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下午,我们五名车友相约骑车。上午刚下过一场小雨,空气清新,适合骑行。同行的分别是车友A、车友B、B的儿子C、车友D。路线全长20公里,途中共有三个长坡和数个缓坡,过往汽车较少,非常适合拉练。
A是公认的“爬坡王”,凭借体重较轻的优势,爬坡技术出众;B是“冲刺王”,身高腿长,平路冲刺速度惊人;C是后起之秀,才14岁,身高已逾170厘米,初生牛犊不怕虎;D老当益壮,58岁了,耐力超强;我的技术较均衡,耐力和爆发力较好。
去年我骑出了35′14〃的纪录。那次纪录是在多数路段顺风的情况下创下的,除非再有顺风天气,否则要打破非常困难。
一出发,B就率先发力,以34公里的速度领航,我们四人紧紧咬住,一路跟骑。我骑在后面尾随,掏出手机,拍了一段视频。只听风声“呼呼”,路旁树木快速闪退。拍视频有点危险,我拍了一分多钟就收手了。
瞄了下码表,2公里过了,速度还是稳定在34。我突然发动攻击,快速突出重围,以38的速度领骑。他们四人紧追不舍。很快来到一个缓坡,我利用下坡惯性,迅速提速到45,D有点吃不消了,被我们拉下一小段。
眨眼间,第一个长坡到了。爬坡是我的弱项。B突然发力站骑,冲到前面。C和D紧跟其后硬拼。见势头不对,我只得发力上攻,紧紧咬住。半坡上回头瞄了一下,“爬坡王”A落在后面约十余米。今天节奏实在太快了,连“爬坡王”都被甩在半坡,是顶不住,还是隐而不发?我估计是后者。
上到坡顶,但见前面三人纵队骑行,我和A已被甩开数十米。凭借下坡惯性发力进攻,时速提到50,很快抓住他们。
一路上你追我赶,互相试探。五个人交互领骑,节奏越来越快,如离弦之箭,平路时速一度被提到40。
不消多久,进入第二个长坡。C突然变速,率先冲上去。这小子,乳臭未干就不把我们当回事。我们几个自不甘落后,紧紧盯住。又是A,被拉在后面。“爬坡王”竟然不堪一击?今天真是奇怪了,太阳从西边出来。
下得坡来,是一段较长的平路。五个人又展开一番激烈搏杀,鏖战正酣,难分难解。B凭借冲刺技术,一度脱缰狂奔,但他由于在不擅长的爬坡路段拼得太凶,耗费了体力,已是强弩之末,很快被我们抓住。
转眼间,第三个长坡到了。这回又是C突然前攻,迅速甩开众人。一路上不显山露水的A旋即发力猛攻,两人缠斗在一起。“爬坡王”果然名不虚传。我顶住压力紧追,但仍被他们渐渐甩开。B和D已顶不住高强度对抗,落在我后面数十米。
上得坡顶,只见C和A已下到半坡,夺路疾驰,目测距离足有百余米。此时距终点约5公里,对决时间到了。我利用下坡惯性,将速度提到50多,风驰电掣,紧追不舍。
少顷,前面两人就被我抓住,C骑在前面,A落在C后面十余米。我迅速赶超A,追上C。我在C后面跟骑了一小段,码表显示时速36。C毕竟年少,经验欠缺,耐力不够。见他已体力将近耗尽,我看准时机突然发力,时速45,一个斜刺冲出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瞬间就把他拖垮。A也追将上来,赶超了C,紧跟在我后面。C虽加速追赶,但已是无力应战。我回头望了一眼,已看不到B和D的影子,他们两人已被甩开500米开外。
最后2公里,剩下我一人独孤求败,A和C落在后面再没能追上来。抵达终点时,码表显示耗时35′18〃,唯憾的是以5秒之差,未能打破纪录。A和C分别比我慢了10多秒和20多秒。B和D则慢了约一分钟。
骑行要想取得好成绩,既要把握节奏,又要敢于突破,关键时刻要随机应变,斗智斗勇。
其实只要他们最后时刻能够冲上来对决,我还能骑得再快一点,打破纪录应该没问题。A和B实力和我相当,互有输赢,不到最后一刻往往难分胜负,这次我只是状态好点而已。
C是后起之秀,假以时日,我们都将不是他的对手。到那时,我们就都老了吧。
骑行是一项充满乐趣的运动,既能亲近自然,忘却烦恼,又可体验速度,挑战极限。喜欢骑行,就像喜欢生命中的另一个自己。
A是公认的“爬坡王”,凭借体重较轻的优势,爬坡技术出众;B是“冲刺王”,身高腿长,平路冲刺速度惊人;C是后起之秀,才14岁,身高已逾170厘米,初生牛犊不怕虎;D老当益壮,58岁了,耐力超强;我的技术较均衡,耐力和爆发力较好。
去年我骑出了35′14〃的纪录。那次纪录是在多数路段顺风的情况下创下的,除非再有顺风天气,否则要打破非常困难。
一出发,B就率先发力,以34公里的速度领航,我们四人紧紧咬住,一路跟骑。我骑在后面尾随,掏出手机,拍了一段视频。只听风声“呼呼”,路旁树木快速闪退。拍视频有点危险,我拍了一分多钟就收手了。
瞄了下码表,2公里过了,速度还是稳定在34。我突然发动攻击,快速突出重围,以38的速度领骑。他们四人紧追不舍。很快来到一个缓坡,我利用下坡惯性,迅速提速到45,D有点吃不消了,被我们拉下一小段。
眨眼间,第一个长坡到了。爬坡是我的弱项。B突然发力站骑,冲到前面。C和D紧跟其后硬拼。见势头不对,我只得发力上攻,紧紧咬住。半坡上回头瞄了一下,“爬坡王”A落在后面约十余米。今天节奏实在太快了,连“爬坡王”都被甩在半坡,是顶不住,还是隐而不发?我估计是后者。
上到坡顶,但见前面三人纵队骑行,我和A已被甩开数十米。凭借下坡惯性发力进攻,时速提到50,很快抓住他们。
一路上你追我赶,互相试探。五个人交互领骑,节奏越来越快,如离弦之箭,平路时速一度被提到40。
不消多久,进入第二个长坡。C突然变速,率先冲上去。这小子,乳臭未干就不把我们当回事。我们几个自不甘落后,紧紧盯住。又是A,被拉在后面。“爬坡王”竟然不堪一击?今天真是奇怪了,太阳从西边出来。
下得坡来,是一段较长的平路。五个人又展开一番激烈搏杀,鏖战正酣,难分难解。B凭借冲刺技术,一度脱缰狂奔,但他由于在不擅长的爬坡路段拼得太凶,耗费了体力,已是强弩之末,很快被我们抓住。
转眼间,第三个长坡到了。这回又是C突然前攻,迅速甩开众人。一路上不显山露水的A旋即发力猛攻,两人缠斗在一起。“爬坡王”果然名不虚传。我顶住压力紧追,但仍被他们渐渐甩开。B和D已顶不住高强度对抗,落在我后面数十米。
上得坡顶,只见C和A已下到半坡,夺路疾驰,目测距离足有百余米。此时距终点约5公里,对决时间到了。我利用下坡惯性,将速度提到50多,风驰电掣,紧追不舍。
少顷,前面两人就被我抓住,C骑在前面,A落在C后面十余米。我迅速赶超A,追上C。我在C后面跟骑了一小段,码表显示时速36。C毕竟年少,经验欠缺,耐力不够。见他已体力将近耗尽,我看准时机突然发力,时速45,一个斜刺冲出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瞬间就把他拖垮。A也追将上来,赶超了C,紧跟在我后面。C虽加速追赶,但已是无力应战。我回头望了一眼,已看不到B和D的影子,他们两人已被甩开500米开外。
最后2公里,剩下我一人独孤求败,A和C落在后面再没能追上来。抵达终点时,码表显示耗时35′18〃,唯憾的是以5秒之差,未能打破纪录。A和C分别比我慢了10多秒和20多秒。B和D则慢了约一分钟。
骑行要想取得好成绩,既要把握节奏,又要敢于突破,关键时刻要随机应变,斗智斗勇。
其实只要他们最后时刻能够冲上来对决,我还能骑得再快一点,打破纪录应该没问题。A和B实力和我相当,互有输赢,不到最后一刻往往难分胜负,这次我只是状态好点而已。
C是后起之秀,假以时日,我们都将不是他的对手。到那时,我们就都老了吧。
骑行是一项充满乐趣的运动,既能亲近自然,忘却烦恼,又可体验速度,挑战极限。喜欢骑行,就像喜欢生命中的另一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