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拳击、散打能不能很好的结合,说,完全能!
记得看过个老形意拳拳谱,其中有句歌诀:
未落身好似背锅,两手腮旁把腮托,两腿比如弯弓势,消息一动定乾坤。
这是什么动作?想象一下,这不就是拳击和散打的标准姿势吗?可拳谱里早就有了,说明什么?再次证明无论中西拳术,同源同理。
“未落身好似背锅”,身上象背着口大锅,什么姿势?含胸沉腹背自圆,身形缩住了,这是束。
“两手腮旁把腮托”,立定,做双手托腮动作,把手变拳,干什么呢?自然的能沉肩坠肘,又护头又护肋。
“两腿比如弯弓势”,好理解吧?重心压低了。
“消息一动定乾坤”,犹豫什么,上啊!!!
那位说了,形意拳没教这么练啊!这就对了,不能这么教。必须照着规矩来,里面包含的东西多着呢,一言难尽。什么“顺中用逆”,什么“起为横”,什么“十字当中讨生活”,不说这些,只说规矩,古人说:“万法皆有法,有法而无法,无法即万法”,这个法是效法、法则的意思,在拳中就是规矩,尤其初学者,一定要抛却急功近利之心,按照规矩,循序渐进,当你的“有法”熟极而流的时候,自然身体活泼灵动,随心所欲,此时周身无碍,挥洒自如,再多多进行“打”的功夫,自必达于“无法皆万法”之境。
记得看过个老形意拳拳谱,其中有句歌诀:
未落身好似背锅,两手腮旁把腮托,两腿比如弯弓势,消息一动定乾坤。
这是什么动作?想象一下,这不就是拳击和散打的标准姿势吗?可拳谱里早就有了,说明什么?再次证明无论中西拳术,同源同理。
“未落身好似背锅”,身上象背着口大锅,什么姿势?含胸沉腹背自圆,身形缩住了,这是束。
“两手腮旁把腮托”,立定,做双手托腮动作,把手变拳,干什么呢?自然的能沉肩坠肘,又护头又护肋。
“两腿比如弯弓势”,好理解吧?重心压低了。
“消息一动定乾坤”,犹豫什么,上啊!!!
那位说了,形意拳没教这么练啊!这就对了,不能这么教。必须照着规矩来,里面包含的东西多着呢,一言难尽。什么“顺中用逆”,什么“起为横”,什么“十字当中讨生活”,不说这些,只说规矩,古人说:“万法皆有法,有法而无法,无法即万法”,这个法是效法、法则的意思,在拳中就是规矩,尤其初学者,一定要抛却急功近利之心,按照规矩,循序渐进,当你的“有法”熟极而流的时候,自然身体活泼灵动,随心所欲,此时周身无碍,挥洒自如,再多多进行“打”的功夫,自必达于“无法皆万法”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