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川最常用的武器就是他手中的折叠扇,几乎可以说形影不离,或者用它战斗,或者轻轻一挥舞弄潇洒。其实这种扇子不是中国特有,而是来自日本。中国特有的扇子是团扇,而且只有女人才用团扇。我们可以从遗留下来的唐代壁画和其他艺术作品中看到手持团扇的仕女,她至少是在附庸风雅。折叠扇是日本人发明的一种生活和艺术用具,其做工只需要纸和竹片、木片就可以,相当朴素,不比中国的团扇,需要纺织品做面料。日本平安时代以后,和风有长足发展,其中包括舞台艺术中的猿乐能、幸若舞、人形静琉璃等,演出者头戴面具,手拿折叠扇,通过扇子的一开一合加强节奏感并体现动作的强劲之美。北宋时期,中国和日本的贸易远远超过唐代,其原因一方面是北宋政府发展对外贸易的意愿强烈,一方面日本也已经从纯粹受唐朝影响下走出来,逐渐发展出可以交换的自己的手工业品,折叠扇子就是其中之一。平安末期的当权者平清盛在日宋贸易上是个激进派,为了方便北宋的大型商船靠岸,专门修建了福原港。相信那个时候一定有不少日本的折叠扇子出口到了中国,此外,优质的日本刀也大量出口。折叠扇子和日本刀都是极具日本特色的东西,它们在当时很受中国人欢迎。欧阳修有一首《日本刀歌》写道:“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相比日本刀,折叠扇子由于做工简单,原料朴素,很快就有了中国自己的仿制品。爱好艺术的中国人在折叠扇子上题诗作画,或者用团扇面料取代纸面,做出了更符合中国大气之美的折叠扇,深受欢迎。在北宋以前,中国汉族贵公子的装束沿袭先秦的传统,其装饰主要是腰间的佩玉和宝剑。北宋以后,市场经济空前的发展使得贵公子的装饰起了变化,做工精美、上题佳句的折叠扇子成了他们的最爱(当然,腰间的佩玉和宝剑依然是有身份人的象征),他们也可以像古代的妇女那样通过扇子来舞弄风姿。至于折叠扇变成武侠小说中常用的武器,是有特殊原因的。我们知道,对于古人来说,琴棋书画是体现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标准表现方法。一位英俊潇洒的贵公子,如果同时精通琴棋书画,可谓是极有情趣之人。武侠小说中,琴、棋都可以直接作为武器使用。如《六指琴魔》中,主人公就是用琴作武器的高手。很多武侠影视都有双方用棋子或者棋盘作武器的情景,而书、画就难以直接作武器使用了。折叠扇子是对书画的绝好融合,因为一位贵公子手中拿的折叠扇子,之所以身价与普通的纸扇子不同,就在于上面可能有著名书法家的手迹,或者著名画家的作品,抑或表现他自己高超书画水平的作品。因此,贵公子手中的折叠扇子,代表了他的书画水平或者欣赏水平,更进一步代表他的风雅,这样风雅的东西作为他的武器,是他将战斗艺术化的体现。因此,我们在观看《莲》剧时,觉得白玉川的战斗姿态与其说是在打拼,不如说是在用他的扇子挥写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