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吧 关注:75,561贴子:418,522
  • 18回复贴,共1

【话术】【14-08-11】话说“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欢迎讨论!


1楼2014-08-11 08:16回复
    这些话是针对计谋来说的,并非人家所说的三步制君之意,三步制君完全是读者的意淫而已。我们在游说人家时,最终的目的是要让人家听我们,接受我们的主张,因此,你的计谋也就是围绕如何让对方接受你的主张来开展。
    而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都是你要运用的计谋而已。


    2楼2014-08-11 08:19
    回复
      先说摩而恐之。摩是揣摩之意,在游说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听对方的话,并在心里不断地去验证他的正确性,就好比我们在评论某个人穿衣服一样,一边听人家说出衣服的特色,然后你再指出其中的瑕疵一样。
      也就是说,在游说中一边揣摩验证人家的话一边去指出他的毛病,好比鸡蛋里挑骨头。恐,本义是惊慌惧怕,也就是他说什么你就反对什么,甚至添油加醋,火上浇油,说得更加恐怖一些,夸大事实的严重后果。


      3楼2014-08-11 08:26
      收起回复
        高而动之,与摩而恐之意思相反,这里是运用飞箝的手法,通过赞扬对方,给对方戴高帽、身份定位或是权篇里面介绍到的谄媚类的说辞,来引起对方的共鸣,使对方内心受到鼓舞或是感动,从而作出对我们有利的选择的举动。


        4楼2014-08-11 08:30
        回复
          楼主继续说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4-08-11 11:30
          收起回复
            楼主继续哇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8-12 14:30
            收起回复
              符而应之,就是投其所好!人之性,必有所需,因其需而投其所好,人家就会听从你的思维引导。


              7楼2014-08-12 18:01
              回复
                在《鬼谷子》的现代译本中,这句原文的译文花样百出而难以理解。楼主所贴的问题,有益无害且值得点赞!以下解读,仅供学习原文参考!
                解读本句原文,一是要联系本句原文的句法构成;一是要正确诠释“摩”、“高”、“微”和“正”等文言文字辞的词性及含义。
                首先,本句原文由三个连谓短语组成,连词“而”连接的前项行为与后项行为同时发生,所以,前项行为“摩”、“高”、“微”修饰并说明后项行为“恐之”、“动之”和“正之”,而后项行为才是本句原文中的重点。
                其次,本句原文中,争议最大的几个词的词性、以及应取的义项如下:
                摩:动词,通“磨”,磨灭。例如《汉书·司马迁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高:动词,尊崇。例如《庄子·盗跖》:“世上所高,莫若皇帝。”;
                微:动词,衰败。例如《史记·周本纪》:“昭王之时,王道微缺。”;
                正:动词,纠正。例如:《左传·隐公十一年》:“政以治民,刑以正邪”。
                再次,连谓短语的前项行为“摩”、“高”、“微”是指谋划的不同策略,而后项行为“恐之”、“动之”和“正之”所针对的对象是求谋者,也是谋划针对求谋者应用这些策略所要达到的效果。
                最后,三个连谓短语间不是紧承关系,而是并列关系;因为,谋划者需要任意选择和应用它们。
                所以,本句原文的直译大意是:用磨灭(之事)来恐吓他,用尊崇(之事)来促动他,用衰败(之事)来纠正他。


                8楼2014-08-12 18:26
                收起回复
                  对于,三仪,我确定是下面说的那几种情况,.1.双赢,2.害己利他 3.害己害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8-14 21:56
                  收起回复
                    使用摩术时,要恐惧会被对方发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3-27 19: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