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版杀吧 关注:2,304贴子:251,423

【青史留名】版杀技能百科全书之传国玉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这真是一本百科全书,质疑掉血!


IP属地:北京1楼2013-05-16 03:00回复
    补充个前提,如果能写完的话;只要有xx,一定能写完!有什么你懂得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名次置于外而心不改。俗话说的好,秋后的蚂蚱也要蹦跶,怎能坐以待毙@洛潮 嗯哼


    IP属地:北京2楼2013-05-16 03:03
    收起回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朝代的交替之间,总是少不了一块玉石的痕迹。历朝历代,传国玉玺在不同的逐鹿者手中交替。拥有过这块玉石的,有贤君明主,有枭雄权臣,亦有跳梁小丑。
      却总归逃不过 旧势力失之,新势力得之的套路。
      一如天下之大势。
      在这一块小小的玉石之中,凝刻的是中国两千多来的权力交叠史。
      三国的历史从玉玺开始,版杀的大幕也从玉玺拉开,版杀技能介绍首篇——传国玉玺


      IP属地:北京3楼2013-05-16 03:04
      回复
        【技能描述】
        传国玉玺:主动技能。提交一个ID,若对方是本国角色,则对方知道自己。如果不是
        本国角色,则对方不会得到任何信息。如果对方是他国君主,则此技能转移给对方。无
        论何种情况,自己都不能收到技能效果的反馈。孙坚死时若此技能未消耗,将传给孙策
        ,孙策死后或孙坚/孙策使用后自动转给魏国君主,魏国君主也只能使用一次。若玉玺
        使用对象的ID是汉少帝/汉献帝,视为被玉玺使用国该国君主招揽。可以被继承。(指
        认技能)


        IP属地:北京5楼2013-05-16 03:10
        回复


          6楼2013-05-16 03:13
          回复
            场外科普:关于为什么玉玺叫窝头
            玉玺和栗子面窝头的那些爱恨情仇
            http://tieba.baidu.com/p/2095867638?see_lz=1


            11楼2013-05-16 03:28
            收起回复
              【参考阅读】
              三国演义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http://www.guoxue.com/minqingstory/sgyy/sgyy_006.htm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http://www.guoxue.com/minqingstory/sgyy/sgyy_007.htm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http://www.guoxue.com/minqingstory/sgyy/sgyy_015.htm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http://www.guoxue.com/minqingstory/sgyy/sgyy_017.htm


              IP属地:北京14楼2013-05-16 03:35
              回复


                15楼2013-05-16 03:35
                回复
                  【参考视频】
                  新三国第六集 孙坚偶得玉玺
                  http://v.pptv.com/show/DhgenARq2hh7ibQU.html
                  第七集 三津渡孙文台殒命
                  http://v.pptv.com/show/ib2Yopg505CKFA88.html
                  第十六集 美周郎八百里倒贴
                  http://v.pptv.com/show/EwUJhib9VxQNm5Og.html
                  三国演义1994版 第九集 孙策立业
                  http://www.iqiyi.com/dianshiju/20110610/888c6a7f1bd9edde.html
                  三国无双5 周瑜传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wMTg1NTgw.html
                  三国无双6 吴传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UxNzQxMTE2.html


                  IP属地:北京17楼2013-05-16 03:36
                  回复


                    18楼2013-05-16 03:36
                    回复


                      20楼2013-05-16 03:39
                      回复


                        21楼2013-05-16 03:43
                        回复

                          据说这个是最逼近原作的玉玺,藏在故宫


                          22楼2013-05-16 03:44
                          回复
                            【前世今生】
                            和氏璧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价值连城”
                            玉玺的“天下所共传之宝”。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说荆山(今湖北南漳县)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卞和将此璞献给楚厉王。然而经玉工辨认,璞被判定为石头,厉王以为卞和欺君,下令断卞和左脚,逐出国都。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璞玉献上,玉工仍然认为是石头,可怜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结果得到了一块无瑕的美玉。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楚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都舍不得雕琢成器,就奉为宝物珍藏起来。又过了400余年,楚威王为表彰有功忠臣,特将和氏璧赐予相国昭阳。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时,出玉璧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飞。
                            玉玺50余年后,赵国人缪贤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经玉工鉴别,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遂据为己有。秦昭王获悉此事后,致信赵王说,愿以秦国十五座城池换取玉璧。赵王慑于秦国威力,派蔺相如奉璧出使秦国。机智过人的蔺相如不辱使命,设计取回玉璧,送回赵国。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秦国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从此从历史记载中消失了。传说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


                            23楼2013-05-16 03:45
                            收起回复
                              秦王改称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传国玉玺乃成。据传,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帝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人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而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自是,其随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数次,尽尝坎坷流离之痛楚。
                              玉玺秦王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归汉。
                              (西汉末年玉玺也有一堆狗血的剧情)公元8年十二月,西汉外戚王莽代汉建立新朝,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建兴帝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及王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更始三年(公元25年),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


                              24楼2013-05-16 03: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