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实德吧 关注:208,398贴子:3,758,631
  • 23回复贴,共1

看到一篇不错足球文章 耐心看完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辽宁1楼2013-07-08 18:18回复
    文章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7-08 18:27
    收起回复
      我是文章


      来自iPad3楼2013-07-08 18:29
      收起回复
        我是马伊俐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07-08 18:30
        收起回复
          我是五楼


          5楼2013-07-08 18:33
          收起回复
            我去怎么没发上来了?


            IP属地:辽宁6楼2013-07-08 18:35
            回复
              虎扑长篇专访:少帅朱炯的威斯特法伦梦(兼谈青训、理念、选材、执教、目标) 由
              Rivaldinho 发表在虎扑足球·上海申鑫 http://bbs.hupu.com/shenxin
              转自虎扑论坛
              前记:和朱炯的相识源于一次奇妙的网上交流,他希望能得到一份需要翻墙下载的PPT——那是范加尔当年在巴萨执教时制作的PPT——后来朱炯告诉我,为了提升自己的执教水平,他愿意寻求各种各样的帮助,获取各种渠道的信息。我在为他下载PPT的同时提出了一个小要求:接受我们的专访。朱炯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但是他也告诉我:“我喜欢有深度的访谈。”我想这没有问题,我们热爱足球了解足球,我知道真正热爱足球的人想要知道什么,于是我和@zbetter 二人便欣然前往申鑫基地,要与这位中超少帅好好聊聊。我告诉@zbetter ,不需要太多有时效性的问题,不需要太多立场尖锐的问题,了解朱炯真实的思想和理念,才是最重要的,事后我们确实觉得不虚此行。
              周五正午,当我们驱车到达洪庙时,不禁感叹申鑫大本营的僻静幽远,这里是典型的上海郊区,视野开阔,人烟稀少,一片绿色青葱,如果继续驾车前行,不出半小时就可以到达出海口。即便到了洪庙镇,找到基地也要花些功夫,从宽广的瓦洪公路转入一条羊肠小道,这才看到一块指示牌,告诉我们还需向前200米才能到达申鑫的基地。我们在食堂见到朱炯的时候他正与教练组成员围坐在一张餐桌前探讨业务,说到兴起时还站起身在桌上比划一番:“这里有四名防守球员,那么球应该……”这是一位多么专注的教练,我心想,哪怕是在餐桌上。看着这一幕,不由对接下来的对话更有期待。
              12点半,我们走进了朱炯的房间,一张巨大的办公桌上电脑和其他物品都放得井井有条,比所有一切摆设都要显眼的,是朱炯身侧两幅威斯特法伦球场的图片,其中一幅即是本赛季多特蒙德球迷著名的看台杰作:追寻遗失的大耳朵杯。想必所有第一次踏入这个房间的人都会为之吸引。“这才是足球文化。”朱炯指着这幅图说道,“这是一切的根本。”
              我们的对话正式开始。


              IP属地:辽宁7楼2013-07-08 18:37
              回复
                选材育人之道:强调原则,让球员做出正确的选择
                朱炯戏言,放在如今的年代自己会是最早出局的青训球员,与此同时,他也在提携那些像过去的自己一样身材并不出众,却蕴藏着巨大能量的球员,摒弃功利——朱炯一直在践行着自己的信条。陈志钊和朱宝杰无疑是个中翘楚,二人都出自申花青训,个头不过1米7,因为这样的身材,他们的职业之路充满坎坷,朱炯算得上是他们的领路人。陈志钊在朱炯执教南昌八一的第一年即2008年被恩师从香港联赛召回,朱宝杰则是在2009年被朱炯从陕西中新招致麾下,前者的风格更具攻击性,而后者更偏好组织调度。
                在谈到这两位爱徒时,朱炯是自豪的:“这两位球员能成材,是他们努力的结果,也是对我执教能力的肯定。但是他们一开始并没有得到认可,08年我在陕西做助教的时候推荐了陈志钊,但是他们认为他个子太小,没法踢出名堂,朱宝杰到了国少国青也会被退回来。但是现在,很多人都认可他们,尤其是朱宝杰,包括(前国青主帅)里克林克和(前申鑫助教)阿里-肖这样真正了解足球的人都很认可他,阿里说朱宝杰和外援没有区别。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有这样的能力,他和陈志钊的成材说明了我的选材思路没有错。”
                朱炯进而谈及了朱宝杰看似并不直接的球风:“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会变成怎样的球员,朱宝杰说自己喜欢哈维,这是他自己决定的。我可以尝试着改变他的性格,但是最终决定怎么踢的还是他本人,他的风格就是像哈维那样,可以控球,可以梳理中场,帮助球队来争夺球权。朱宝杰是最能理解我意图的球员,他能把我的意图传递给其他队员,这样的球员很可贵,他们比老队员更可贵,也只有思考集体的球员未来才能成为好的教练。你没有必要把他改变成另外一种球员,当然如果他的射门能再好一些,他自然可以成为一名更出色的球员。”
                当话题转向如今在巴西郁郁不得志的陈志钊时,朱炯的情绪显然有些复杂。2011年,陈志钊为了出国踢球,与申鑫俱乐部不欢而散,在一年内只靠踢室内足球维持状态,而在加盟科林蒂安之后也鲜有上场机会。看得出来,当初这位爱徒执意离开球队前往巴西至今难以让朱炯释怀:“他是一个固执的孩子,我只能尊重他的决定。我觉得他当时耐心一些,受经纪人影响再少一些,再等一年,情况会完全不同。他当时就和现在的武磊一样,在中超一亮相就得到很多人的看好,但是这不代表他很稳定很成熟,欧洲未必有你的位置。就好比他当初执意要去那支葡甲球队(费伦斯),这支球队打法很粗暴,无非是作为一个跳板。”
                “如果对方是很好的球队,我愿意放行,如果有可以接受的转会费,俱乐部也愿意放行,足球就是这样才能共赢,你一意孤行对谁都没有好处。在我看来球员的最高境界是在足球场上拥有良好的身心、体魄和技术,你拥有良好的意识,踢球的方式很合理,身体、头脑和心理缺一不可,这也是足球难的地方。但是场下也要做出合理的选择,这样你才能成为顶尖的球员。有时候球员受教育程度有限,理解事物的方式有限,那他就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和决定,进而对他的职业生涯和人生产生影响。”
                朱炯在访谈中多次提及中国球员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在他看来很多的场内场外的不如意和不职业,根源都在于球员理解事物的方式有问题:“中国球员从小不读书,理解能力不够。我们换一套战术需要练2个星期3场比赛才能贯彻,换一个球员立马就变得不默契了,很多外教说中国球员应变能力差,实际上是理解能力不够,文化教育是最根本的。有些球员替补上场之后不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教练的目的是什么。”
                “另外现在每次训练完都得求爷爷告奶奶地让他们去进行桑拿房游泳池,如果每个人都能很自觉地去做恢复做放松,吃得更有营养,休息得更有规律,这样还会受伤,那我会检讨是不是训练运动量太大,像王云这样的球员我就很放心。如果你喜欢吃小龙虾,不吃碳水化合物,训练完就开车回家不愿恢复,晚上12点还在上网打游戏,有些小球员还要抽两根烟,这样还要抱怨训练量大,我不认可,那就是在扯淡。问题是你还要像当年徐导那样前门后门两把锁,进行军事化管理吗?这并不适合现在这个时代的球员。”
                即便如此,朱炯依然想耐心尝试。他尝试使用走训制度,期待队员更自觉更自律,他尝试在场边喊得更少,让队员理解意图,做出自己的判断:“球毕竟是队员踢的。有时候向前传也好,向后传也好,没有绝对的,你应该让队员做出自己的决定,我只需要传达要点即可。现在很多教练的做法是错误的,他们在场边大喊带球过人传球,队员不是遥控的。如果你觉得传中很好,他觉得过人也OK,这没有问题。你可以让他知道怎样做获得进球的概率更大,传球总是比带球更快,但是具体到个例,怎么做由球员来决定,他的选择可能比你的更好,有时候干扰越多,他就越依赖你,越没信心。像里皮这样的教练就很少这样做,所以说郜林一方面是长球了,一方面是自信心更强了。”
                “我们需要告诉球员原则,而不仅仅告诉他们对和错。”


                IP属地:辽宁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3-07-08 18:39
                回复
                  球队立足之本:保持饥饿,有竞争才有前进动力
                  即便已经从其他媒体上了解过,我们依旧想要听听朱炯亲口叙述入主申鑫(当时的南昌八一)时的情景,无论何时何地,给一位毫无一队执教经历的年轻教练提供一份8年的合同,听起来都是有些疯狂的。朱炯的回忆让我们更觉传奇:“当时他们找到我,我还是陕西的助教,我问俱乐部的目标是什么?思路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我?给我多少权力?老板对我说:‘也许你不认识我徐国良,但是我们已经关注你5、6年了,你在申花带孩子的时候就兢兢业业,说明你的敬业精神无可挑剔。你在一队做助教的时候我们也在考察你的口碑和能力,于是我们也愿意冒一点点风险来选你,你愿不愿意和我们一起来打造一家出色的俱乐部?’听完这番话,我觉得他知道自己没有冒险,他是在观察之后做出的选择,他的目标明确,也愿意为之努力,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合适的平台。”
                  升入中超两年之后,南昌八一迁至上海改名为申鑫,此举也引发了一定的争议,有些人认为申鑫是来抢球迷抢地盘的,也许事情没有那么复杂,用朱炯的话来说,这是为了球队有更好的发展:“我们在南昌的时候并没有很好地发展,在上海我们有独立的训练基地,这是职业俱乐部最根本的,我们建了新的场地和健身房,没有这些球队就是浮萍。包括引援工作也是,有些外援一听南昌,不去,上海,愿意来,哪怕国内球员也是这样。这不是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们才会这样做。”
                  虽然申鑫有远大的目标,但是这家俱乐部在如今的中超远算不上是一支富豪球队,他们队中的一些核心球员比如于涛和王云甚至是以自由身加盟球队。对此朱炯表现得很淡然:“每家俱乐部的目标和生存方式都是不同的。每个国度都有几家豪门球会,他们会用最高的转会费买最好的球员给最高的工资,他们的目标是赢的冠军,吸引更多的赞助商和电视转播。有的俱乐部,成绩不是最主要的,他们服务本地的球迷,培养年轻球员,并且靠出售优秀球员来维持俱乐部运营,这也是一种生存方式。这取决于老板的建队目标,并不取决于我,你告诉我球队需要怎样的发展,我就去做相应的工作。如果我们的俱乐部没有更大投入,我们就会倾向于选择一些不需要很多转会费、不需要很高工资或者没有成名的球员,俱乐部认为我有这样的经验和能力,那我就是合适的教练,里皮肯定不愿意带这支球队。”
                  朱炯告诉我们,一位主帅在球队中所起的作用只有1/3,球员表现和俱乐部运作需要承担剩下的2/3,他在入主申鑫之初,球队的目标是在8年后成为中国前三的俱乐部,获得亚冠的比赛资格,如今是合同的第五年,他认为完成这个目标颇有难度:“我去年说过,球队再要提高有压力,带到现在的程度我是有把握的。再要提高,需要更多的投入,更好的管理,这不仅需要我一个人的努力,而是需要整个教练团队和球员的雄心壮志。有些球员觉得赚得够多就失去了动力,这不是我一个人可以调动的,如果没有更多更好的年轻球员来竞争,主力就会失去忧患意识,球队很难再进步,保持饥饿感是最难的。”
                  保持饥饿感,这是世界上很多名帅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曾经有媒体报道称朱炯为了激励球员,甚至说出了“不好好训练就去不了恒大”这样的话,朱炯对此并不否认:“我是这么说过。现在的球员想要更多的名和利,又想要更省力的方式。我告诉他们,你想要这些就需要更大的付出,不仅仅是踢球的孩子,全中国的孩子都在想着不劳而获,在足球这行里你不可能轻轻松松获得胜利。维持他们的动力是很难的,如果他们没有目标,教练会很辛苦,这也是我最大的困惑,阿里-肖来中国的第一年也说了,中国教练太累了。球队容易崩盘?这也与球员的饥饿感有关,与他们对胜利和荣誉感的渴望多少有关,和球队年轻与否没有关系。
                  所以我就想知道,巴萨为什么能成功,他们赢了还想赢,他们专注球场内的事物远多于球场外,伊涅斯塔和哈维这样的球员不需要名利和曝光。克洛普说过,他从不给队员们放巴萨的技战术录像,而是给他们看巴萨庆祝进球的镜头,他想要告诉球员,即便是梅西和伊涅斯塔,进了球之后还是会欣喜若狂,还想进下一个,他说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球员保持饥饿感和荣誉感,这是最难的。但这不是光靠我就能改变的,还要看他们有没有内在的动力。还有一点在于哈维和伊涅斯塔不自私,他们可以为了球队的成功奉献一切,皇马为什么没有成功,C罗一直为了证明自己想要更多的进球,所以他才会给人留下独的印象。C罗没有饥饿感和动力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但是他太注重个人的追求,会给全队带来问题。”
                  “所以我和老板说,选人是最关键的,但是选人不是说你今天看上了就要用,而是在找人、竞争、淘汰中进行选择。曼联为什么会成功呢?弗格森把不符合球队利益的人全部剔除,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保持竞争,没有人可以凌驾于球队之上,这是他保持长盛不衰的原因,他也有一个自己可以说了算的环境。瓜迪奥拉为什么要离开巴萨,因为他没有可绝对控制权,皮克和梅西这样的球员越来越不受控制。我很清楚,瓜迪奥拉知道这样下去肯定会崩盘,他为了梅西他剔除了埃托奥和伊布,但是梅西在累积荣誉之后膨胀了。所以说,弗格森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氛围,才能做26年,所以说,穆里尼奥会要求拿到俱乐部最高薪水,这样他可以保证队内的最高权威。”
                  朱炯屡屡以欧洲足球的事例作为观点的支撑,我们惊讶于这样一位本土教练对外部事物的洞悉和了解,渐渐地也感到了一丝释然,或者说窃喜,朱炯似乎比我们想象得更出色,他也许不仅仅是申鑫的财富。他也告诉我们,申鑫已经通过收购完善了95、96年龄段的梯队,等到这些球员出师的时候,也将是球队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时候。


                  IP属地:辽宁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3-07-08 18:39
                  回复
                    展望未来格局:做好青训,威斯特法伦是目标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申鑫回到上海两年,球迷的数量在三支球队中只能排在老幺,你也很难看出他们怎样才能在源深得到更多球迷的支持。面对这样类似的问题,朱炯始终面带微笑,泰然若之。似乎他的心中早有答案,又好像他根本不需要这个答案。“申花20年,根宝10年,他们的底蕴是刚从南昌搬回来2年的球队无法比拟的。那暂时的落后有什么不正常呢?你为什么要顾忌暂时的东西呢?这肯定对球员有影响。所以我说今年带队压力更大,不是成绩的问题,不是保级的问题,不是前八能否实现的问题,而是球队能进步吗?球员和我一样有野心吗?你想进亚冠吗?如果球员、教练和老板有同样的目标和饥饿感,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会坚持和努力,暂时的落后又有什么问题呢?”
                    “你也可以看到,有越来越多的球迷在关注我们、欣赏我们、认可我们,包括足协官员,包括裁判团队。我们和武汉打完,图拔就说‘你们在踢真正的足球,可以争取更好的名次’,和大连打完,于大宝和于汉超就说‘朱导,你们的控球这么出色是怎么做到的’。你在业内得到球员、教练、官员乃至裁判的认可,这就是我们成功的地方,当然你要获得更多球迷的支持,这需要时间,需要你去用成绩去赢得球迷。”
                    “所以暂时的球迷多少我不会在意,暂时的成绩好坏我也不会在意,我在意的是俱乐部能不能持续发展。日本足协在05年做足球大纲的时候,足球最终的目的是让更多人参与体育、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快乐、强健体魄愉悦心灵,这才是最高境界。如果三支球队都在保级,谁赢谁输有什么意义?抢地盘?抢球迷?这太肤浅了,难道我们赢了一场比赛就真的可以做上海滩的老大吗?(指着身旁的图片)威斯特法伦每周都满座,这才是我的目标,如果每个周末你的球场都能爆满,你就成功了,不管你的名次是多少。如果中超16支球队每个球场都是这样,中超就不会不好。不能去年拿了冠军今年就被人遗忘,如果你能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这种成功才是巨大的。”
                    在被问及为何德比连败时,朱炯坦言球队自上而下都太想赢球,心态容易失衡。即便是俱乐部领导都难以真正保持平和的形态,球员更是如此,在与申花一战前教练组曾千叮咛万嘱咐,要求队员不得轻视申花,切记提防徐亮与哈蒂布,走进源深,记者和球迷“赢3个球打底”的吹捧还是让他一个星期的努力付之东流,开场3分钟徐亮便与哈蒂布完成连线,后者帮助托兰佐射空门得手。谈到这场比赛的前前后后,朱炯还是会流露出些许惋惜,但是在谈到接下来的计划时,他的语气又开始坚定起来。
                    “我们的目标就是做好青训。王佳玉、姜志鹏和朱家伟都是我们花了不小的代价引进的,于涛、王云和刘俊楠是自由转会加盟的,可以看出无论哪种方式,要从国内引进更多更好的球员都很困难,即便有好的人才,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瑕疵,和俱乐部的风格有些不吻合的地方。如果青训做得更好,球员能够从不断的竞争和淘汰中脱颖而出,符合我的理念,这样的球员才是最可靠的。”
                    “如果我们的青训体系能够完善,那么我不担心申花,因为那样我们俱乐部会有源源不断的竞争力。”
                    采访尾声阶段,我们依然饶有兴致地聊了足球相关的其他话题,朱炯谈到了他那不爱足球爱读书的儿子,谈到了微博“被认证”的无可奈何,谈到了英超的风起云涌,他言语中难以掩饰对里皮的敬意:“我很早就说了,里皮比李章洙强得多。这不是一个换人决定比分的水平,而是他对整个球队的控制和把握,以及每条线上的合理分配,多线作战的时候尤其明显。李章洙喜欢一上来就摧枯拉朽,有时候顾忌奖金分派甚至都不会换人,反观里皮的大胜都是很自然的,他们也会非常经济地赢下一些比赛。恒大的跑动距离不是最多的,控球时间却一直占优,所以关于跑动距离下降所以中超水平下降的说法是有失偏颇的,需要将跑动距离、传球次数和净比赛时间结合在一起,才能得出结论。”当我们提到本周末与恒大的比赛时,朱炯又恢复了先前的冷静:“我不会因为对手是恒大就改变自己的战术,也许这次我堆8个后卫获得了成功,那以后怎么办呢?”
                    急功近利,便无以为继。
                    也许这句话便可以很好地诠释朱炯的足球乃至人生哲学。
                    后记:下午过了2点,我们离开了朱炯的房间,之前谈话的时间似乎过得格外的快。不多时我们便在上车的时候看到他和教练组出现在了楼下,在房间里一同开会。回去的路上,我想起朱炯所说的,以前上海队的老教练桑廷良认为他的性格也许更适合做助教,因为他不够威严。但是在我看来,朱炯并不需要刻意为之的威严,他是一个能够让人信服的主帅。朱炯能够用自己的理念来说服你,当他坐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便能感受到,他是一个做足了准备的人。他有远见,也懂得实干,他讲纪律,也懂人情,他崇尚海外先进理念,也不会妄自看轻本国足球。在听这段长达90分钟的采访录音前,我想,我该怎样去修饰这长段长段的言语?我该怎样去描画这个目光炯炯语气坚定的少帅呢?当我真正按下播放键重新倾听之后,我觉得没有那个必要,我不需要给他冠上什么名号,不需要吸引眼球的导语,只需要诚实有序地将他所说的陈列在这里即可。你可以清晰无误地解读他的理念,看到他的真诚,了解他的经历,每一个真正热爱足球的人都能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好运,朱炯!
                    (写在最后,昨晚申鑫在客场0-1小负天津,也许这不是发布这篇访谈的最佳时机,但是朱炯说相比一时的胜负他更在意长期的球队建设,既然如此,我也没有必要顾忌太多。希望大家能喜欢这篇访谈。)


                    IP属地:辽宁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3-07-08 18:40
                    回复
                      顶一个
                      8年合同


                      13楼2013-07-08 18:47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07-08 18:52
                        回复
                          我竟然看完了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07-08 19:04
                          收起回复
                            太长了


                            16楼2013-07-08 20:23
                            收起回复
                              灰常好


                              17楼2013-07-09 08: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