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闲话吧 关注:679贴子:5,556
  • 8回复贴,共1

简析南京方言从吴方言到江淮方言的历史变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与北京、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同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七大文化古都。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天南京的中华门西南侧建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迄今已有2471年。 公元3世纪以来,先后有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10个朝代和政权在南京建都立国,留下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南京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而扼长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南京,其文化和语言也经历了漫长的变化,根据史书记载和后人的推断,南京话最早是属于吴方言的,而目前南京话被划分为北方方言下的江淮次方言,这其中的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还原历史面貌探求个中缘由并提出可靠有力的证据。而追溯南京方言的变迁和发展也对现代南京话的保护与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1楼2014-08-19 11:21回复
    (二)隋唐、宋、金、元时期南京方言进一步向北方方言靠拢
    南京在六朝三百年间,经过历代的建设,在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很发达,到梁武帝时期,成
    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城市。但是经过侯景之乱,建康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建康一百多万居民大
    量减少。隋兵灭陈后,隋文帝又下令“建康城邑,平荡耕坑”把南朝偏安的基业彻底根除。建
    康经历这两次大破坏,人口变动很大。隋唐两代对金陵都采取抑制政策,但是由于金陵的重
    要地位,还是逐步恢复,南唐建都南京,经济文化相当繁荣,其中当地居民中不少是来自北
    方。南唐后期,宋兵南下,金陵人又经历了一次大聚散。北方人参与其间,推动金陵话继续
    向北方话转变。北宋末年,金人南侵,北方人民又大量南来,早期多集中于建康,随后金兵
    破江宁,次年抢掠烧杀而去,建康遭毁灭性破坏,遗留下的居民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这次
    浩劫后,大批北方人逃来,而且多为汴洛人,后来建康又逐步繁荣起来,在这一人口聚散过
    程中,南京话自然又向北方话进一步转变。元初金陵人口只有九万五千人,比南宋《景定建
    康志》所记载四十三万人大为减少,由此可见其中人口变动之大。


    3楼2014-08-19 11:45
    回复
      (三)明清时期南京方言结构有所变动
      明朝时期,朱元璋建都南京。据史书记载,明初南京人口变动很大,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
      书》卷十三云:“初明太祖之下金陵也,虑反侧,尽迁其民于云南,而徙南直隶浙江民二万户
      于京师,充仓脚夫。命户部籍天下富民万四千三百余户,徙其家实京师,曰富户。”时至今日
      ,昆明、西宁等地有许多人都说她们的祖辈是明初从南京迁来,昆明方言到现在还和南京方
      言有某些共同点,在风俗习惯上也很相似。而迁来的富民来自全国各地,大多数来自江浙地
      区。他们的语言极其复杂,由于吴语区的语言较多,可以推测,当时的南京话中的吴语成
      分有所增加。由于南京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因此南京话也被作为官话广为传播。明初
      官修的《洪武正韵》就是以当时的南京话为主体,“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的基础
      上编订的。由于南京话在前面历朝的演化中已经趋近于北方方言,而中原汉语自古为全国通
      语,因此为了更好地行使官话的职责,南京话被官方修订为更接近中原汉语。明末西方传教
      士来到中国,如利玛窦、金尼阁等,他们就是学习了以南京话为主体的明朝官话。他们回国
      后著作的《西字奇迹》和《西儒耳目资》用拉丁字母拼音方案拼写汉字,采用了汉语传统的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声调,是符合当时的南京话的。直至清代,南京话的官
      话地位才被北京话取代。清代直到民国期间,南京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经历
      了几次战争涂炭,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还是日军大屠杀,都给南京本地人口带来巨大的冲击
      。随后填充来的人口大多来自江淮方言区的苏北一带的人


      4楼2014-08-19 11:50
      回复
        民,南京方言的北方话成分又大大增加,对向北方话转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经过这样漫长得历史变迁,南京方言已然逐渐的脱离了吴方言向北方方言靠拢。


        5楼2014-08-19 11:51
        回复
          三南京方言中的吴语痕迹
          虽然目前南京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下的江淮次方言,已经与吴方言相去甚远,特别在语音上,
          已经很难寻找到吴方言的痕迹了,但是通过研究词汇,我们还是能发现不少南京话与吴方言
          相通的地方。【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有方言一篇,所举皆明代中叶流行南京之常
          用语。“南都方言,言人物之长曰‘苗条’,美曰‘标志’,蠲曰‘乾净’,不蠲曰‘龌龊’、曰‘邋遢’„„;
          其不聪敏者曰‘鹘突’、曰‘糊涂’„„”其中所列的词语如“龌龊”“鹘突”是吴方言也在使用的词汇。《
          江苏省志方言志》第五章常用词对照表中江苏各地的方言词汇都有列举,其中一些词汇,南京
          方言和吴方言区的苏州方言有着相通之处。如“正宗、地道”苏州话会说“道地”,而南京话即说
          “地道”也说“道地”。形容不错,苏州话说“蛮好”,或者“勿错”,而南京话也习惯用“蛮好”
          ,等等。不难看出,南京方言中还和吴方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由于吴方言相对稳定
          和保守,而南京方言经过几次动荡变迁,相对易变和开放,和吴方言间的联系已经越来越远
          了。


          6楼2014-08-19 11:57
          回复
            五 南京方言的现状
            在今天的南京市区,并存着两种南京话,称为“老南京话”(被称为“地道的南京话”)、“新南京话”(一般所指的“南京话”) 。所谓“新”、“老”,也仅就当代而言;相对于历史长河中各个时代不断变迁的话音则没有意义。目前南京城区同时并存着老南京话社区、新南京话社区和普通话社区。普通话和新南京话之间很容易沟通,而和老南京话则较难沟通。老南京话,即一般所指的“地道的南京话”,俗称“白话”,是明清两代南方官话的代表方言,它和北方官话的最大不同在于保存了入声系统,往往被称为“真正正宗的南京话”。老南京话主要通行于老城区的南京本地居民社区,流行于城南及城西的老南京居民中。此外,古代南京居民移居外地而传统保持较好的群体,如西南地区屯堡“京族”的屯堡话,和老南京话有接近的地方。老南京话和新派的南京话分歧较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老派的南京话有尖团之分,而今天60岁以下的南京人已经不能够区分。如,老派南京话中,“江”和“浆”,“千”和“牵”都是不同音的,而现在它们都同音。
            2.老派的儿化音很丰富,新派的儿化音在消失之中,这可能是受附近扬州、镇江、芜湖以及南京郊区的江浦、六合方言的影响(这些方言都无儿化)。
            3.老派的卷舌音zh,ch,sh ,r有区分,如:“张”与“脏”,“竹”与“足”都不同音。而新派的卷舌音只出现在i和e前。如:“迟”和“词”能区分,而“张”和“脏”不区分。
            4.老派的an,ang不能区分,如“关=光”,而新派受普通话的影响,则能够区分。
            5,.普通话中读e的非入声麻韵字今天的年轻人都读成如普通话的e,而老派则读[E]或[EI];普通话里读e的果摄字,老派都读[o],而新派[o]和[γ]任意读。
            以上是语音上的差别,新、老南京话在词汇上的差别也很大。对于许多老方言词,使用新南京话的年轻人都会感觉陌生,比如“手勒儿-手帕、捋绳儿-窗帘、孟浪-冒失”等等,同时老南京话中常用的儿化词和以“子”结尾的词,如“筷儿、小孩儿”等,如今在新南京话中也很少使用了[11]86。今天南京城区的年轻人,大多已经不会说纯正的南京话了,这一点就连南京人自己也承认说的是“南普”。而江宁,江浦等地还保留着比较正宗的方音土语,但是由于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的缘故,郊区人到了南京市区也会改说不纯正的带有普通话味道的“南普”,或者直接讲普通话。如果再不加以保护,过不了多久,这种正宗的南京白话就再也听不到了。可见新老南京话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了,并且老南京话迅速衰退,新南京作为主要方言已经成为目前南京话发展的趋势。


            8楼2014-08-19 12:15
            回复
              六 结 论
              通过史料的记载和后人的推断以及南京方言中残存的吴方言的痕迹,我们可以推断南京方言
              最开始是属于吴方言的,经过长达千年的历史演变,及其特殊的地理因素和人口变迁,南京
              逐步向北方方言靠拢,目前属于北方方言下的江淮次方言,并有进一步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
              。 普通话的推广对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
              由于普通话的推广,许多方言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特色而逐步向普通话靠拢,这并不利于文化
              和语言的多元化发展。目前来看,在南京青少年中,老南京话已经很少人使用了,出于对本
              地方言的保护,建议在提倡普通话的基础上同时加强对青少年南京方言的教育,加强他们对
              家乡语言的认同感,这将不仅仅是对语言的保护,也是对南京古城千年历史和文化的保护。
              @上海闲话abc


              9楼2014-08-19 12:18
              回复
                吴语论丛中有篇论文讨论过这问题。是八十年代的。
                《六朝 金陵吴语辨》作者姓鲍。网上应该能找到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8-19 13:52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4-08-20 05: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