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参考吧 关注:110贴子:1,014
  • 4回复贴,共1

应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的海归美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共军史上曾有过一位留学五年,在红军中成为方面军总政治部女主任、唯一的妇女独立师女师长兼政委,她威风凛凛,足智多谋,是令敌闻风丧胆的海归美女将军。1955年,解放军授衔,这位在战场上戎马一生,在军队最高职务级别比开国少将李贞高两级,理应授予开国上将,却又失去授衔机遇。建国后,在纺织工业部部长任上一干20年,却又被迫害死于非命……
她,就是威风凛凛,足智多谋,令敌闻风丧胆的海归美女——张琴秋。

I


1楼2013-09-17 15:19回复
    1933年3月,红四方面军入川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大批妇女投入革命。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和川陕省委的直接领导下,从川陕省委机关和众多报名的优秀妇女中挑选出400多人,在四川省通江县组建了“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该营下辖4个连。第一任营长陶万荣,政治委员曾广澜,时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的张琴秋直接领导妇女独立营的工作。从此,红军第一支正规妇女武装诞生了。
    妇女独立营成立不久便在通江县鹰龙山打了一个大胜仗,消灭川军田颂尧一个团,受到了总部首长的嘉奖。同期,邻近的苍溪县建立了妇女独立连,长赤县建立了妇女独立营,1934年2月,广元县妇女独立营也在旺苍坝(今四川省旺苍县)成立。根据敌我斗争的形势需要,1934年11月,红四方面军总部、川陕苏维埃政府制定了《川陕甘计划》,要求:“各县组织一支女侦察队侦察敌情,破坏敌人后方,组织看护队、慰问队、洗衣队、妇女参加运输队,担架队,在敌人后方办招待所,男子在前方打仗,女将在后方煮饭送饭,站岗放哨。”方面军总部以及川陕苏区46个党政区机关从通江县南移旺苍坝后,将广元县妇女独立营与长赤县妇女独立营合编为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2团。在通江一带,张琴秋除了指挥过战斗,还主持了一些建设项目,如今仍留存在四川通江县的烈士陵园,其图案便是由她当年设计的。
    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为迎接中央红军入川共同北上抗日,把从苏区各地撤到旺苍来的妇女工作人员集中起来,连同原来的两个妇女独立团共2000多人,红军在川东北的旺苍县王庙街,建立了中共历史上建制最大的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妇女独立师由方面军总指挥部直接领导,师长张琴秋,政委曾广澜。独立师下辖两个团,张琴秋兼任第一团团长和政委,该团战斗力较强,为总指挥部机动团,驻旺苍坝、张家湾、黄洋场一带。曾广澜任第二团团长,刘伯新任副团长,吴朝祥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该团主要任务是保卫机关、红军医院、仓库、运送弹药、转送伤员等,驻百丈关、庙二湾一带。I


    3楼2013-09-17 15:23
    回复
      妇女独立师在师长为张琴秋率领下,她们剃着光头,穿着军装,打着绑带,肩负着运输、筹粮、警卫后方机关等艰巨任务。她们不仅是一支出色的后勤部队,还是一支善战的战斗队。二过草地后,这支队伍只剩1000余人。师长张琴秋兼任第1团团长、政委,她总是腰束皮带,斜挂短枪,英姿勃勃。
      让张琴秋更加出名的是在一次川军的一支部队进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时,独立师师长张琴秋带领500女兵和医院保卫科男同志进行周旋,用计使川军在阵前倒戈。全川为之震动。“五百农妇缴一团”被当作奇闻刊登在当时的媒体《蜀笑通讯》和《中国论坛》上。在国民党的一些报纸上,红军女将领张琴秋被说成是“精通五国文字”、“能文能武,不下马可以写文章”的能人。I


      4楼2013-09-17 15:26
      回复
        新中国成立起,张琴秋担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近20年,是第一代女部级干部中的佼佼者。她根据20年代在上海动员纱厂女工的经验,又研究了解放后的新情况,多方设法解决女工的困难,以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张琴秋到哪个工厂,都同职工一起在食堂就餐。她率团去苏联参观时亲自当翻译,“部长兼译员”传为美谈。她去世多年后,党内老一代人谈起张琴秋,都发出由衷的赞叹,她的光辉形象和传奇般的经历长留于大家心中。
        I


        6楼2013-09-17 15:29
        回复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陈赓、陈再道、王宏坤、许世友、王建安、洪学智、王新亭、刘华清等这些威名赫赫的共和国的将军们,都曾是张琴秋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成为四方面军主要领导时的部属。我国唯一授予少将军衔的李贞,她的最高职务也只在红二方面军担任过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但人称海归美女的张琴秋,最高职务却担任了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张琴秋却比李贞高两级,如不早已到地方工作,应该被授予上将军衔。I


          8楼2013-09-17 15: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