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成白骨吧 关注:28贴子:769
  • 13回复贴,共1

『夕成白骨』技术。感觉描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感觉描写,经师父讲述内容编辑成贴,已征得师父同意,希望你们可以看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8-15 05:25回复
    感觉描写。先拿给另一个徒弟改的戏作例子。
    这条路再熟悉不过,对方会通向哪里,自己也早已摸索得清清楚楚。暗处光线倾斜扫过鼻梁留下不明意味的几何阴影,唇角上扬甚至按捺不住低声哼起乐曲旋律,指尖内扣兴奋般搔刮小巷墙壁,【刹那传来冰冷粗糙的质感如电流顺肌肤刺激整个胸腔,将压抑心底的不明快感完完整整暴露在空气中】。找到他了。熟悉身影毫无预兆地突然闯进视线,【心跳猛地停滞后愈发激烈跳动,全身细胞在此刻爆发式活跃而起,】眼瞳聚焦反射性随单调身影迅速左移,大脑的命令更是先一步传达身体促使脚步向前跟进〕嘿。[迅急动作下一刻已环手将对方牢牢圈入怀内,手里早就准备好的毛巾沾满迷药按上对方的口鼻,布料紧密贴合肌肤堵塞其呼吸,声线难以抑制地开始颤抖甚至能够听出其中努力压抑的兴奋]我终于抓到你了。
    着重看【】这个框内。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8-15 05:26
    回复
      我们一般对戏,会有心理描写、语言描写、侧面描写、动作描写。每一种描写都有它自己的用途。
      而感觉描写的含义顾名思义,是描写一种“感觉”。比如你喝了咖啡,咖啡给你的感觉是烫或是冷。你摸到水,水给你的感觉是清还是浊。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8-15 05:26
      回复
        上面的戏里,我打框的地方就是感觉描写。第一个框是主角触摸到墙壁,质感给他的感觉。
        第二个框是找到那个人,心里激动的感觉。
        有些人把感觉描写看作心理活动,其实两者是大不相同的。心理描写很直白,就如这段戏的第一句。
        而感觉描写则比心理描写更加让人觉得带感,因为它描写的并不是单薄的心理活动,而是心理反应的一种过程,写出来,更像是动作。来自于你体内的动作。
        比如看到他,你很激动,全身的细胞就活跃起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08-15 05:27
        回复
          感觉描写,比我们通常的很多描写都要带感,因为它更能和人起共鸣。
          心理活动是你的角色自己所想,而感觉活动是我们都可能经历过的感觉,能够让你的戏更加生动、形象,与读者心境呼应。
          感觉描写会是一段戏的亮点。但并非每一段都要用上。
          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就看你们的喜好。这种描写我应该是讲得最多,有什么不懂的还可以提出来。
          平时戏里你们可以多应用应用,或者自己改自己以前的戏,所谓描写方法的根本是靠体会和练习。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08-15 05:28
          回复
            下面是师父的猎豹戏。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08-15 05:29
            回复
              随低沉嗓音扩散,紧抿的唇线缓缓松开,隐约可见异于常人的獠牙正不断变长将原本属于虎牙的位置占据。【明显感到内心的血液逐渐炙热如焦炭,伴随片刻寂静后瞳仁收缩为一根细线,喉口猛然爆发出野兽般怒吼背脊躬下。一股无与伦比的力量在体内轰然炸开,山洪般蔓延每一条经脉,密集的咔嚓声预示骨节正错位又不断聚合】浑身毛孔颤抖着生长出双色分明的豹形皮毛覆盖原本光洁的小麦色肌肤,全躯肌肉更是以一种近乎恐怖的速度膨胀将风衣撑破为碎片。我来了。【同类的呼唤穿透窗外密林直达五脏六腑】,蜡烛自变为利爪的掌心砰地跌落在地,最后一丝烛光投射出属于动物躯体的漆黑剪影后最终熄灭。已经脱人成兽的身体强壮却灵活自如,甩动着细长豹尾锐利目光凝视窗口压下前肢,后腿的爆发力在蹬踏中鄹然迸发脑袋毫不犹豫撞上玻璃,碎裂的哗啦声紧接着传入敏锐听觉系统,下一刻身体已经破窗而出高高停滞于半空。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8-15 05:29
              回复
                捏住人手腕,接触到对方肌肤时,再一次开始害怕拥有后的离别,“你真的要走了?”
                这周给你们这段去扩张,提醒下,注意重点,该着重的地方是哪里。尝试把心理活动加上感觉,去体会人物情感,他的感受,让画面感更强。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08-15 05:35
                回复
                  1.把握描写的量。
                  大家都喜欢用比喻类的修辞去增添感情色彩,但比喻用多了会感觉你的戏非常凌乱。
                  有时候试着换作拟人或者暗喻,譬如:
                  他的手柔得像发丝,轻而易举就无声伸进我衣缝,留下的触觉如蚂蚁抓挠,电流般让我浑身轻微颤抖,头沉得好比浸入海底,什么也思考不了。
                  一句话,四个比喻,是不是显得过多?这时候不妨把比喻去掉,直白的感觉描写也很好。
                  他的手像丝一般轻而易举便伸进我的衣缝,越来越浓的瘙痒感如电流攀附全身,让我浑身也开始轻微颤抖,头却沉得什么也思考不了。
                  改为剩下两个,还更流畅一些。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08-15 05:36
                  回复
                    2.把握描写程度。
                    感觉描写也是分程度的,比如你被火烧了,你有多疼?是针触碰的疼,是针轻戳的疼,还是针扎的疼,或者是针用力捅的疼?
                    所以,当你描写一种感觉,需要把握层次。你不能这里还是轻轻的针扎,下一句就像是针在猛捅。
                    譬如:
                    他看到我了。我同时凝望向他,心一点一滴被他的柔和目光融化,这种感觉是从未有过的舒适,就像一大片洪水倾倒在夏日干涸的土地里,汹涌翻腾着给予滋润。
                    这里的描写,首先程度跨度大,且不符合逻辑,更不符合实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08-15 05:37
                    回复
                      3.当你写很多感觉描写。
                      感觉描写的多少看你剧情,但描写很多的时候,总会出现例如程度乱,比喻太多,累赘,抓不到重点又无法深入人心的问题。
                      这时候需要过渡。
                      怎么去过渡?很简单的一种方法,便是将感觉描写加上直白的心理描写。
                      心理活动一向和感觉相辅相承。
                      将白骨修改后,加上心理活动的描写借用一下。
                      捏住人手腕的手小幅度颤抖,接触到对方肌肤时嘴角勉强扯出一丝笑容在对方的冷漠话语中慢慢凝固,像一盆凉水迎头浇来自己感到寒冷刺骨。要走了吗,真的,要离开我了吗…体内鲜活血液流动速度逐渐变慢,冷却一般死寂。随着时间的流逝对方变得沉默,慌乱的内心再一次开始害怕拥有后的离别,可自己不想要这样的离别,不想要这种不明不白的失去,为什么最后是自己被这种痛苦随意践踏?想到后果胸腔内仿佛有一团烈火激烈焚烧着自己,绝望不已。猛地用力将人拉扯向自己怀里,张开双臂环抱人腰身收紧,头置于人肩膀上嘴唇凑近对方耳际闷声开口,小心翼翼的问句暴露出隐藏于心底的微弱期待:“你真的要走了?”
                      感觉描写太过细腻,过多会显得你的戏也太细腻,容易累赘。如果你想用很多感觉描写,加上心理描写相交叉更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3-08-15 05:38
                      回复
                        我把白骨之前的未含心理的拿来一下。
                        捏住人手腕的手小幅度颤抖,接触到对方肌肤时嘴角勉强扯出一丝笑容在对方的冷漠话语中慢慢凝固,像一盆凉水迎头浇来自己感到寒冷刺骨。体内鲜活血液流动速度逐渐变慢,冷却一般死寂。随着时间的流逝对方变得沉默,慌乱的内心再一次开始害怕拥有后的离别,想到后果胸腔内仿佛有一团烈火激烈焚烧着自己,绝望不已。猛地用力将人拉扯向自己怀里,张开双臂环抱人腰身收紧,头置于人肩膀上嘴唇凑近对方耳际闷声开口,小心翼翼的问句暴露出隐藏于心底的微弱期待:“你真的要走了?”
                        这是没有加心理活动的时候,感觉描写占用的篇幅不小。
                        感觉描写是非常细腻的描写,当整篇下来都是细腻的感觉描写,反而会压制你戏中人物的抒发,觉得不够不自然。
                        直白的心理活动,能够让你的描写更贴合,更真实。所以往往当你想用很多感觉描写时,要以心理活动穿插,细腻与直白相结合,会让你的戏更带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08-15 05:38
                        回复
                          有人觉得感觉描写太难,其实很简单。想要写得真情实感,必须全身心带入角色。
                          体会角色的情感,这时候就不分次元,你就是他。将角色所有感情抒发出来,投入你的戏,最好不要分心。
                          没有戏感是很难受的事,对戏时可以听听歌,当有了那股感觉,对戏描写就非常轻松,对起来也很畅快。
                          给大家看一段戏,是我偶然看到的小说中的段落,改成戏了。
                          这娘们洗起头来像是杀人,先把头一股脑按在水里,要么细水长流,半天浸湿左眼球,要么哗地一下子如黄果树瀑布,还没来得及坑一声水就灌满鼻孔。好不容易挨到挠痒之时,却只感到一只利爪在脑袋中央一小块来回拖动,而那片在角落里的痒处被急得更痒,痒得恨不得要跪下请求对方要有大局观,要眼观六路,要手挠八方。终于利爪涉及了痒的那边,猛地全身一酥颤,眼泪差一点夺眶而出。老子总算时来运转,头也不由得向旁侧转,想让对方挠得舒服一些,不想其扶正自己的头,又在中央操作。
                          这个感觉描写非常生动,整段话里角色显得鲜活又有趣。可以看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08-15 05:42
                          回复
                            —未完待续,等师父再授课。—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08-15 05: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