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书院吧 关注:97贴子:1,673
  • 32回复贴,共1

“知行合一”之议“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昨天心学群中泰然兄和书卷兄两人讨论知行合一中的“行”字,出现了些许的分歧。恰好当时我不想看专业书,丢下书本后加入了讨论。我在其中穿插一个比较粗俗的例子以帮助大家理解(例子是我自己举得,和两位兄长无关,不要以为他们思想龌龊,其实是我,哈哈)。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两位兄长当时的思想认识:
书卷兄的观点:
书卷兄认为“知行合一”中的行不是简单行为中的“行”,而是心中的“行”。举个例子就是: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美女,产生了“意淫”(这里的意淫均理解成为不好的思想意识,和词本身的词性、来源、寓意无关)这种邪念,而这个“意淫”就是心中的行。书卷兄和梁漱溟老先生(88年过世)的见解相同,认为知行中的这个“行”就是心中的行,这个行虽然没有在行为举止上面表现出来,但是心里已经产生了这种“行为”,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个私欲之行去除,才能保证“知行合一”。
泰然兄的观点:
泰然兄和陈来先生的观念见解相同。认为知行合一中的“行”必须做出来才能算的是行,否则只是在心中想想,有那个意念,但是没做,就不能称为“知行合一”。


IP属地:四川1楼2014-06-14 13:54回复

    下面,我将我自己的看法见解说明一下:当时在讨论时候最初我和泰然兄的观点一样,认为必须有动作行为才能称为行。但是当书卷兄说出来梁漱溟老先生的观点时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当时绝对是自己嘴狂,说其实书卷兄所说的“行”就是“心之行”,而泰然兄所说的“行”就是“行之行”。当时书卷兄看到我理会他的意思了,便对“心之行”的说法更加信服。而泰然兄看到我们把“行”分为“心行”和“行行”有些愠怒,脱口说出了“你们把行分为心行和行行,那先生的“知意行”难道还要再分出个 “意行”不成?”
    当时时间是晚上11点,我准备去洗刷,所以聊到这里就草草道别。在刷牙的时候我一边想刚才的话题,总觉得有哪里似乎是不对的。然后我跳出我们三个人的讨论,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发现了其中的猫腻儿:
    我一直在思考“心之行”、还有泰然兄愠怒时候说的“意之行”,以及最后的那个“行之行”。发觉“意之行”其实就是最后的行为,而“心之行”更类似于“意”。
    还是举那个看见美女的例子。当我们看到一个美女这便是最粗浅意识上的“知”,进而产生“意淫”,这个意淫就是书卷兄所说“心之行”,但其实静下来思考就发现,其实这种邪恶的“心行”就是先生说的“意”,这个“意淫”也就是私欲,杂念。而再往下走一步,当有那种不好的思想后仍然双眼不离开那女子,而且上下打量,意有所求,这便是行为举止了!
    书卷兄说如果知和心行能够统一起来,那么行为的行也会做到。但我认为不准确,就像看到那个美女,虽然心中产生了不好的意念,但是如果眼光及时离开,便没有了进一步的行为。如果是眼光一直停留在女子身上,而且这个“意”又再度膨胀、扩大,甚至想要做出猥琐女子的想法,但是在人多的地方是不可能或者不容易做的。所以知、意和最后的行之间存在一个“时机”。如果时机不成熟,那么知、意、行就不能统一起来。


    IP属地:四川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4-06-14 13:55
    回复
      太长了 - - 你可以分段短点- -


      IP属地:山东4楼2014-06-14 14:01
      收起回复
        关于行,个人认为从看到美女心中意淫开始就是行了。
        从杨一清打算除掉刘瑾开始时的思想准备就是行了。
        只是前者恶行的行没有发展到殃人的程度就收尾了,这是知行合一的结果。后者的行,直到除掉奸党后才结束,这也是知行合一的结果。。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6-14 14:23
        收起回复

          这个例子不太好,我换一个。各位师兄弟大都是看《明朝那些事》知道先生的(不排除存在通过其他途径知道的),所以明朝的历史大家都很熟悉。就说杨一清和张永除权奸刘瑾这个事儿(当然,李东阳也起了作用),杨一清他们知道刘瑾是奸诈、乱世之人这个就是“知”,他们产生强烈的想要除掉刘瑾这个权奸的想法就是“意”(也就是书卷兄说的心行),但是他们采取措施去除掉这个权奸的举动是需要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不然,早的话自己实力不够,晚的话他已经有所察觉,逃之夭夭。正是这个时机才能把知、意、行三者完全紧密的结合起来,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换句话说,“知行合一”说为“知意行合一”似乎更加容易理解!<?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我知道书卷兄肯定会用《传习录》中的这句话来反驳我“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我认为“见好色”是知,而这里的“好好色”我认为是产生“贪慕美色的表现”(也就是第一个“好”字是动词作为产生贪慕什么什么的行为表现),就是我上面说的“眼光停留”。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见解。(古文的翻译本来就因为认知的不同,见解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古人写出来倒是省事儿了,但是让我们这些后人去学习的时候却出现诸多的分歧吖!)


          IP属地:四川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4-06-14 16:53
          回复
            意动就是行了,关键是怎么行。
            意动即止,是善行。
            意动后,继续意银,就是恶行了。
            再进而,意动后发生看得见的恶行,那更是大罪过了。
            修为高深,起意即是欣赏之意,不动之心使然也。


            IP属地:广东8楼2014-06-14 18:35
            收起回复

              其实我很不解为什么心学在国内这么不受重视,想想中学学过的教材里面,孔子、老子、庄子、的思想都曾经在课本里出现过,甚至于程朱理学、法家思想都有所提及,唯独心学不曾提起。在封建王朝,君主不希望自己的臣子思想过于多元化,所以用各种方法去禁锢,这可以理解。但民国孙文也深受心学影响,还有后来的蒋校长,甚至新China的***也受心学影响,而且说过“想要成就大事业的人必须深切的领悟心学思想”(原句我记不清了,反正大致意思是这样)。但是这些个number one们都那么尊崇心学,却不愿意把心学民众化。说到底,应该是因为心学主张思想见解的开放化、多元化,让这些“大哥大”们害怕难以控制吧。但其实我从心学中学到的第一个知识就是“正心、明意、忠君、爱国、亲民”,我们这么爱国的人都信不过么???!!!<?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前面的内容是对知行合一中的“行”的自我分析、认知。最后这一段是对心学的发展缓慢表示的一种不满吧。以上言论、思想仅仅代表尤孝个人的观点,与尤孝本人无任何瓜葛。)
              尤孝
              甲午年六月十四号


              IP属地:四川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4-06-14 20:05
              回复
                关于行,大学问里面阳明先生有解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7-03 13:08
                回复
                  其实我很不解为什么心学在国内这么不受重视,想想中学学过的教材里面,孔子、老子、庄子、的思想都曾经在课本里出现过,甚至于程朱理学、法家思想都有所提及,唯独心学不曾提起。在封建王朝,君主不希望自己的臣子思想过于多元化,所以用各种方法去禁锢,这可以理解。但民国孙文也深受心学影响,还有后来的蒋校长,甚至新China的***也受心学影响,而且说过“想要成就大事业的人必须深切的领悟心学思想”(原句我记不清了,反正大致意思是这样)。但是这些个number one们都那么尊崇心学,却不愿意把心学民众化。说到底,应该是因为心学主张思想见解的开放化、多元化,让这些“大哥大”们害怕难以控制吧。但其实我从心学中学到的第一个知识就是“正心、明意、忠君、爱国、亲民”,我们这么爱国的人都信不过么???!!!<?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前面的内容是对知行合一中的“行”的自我分析、认知。最后这一段是对心学的发展缓慢表示的一种不满吧。以上言论、思想仅仅代表尤孝个人的观点,与尤孝本人无任何瓜葛。)
                  尤孝
                  甲午年六月十四号


                  IP属地:浙江11楼2014-09-13 01:12
                  回复
                    请参照万能公式


                    IP属地:浙江12楼2014-09-13 01:12
                    回复
                      在下才疏学浅,看了以上各位的理解,在下觉得,不存在心行,就好比杨一清除掉刘瑾一事,【杨一清他们知道刘瑾是奸诈、乱世之人这个就是“知”,他们产生强烈的想要除掉刘瑾这个权奸的想法就是“意”(也就是书卷兄说的心行)】杨一清知道刘瑾的恶并且想除掉恶而且认为除掉恶都是属于‘’知‘’的范畴,当有了这个知之后,从采取措施哪怕是和张永的密谋就属于行的范畴了,所以不存在心行,看见美色,如果想意淫,这属于知的范畴,不是良知,知善知恶才是良知。下班了,回头再自己探讨啊,呵呵。


                      IP属地:河北14楼2014-10-11 11:49
                      收起回复
                        按照先生所说心念发动处就是行了,就要及时克去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4-10-14 21:36
                        收起回复
                          唉,有啥用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5-02-10 08: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