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眼儿
最早接触这两个字,是从陈建功先生的《找乐儿》中看到的,当时北京有人吃瞪眼食,何谓瞪眼食,就是旧社会穷人从各大饭店里面搜集出来的泔水,放在一个大木桶里面,把水沥去,然后剩下干的,里面啥都有,有肉,有鱼,也有烟头,牙签儿,卖给谁呢?卖给的还是穷苦人家,穷苦人家一年也见不到肉,想改馋,只能吃这种东西。瞪眼食,一个铜板可以夹六口,你夹着肉,算你便宜,你夹着烟头——郁闷死……卖的人睁大眼睛数着筷子数目,吃的人睁大眼睛,专挑好的,这个谓之瞪眼物。
今天中考,我有幸成为又一种瞪眼族群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在考场里。几乎每个人都瞪着眼睛,自然包括了我这个监考老师,第一次监考,碰到这样的抡才大典,自然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于是,瞪大眼睛,寻找底下学生可以举动,然后再施展猛回头的陈天华独创神功,不过,令我失望,也是欣喜的是,大部分同学,压根就没有做小动作的意思,而是心无旁骛地盯着大题,笔尖如飞,奈何眼睛酸涩,最后也只空瞪了五个钟头。
不过,我的空瞪,虽然是眼睛受罪,但是心里还是着实受用的,大部分考生心境纯洁,行为端正,只能说我是多虑了,或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一部分学生就不是这样了。
他们虽然没有做小动作,可是也加入到了瞪眼的行列。
这些人的外部特征几乎一进考场就能显示出不同来。男孩子,必然是长发,或者莫西干头型,这些人一发下卷纸,翻来覆去的看,看了半天,弄平褶子,然后把头枕下去,开始约会周公。中考不允许睡觉,我和另一位老师只好打断他们甜蜜的约会,这时候,穷极无聊的时刻来到了,一个同学大胆举手提问,什么时候可以交卷……一个小时后,于是他们瞪着眼睛看钟,好像那钟在和他们较劲,那秒针一蹦一蹦,滴滴答答就是缓慢而坚定地向前走,丝毫不给他们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