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2,483贴子:6,156,014
  • 31回复贴,共1

[1]新人发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几天看了鲁思·本尼迪克特所写的《菊与刀》,一时感触了很多 。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1-27 22:11回复
    如书中所述:日本人呈现给世人的是极为矛盾行为。“菊花与刀”两者都是这幅画中的一部分。日本民族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有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层,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序上表现出来的。系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导致。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1-27 22:12
    回复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们所谓的“各得其所,各安其分”了,其整个民族都生活在等级制度当中,每个人都在干着自己所谓分内的事。比如在日本,家庭恰恰是人们学习礼仪和观察礼仪的地方。母亲背着婴儿时就用手摁下婴儿的头,教婴儿懂礼节。幼儿刚会摇摇晃晃走路时,要学的第一课就是学习尊敬父兄。妻子要给丈夫鞠躬,孩子要给父亲鞠躬,弟弟要给哥哥鞠躬,女孩子则不论年龄大小,要向哥哥和弟弟鞠躬。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1-27 22:13
      收起回复
        同时日本所信仰的是唯心主义,认为精神重于肉体。因此不难想象,日本的神风敢死队的出现。他们相信肉体死了,精神还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1-27 22:15
        回复
          这书我好像看过
          二楼自己占,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1-27 22:18
          收起回复
            很纠结的一本书。也说不上是好是坏。 个人对这本书不是很欣赏。说不上来的。-_-||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1-27 22:19
            收起回复
              日本素来讲究武士道精神,在我看来
              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表现。因为自身容不得他人丁点的侮辱,导致了他们易怒,需要报复那些让他们所谓的尊严受到侮辱的人。不管这个人是谁,哪怕是他们的上司,乃至君主。但是他们又讲究忠诚,所以这是很矛盾的。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1-27 22:30
              回复
                最令我佩服的就是明治政府了,仅仅只是用了七十多年的时间,就令曾经还是一个闭关锁国的落后封建王国变成了可以和西方列强相比的国家。当然也是封建时期建立的等级制度起了重大作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1-27 22:42
                回复
                  陌路尽头,撒去一杯惨淡暗白的骨灰,有多少淡薄的人情能够留得住厚养薄葬的遗憾,在悲郁的挽歌的尾首上,给这尊沉默的青碑下孤了的婚龄一首至情致意的所谓哀悼?而这人间,朝生暮死之间,有多少尸骨未寒的苦魂循入空寂,却在人世间再也捞不起一丝纪念....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1-27 22:49
                  收起回复
                    在战争中,日本人认为救助受难者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在撤退的时候军医甚至会先把伤病员全部枪杀,或让他们用手榴弹自杀。在我们看来,日本人对同胞简直犯了虐待罪。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1-27 22:54
                    收起回复
                      他们很大的优点在于肯接受一切有利的事物,但是又能够保持自己的传统。从美国用军舰打开国门开始,他们就敢于接受一切西方先进的东西,但也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1-27 23:0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