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很多人作家都受了中小学语文教育“概括中心思想”这项训练的毒。真正的艺术是没有中心思想的,或者也可以说,中心思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试问,古希腊雕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卡夫卡《城堡》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可是反观很多人的作品,却很容易用一两句话概括出其中心思想来。譬如卡尔维诺的《分成两半的子爵》其中心思想是“人性有善,有恶,而且两者不可分”。如此等等。这样让人如此轻而易举地概括出其中心思想,是以牺牲艺术隽永的意味为代价的。这几乎成了现代作家的通病,也迎合了现代人好哲理、轻生活(也就是不懂艺术)的恶癖。
现代很多人作家都受了中小学语文教育“概括中心思想”这项训练的毒。真正的艺术是没有中心思想的,或者也可以说,中心思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试问,古希腊雕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卡夫卡《城堡》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可是反观很多人的作品,却很容易用一两句话概括出其中心思想来。譬如卡尔维诺的《分成两半的子爵》其中心思想是“人性有善,有恶,而且两者不可分”。如此等等。这样让人如此轻而易举地概括出其中心思想,是以牺牲艺术隽永的意味为代价的。这几乎成了现代作家的通病,也迎合了现代人好哲理、轻生活(也就是不懂艺术)的恶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