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心学群中泰然兄和书卷兄两人讨论知行合一中的“行”字,出现了些许的分歧。恰好当时我不想看专业书,丢下书本后加入了讨论。我在其中穿插一个比较粗俗的例子以帮助大家理解(例子是我自己举得,和两位兄长无关,不要以为他们思想龌龊,其实是我,哈哈)。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两位兄长当时的思想认识:
书卷兄的观点:
书卷兄认为“知行合一”中的行不是简单行为中的“行”,而是心中的“行”。举个例子就是: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美女,产生了“意淫”(这里的意淫均理解成为不好的思想意识,和词本身的词性、来源、寓意无关)这种邪念,而这个“意淫”就是心中的行。书卷兄和梁漱溟老先生(88年过世)的见解相同,认为知行中的这个“行”就是心中的行,这个行虽然没有在行为举止上面表现出来,但是心里已经产生了这种“行为”,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个私欲之行去除,才能保证“知行合一”。
泰然兄的观点:
泰然兄和陈来先生的观念见解相同。认为知行合一中的“行”必须做出来才能算的是行,否则只是在心中想想,有那个意念,但是没做,就不能称为“知行合一”。
书卷兄的观点:
书卷兄认为“知行合一”中的行不是简单行为中的“行”,而是心中的“行”。举个例子就是: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美女,产生了“意淫”(这里的意淫均理解成为不好的思想意识,和词本身的词性、来源、寓意无关)这种邪念,而这个“意淫”就是心中的行。书卷兄和梁漱溟老先生(88年过世)的见解相同,认为知行中的这个“行”就是心中的行,这个行虽然没有在行为举止上面表现出来,但是心里已经产生了这种“行为”,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个私欲之行去除,才能保证“知行合一”。
泰然兄的观点:
泰然兄和陈来先生的观念见解相同。认为知行合一中的“行”必须做出来才能算的是行,否则只是在心中想想,有那个意念,但是没做,就不能称为“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