分憋闷,他们平常总强调“上课就要有上课的样子”,你得屁股坐定胸板挺直头抬起三十度角一动不动,摆出这听领导讲话的姿态。要都老师在上面说你在下面说,还有没有师道尊严了!简直离经叛道……然而外国的课堂可谓是印证了这句诗:


1楼2013-01-29 22:04回复
    那条离经叛道的路通向智慧的殿堂。
    —威廉·布莱克
    他们课堂的混乱首先源于老师工作态度不端正。堂堂一节40分钟的课,他就开始讲几句,叨咕叨咕这节课安排,然后就撂挑儿了,剩下时间留给学生,你做实验也好查资料也好,或者讨论辩论,干啥都行。
    话说当年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班级授课制”原本就不是为了管学生的,而是为了让大家能在一起讨论。
    美国的大学,特别强调“讨论班”。我自己在耶鲁博士、硕士读下来,上的全是讨论班,大课一堂没有上过。本科的讨论班也非常重要。44
    我在中国上大学也快了两年了,一节讨论班没见过,于是同学平时只好回宿舍讨论。每到晚上,一天的压轴大戏“寝室座谈”活动就会拉开帷幕:大家天南海北东拉西扯,探讨各种奇异的观点,宿舍俨然成了一小型课堂。这一谈往往持续到深夜,其直接后果便是第二天教室变成了大型寝室,一百来号人闷头大睡,积攒体力晚上再聊。
    怎知外国的上课就是聊天,真可惜他们无法体验上课睡觉的愉悦。
    一节历史课上,教师围绕本节知识准备7个研究课题,学生自行组合,选一个课题随即忙碌起来,翻书查资料浏览网站,或围在一起高谈阔论,主持人把大家的见解记录下来与他组交流,教师穿梭其间倒像超市的服务生。45
    (美国中学讲中国历史)在中国,老师讲完史实后,要求学生记时间、地点、人物。
    美国老师则是八仙过海:什么都不教,让孩子们分成几组,分别制作一份当时各党各派报纸;或者只给几个辩论题,让孩子组成正、反方进行辩论。即便是常规教学,老师也会启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如果老蒋不妥协?如果张、杨不和***合作?如果……46
    这叫上课么?完全就是一茶话会嘛。老师不过是主持人,花个5分钟时间引出话题而已。
    那剩下的时间里学生又要说啥呢?
    爱说啥说啥。


    2楼2013-01-29 22:16
    回复
      在这比普鲁斯特在“我血淋淋的情人节”[?我血淋淋的情人节,英国噪音摇滚“盯鞋”乐队,曲目编配及吉他音效混乱而迷离。小生最喜爱的乐队之一。
      ] 伴奏下读《追忆似水年华》[?马塞尔·普鲁斯特,法国意识流作家,《追忆似水年华》为其代表作。
      ] 还乱糟糟课堂里,学生们几个人一组,吵吵嚷嚷地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他们互相批判,也相互学习,在提出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对别人的想法进行思考,同时老师也会掺合进来,跟他们一块儿嚷嚷。即便是老师站讲台上讲着,学生也可以随时插话,打断老师发表自己的见解。47
      课堂气氛往往十分活跃,学生可以自由活动、自由发言。不管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即使是荒谬离奇的问题,美国教师也不会动怒,而是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提问变成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对这个问题发表独特见解。教师还经常倡导学生对自己的讲解进行批判性思考。这样,美国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了自由发挥,他们也敢于向教师和权威观点挑战。48
      跟中国上课最不爽的吧,就是老师天天把自己那点儿陈芝麻烂谷子翻来覆去地讲,我们只能坐着听,十分郁闷。王尔德说“人永远不应该倾听,倾听是冷漠的标志”,于是我只好睡觉以示抗议。而在外国就没这烦恼,你可以随便说。
      不过也有一前提:
      老师不过是个主持人,不停地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的深化。学生死读书不行,因为很少有人问你书上讲了什么。书是大家都看过的,重复书上的内容等于说废话。大家要看的是,你和其他人读了一样的东西,你能拿出什么东西来?你有没有批判性的思考能力,指出作者的缺陷?你能否在作者研究的基础上,再往前走一步?这是人家对你的常规期待。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你不仅要理解书本,还要会同其他学科的知识。一句话,把所有本事都使出来,创造一些别人没有的思想。49
      你要说别人没说过的东西。
      而中国老师见到这种课堂往往觉得莫名其妙。有人抱怨说“这样的课堂模式让第一次走进来的我哭笑不得,上课学生比老师说话的时间还多,一节课就像一场辩论。”50还有老师看这些学生非常不顺眼:“他们在课堂上几乎都是‘刺儿头’,因为思想太活跃。他们差不多都自认为很有见地(而且看来的确如此),并且想把这见地表达出来。”51
      当然,人家也同样觉得你莫名其妙。外国学生最无法忍受的就是老师那种“蹲坑式教学”,最厌恶的就是当别人的茅坑儿。
      美国高中生最不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排在首位的是老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最不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的理由是因为他们无法参与知识学习的过程,老师讲、学生听,最后学生会感到很乏味。52
      你和我都是人,我凭啥非得听你说啊?我既不是傻子也不是公务员,我也有自己的想法,凭什么不能说出来?
      而老师则要是满足学生们“说出来”的欲求。若把课堂看做让学生尽情秀的舞台,那么老师就是工人,负责把舞台搭建起来,至于学生怎么秀,他就管不着了。
      在这里(英国),老师在整个课堂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who needs my help?” 53
      在我看过的20余节课上,没发现一个硬性灌输的教师,也没发现一个笼统布置作业或用作业压学生的教师。
      在美国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她告诉我,就是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求不同的多角度结论。54
      而不是想着“怎么让学生接受”。
      中国老师觉得这种上课方式不可理喻,毫无章法没规矩。这是上课又不是上酒桌,要那么多规矩做甚?只有“没规矩”,学生才能步入智慧的殿堂。
      在授课中,学生随时可举手提问,教授并不在意被打断,总是耐心地听,然后认真讲解。常常一个问题会引起学生不同的观点,于是学生们便展开唇枪舌战。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讨论金融危机下公司经理人的薪水高低问题,学生们在课堂上先是分组讨论,5-6人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小组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陈述,此时由于各组观点的不同,同学间又开始当堂讨论,最后演变成激烈争论,场面相当热烈。55


      3楼2013-01-29 22:23
      回复
        批判性思维。
        想象力只能模仿。批判的精神才能创造。
        —王尔德
        说想象力只能模仿这不是拆我台么。
        美国高中教育的四个目标第一条就是“通过语言教学,帮助所有学生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73
        批判性思维原名critical thinking,其含义并不像看起来那么二,不是说让学生都跟穆里尼奥似的看谁都不顺眼,也不是变成李敖见人就骂。它只是说要让学生变成自己,去主动地思考,它只是让你碰到啥事儿都自己一句,What do you think?
        这critical thinking乃美国教育之核心,是它最初的受精卵。之后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一切的一切都是从这儿分裂出来的。老师为什么不让学生背书,不给作业设置标答,甚是故意避免“正确答案”?就是为了不让学生丢掉批判的精神。学校开设那么多莫名其妙的课让学生读那么多闲书,有什么用啊?的确没用,但这些没用的东西最能培养批判性思维了,所以美国从小学到大学都重视人文学科,所以最顶尖的大学生学的都是文史哲。
        而哈佛大学的标志可谓是批判性思维精髓之体现:三本书—两本朝上打开,一本朝下盖着。
        它是想告诉学生,书中尽管有知识和思想,但也会有谬误。若要想追求“真理”,那就应当质疑,质疑一切。
        若你不会质疑,只会服从,还谈什么创造呢?
        而批判性思维从根本上说就是标准答案式思维的对立,二者干的整好是相反的事儿。
        (对咯,关于哈佛大学的图书馆我国网上有两个荒诞的传说……不过先不说它)。
        这倒不是说美国考试没答案你可以随便写,一加一可以等于三。SAT也考数学—不过人家只考巨基础的东西(要不咋那么多满分的呢),你只要会最基本方法就得了。而考试和批判并不矛盾,SAT里就专门有一块儿叫做“批判性阅读”。至于写作,则是全面考验学生的想象创造的功力。瞧这作文题目,多飘逸:
        Should modern society be criticized for being materialistic?
        当代社会的物欲横流应当被批判吗?
        Can knowledge be a burden rather than a benefit?
        知识的弊会不会大于利?
        Are there benefits to be gained from avoiding the use of modern technology, even when using it would make life easier?
        虽然现代科学技术把生活变得更简单,但如果不使用会不会有好处?74
        这些题后第一条要求都是“请在文章中论述你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大学录取学生不光看SAT成绩,好多学校还有“自主招生”考试,这些考试的作文题更浪:
        谁是你们这代的代言人?他或她传达了什么信息?你同意吗?为什么?(西北大学)
        开车进芝加哥市区,从肯尼迪高速公路上能看到一个表现著名的芝加哥特征的建筑壁饰。如果你可以在这座建筑物的墙上画任何东西,你将画什么,为什么?(芝加哥大学)75
        一看这题目,你就知道学生写作根本就没固定套路可寻,不像中国考试,“请以‘诚实’为题”,大家都会说“啊,诚实,让生活更美好”如此云云,你坐那一边写一边想到周围所有人跟都在跟你写一样的话,煞是无趣。
        再看法国“高考”作文题,更是开放:
        L'art peut-il se passer de règles ?
        艺术创作能不能没有规则?(这竟然是个理科题)
        La recherche de la vérité peut-elle être désintéressée ?
        真理的追寻是否让人觉得无味? 76
        (我觉得是,因为王尔德说了,多于一人相信时,真理便不再是真理。)
        这些题目考的,不都是你的主动思维能力么?
        它考的是你在多大程度上是个完整的人,考是你的脑袋在多大程度上是个有价值的人脑。
        一个人接受教育,因为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修鞋的或者钉钉子的。
        —威廉·钱宁
        你接受教育,因为你的大脑会独立思考,而不是因为它会背书。所谓学习,不过是去发挥人脑的独特价值,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而已。
        在中国上了十几年学了,我压根儿就没听说过“批判性思考”这词儿。
        这就叫“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3.?什么学生的权利,人的权利而已
        接下来,咱要瞧瞧外国的老师家长是怎么对待学生的。
        接下来,希望您先记住一句话,一句俗得跟UGG似的话。


        6楼2013-01-29 22: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