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策瑜
电脑清了盘至今还没适应过来,比如给策瑜刚打出来的时候不是一个词组,曾经摆在电脑中的资料也失去了踪迹。
说起来这是我萌得最久的一对了,每次说起十年都会想起来,然后就是心疼。
他们有记载的在一起的时间太短,短到相关的史料我都可以背出来,短到我都可以在地图上认出那样的烽火乱世里他们分兵的时候,他在哪里,他又在哪里。十六到二十六,然后是一个人的二十六到三十六,两段十年,说不出是太绚烂所以太快,还是太快所以太绚烂。
少年人挥洒热血的征战,小霸王扫平江东六郡的武略,赤壁一场铺天盖地扭转局势的大火。
江东双璧,抢眼的要命。
他们像是天界偶然遗落到人间的美玉,世人能一睹光华已是不易,怎么还能贪图时间长一点,再长一点?
说起来第一次写BL是写的瓶邪,但是尝试各种题材各种篇幅的BL,还是从策瑜开始的。写了很多篇策瑜,甚至说起投稿BG的时候拿笔还有些迟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写出什么满意的东西。
突然就习惯了写男孩子的英姿勃发,尝试着写忠义,写战乱,写热血和牺牲,虽然一直避不开带着女气的柔软的抒情和描述,带着幻想的情节构思,以及从未消失的OOC。
但是我很开心,看到有人说我写的还不错的时候更开心。
本命永远是最难写的东西,因为你总是担心描述不出那种感觉,写不出那种说起来不知道算是什么的感情。
所以孙策和周瑜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朋友?知己?亲人?情人?
谁知道呢。
埋在历史烟海里那么多年,任时光来来去去,无声无息。到现在竹简换成了纸张,毛笔换成了硬笔,最后看见文字出现在屏幕上,后面跟着一闪一闪的光标。当年你用过的手戟化为破铜烂铁,千百年后从古战场的层层沙土里被挖了出来,处理后放到博物馆中,我隔着厚厚的玻璃看着上面锈蚀的痕迹,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你用过的,却依旧想着一个“好姿颜好笑语”的年轻男人站在自己的疆土上,用它拦住敌人的步伐。而那个谦谦公子平了琴弦提携玉龙跟在他的将军身后奔赴沙场。
为战乱而生的人,注定为战乱而死。
所以在喜欢了你们这么多年后,我终于释怀,释怀那十年。
周瑜过巴丘的时候,或许也会觉得岁月忽已晚吧。
他再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开疆扩土,实现昔日的诺言。他大概也会觉得一个人扛着两个人,千万人的愿望确实是件辛苦的事情。
但是只是遗憾,不后悔。
我记得我看一篇策瑜同人文里有这样一段话,周瑜跟着孙策征战四方时,孙策从来都不让周瑜单独领兵身犯险境的。后来周瑜问孙策是不是看不上他的胆识,孙策说,他让周瑜在他身后是跟着他学治军方略,一旦他倒下,周瑜就接过他的刀,继续统帅他的军队。
我想策瑜就应该是这个样子,那么多关于猜忌关于君心难测的同人文不该拿到正史的背景里。我一直觉得如果孙策当了皇帝,那么周瑜自然是要死的,可以历史不给这个机会,那么策瑜就该是这样并肩而战的关系。
看真三七的过场动画汇编时,东吴最出彩的莫过于传承,从孙坚到孙策到孙权,从周瑜到鲁肃到吕蒙到陆逊,三王四督,一脉相承。
你知道有人在你身后,随时可以接手你的责任,所以你可以奋勇向前,拼尽全力而心无旁骛,这种感觉一定非常棒。
或许很多年后我的执念会慢慢散去,我对于策瑜的喜爱也会慢慢淡去,但是历史CP有一个很好的东西,因为建立在历史之上,所以他们不像小说动漫总有一天不再流行,历史CP的萌点一直存在,因此不论人的多少,总有人会喜欢。
策瑜的十年,算是那段战火纷飞群雄逐鹿的时光里,特别干净而美丽的东西了。
最后推荐BGM:《吴歌》【我从来不擅长随着BGM写东西,内容不符只说这一次】
“有周瑜者,与策同年,亦英达夙成,闻策声闻 ,自舒来造焉。便推结分好,义同断金。”
清风默送江水打在斑驳石头城墙
那段往事绵远悠长惹行人回首望
雨幕下谁从石径而过依旧马蹄声回荡
竹林深处琴音又为谁奏响
戎马半生流转时光看旌旗飞扬
这江东生死永固二十年无悔盟誓不忘
当年月下笑言持觞而今各天涯一方
余我留在喧嚣浮华人海茫茫
晨露细碎渲染旧岁青石巷
一曲未完的吴歌引回忆成行
江岸夜尽风凉起心思恍恍
城池的繁华难及你少年模样
烛火点燃月光洒在竹简上
冰凉了树下你藏的那坛酒香
人世浮沉无处与你共轻狂
惟弹尽过往背影剪碎(了)斜阳
清风默送江水打在斑驳石头城墙
那段往事绵远悠长惹行人回首望
雨幕下谁从石径而过依旧马蹄声回荡
竹林深处琴音又为谁奏响
戎马半生流转时光看旌旗飞扬
这江东生死永固二十年无悔盟誓不忘
当年月下笑言持觞而今各天涯一方
余我留在喧嚣浮华人海茫茫
晨露细碎渲染旧岁青石巷
一曲未完的吴歌引回忆成行
江岸夜尽风凉起心思恍恍
城池的繁华难及你少年模样
烛火点燃月光洒在竹简上
冰凉了树下你藏的那坛酒香
人世浮沉无处与你共轻狂
惟弹尽过往背影剪碎(了)斜阳
灯花摇曳前尘被岁月埋葬
故地重游千帆仍是人心沧桑
两鬓华发斑白浸透了风霜
望断天涯独自饮下这杯神伤
世间谁忆那段血染古沙场
风雨敲在廊下远处江水潮涨
我转弦任宫商谱写那凄凉
这首吴歌停驻谁无尽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