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吧 关注:124,135贴子:886,194
  • 14回复贴,共1

东北虎资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要问我为什么写东北虎【我是完全搬运度娘的】


1楼2014-11-09 19:30回复
    东北虎(拉丁学名:Panthera tigris altaica),(现今世界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又称阿穆尔虎和西伯利亚虎,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有着万兽之王和森林之王的美称。野生成年雄性东北虎 体长为1.95米,尾长0.99米,肩高0.96米,平均体重195kg;成年母虎平均体重123kg,体长约为1.73米,平均肩高约0.8米,尾长0.8米左右。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成年东北虎的牙齿较强大,一般为30个。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犬齿十分粗大,呈圆锥状,齿尖部稍向后弯。长54~78mm,粗20~26mm。


    2楼2014-11-09 19:31
    回复
      接下来搬运360


      4楼2014-11-09 19:33
      回复
        修改一下一楼:不要问我为什么写东北虎【我一半搬运度娘,一半搬运360】


        5楼2014-11-09 19:35
        回复
          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满洲虎、阿穆尔虎、乌苏里虎、朝鲜虎,起源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有三百万年进化史。东北虎是现存体重最大的猫科亚种,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东北虎属中国Ⅰ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


          6楼2014-11-09 19:35
          回复
            东北虎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朝鲜半岛以及蒙古,是现存体型最大和战斗力最强的猫科动物。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条纹串通,极似“王”字,故有“森林之王之美称(另一说法:汉字“王”,是根据虎头斑纹之状所造的象形文字)。耳短圆,背面黑色,中央带有1块白斑。
            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但很少袭击人类。行动迅捷,善游泳,善爬树。捕食鹿、羊、野猪等大中型哺乳动物,也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
            由于其栖息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原因)和偷猎者的捕杀,据统计目前野生的东北虎仅500只,其中我国中国政府境内的只有不足100只。规定了严格的保护办法,对牛羊被虎捕食的农民由国家给予赔偿,并以法律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以虎为原料的中药,如虎骨膏、虎骨酒等,堵塞应用市场,但野生的东北虎仍然非常稀少。相反,人工养殖和私人笼养的却达到了3000多只。


            7楼2014-11-09 19:35
            回复
              东北虎,也叫西伯利亚虎、阿穆尔虎(黑龙江的俄语名称东北虎为阿穆尔河)、乌苏里虎、满洲虎、北亚虎、远东虎。目前主要生活在俄罗斯阿穆尔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体魄雄健,行动敏捷,肩高120CM,平均全长3.3米(身长可达2.2米,尾长约1.1米),平均体重达到350公斤,是现存体型最大的虎亚种及猫科动物,毛色浅黄,毛厚,不畏寒冷,是“森林之王”和“万兽之王”。野生东北虎最大个体的体重纪录是384公斤,为原苏联捕获,并载入《苏联哺乳动物》书籍中,被认为是最大的野生猫科动物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此外还有300公斤、360公斤、380公斤、390公斤(权威猫科动物学者Mazak引用)等个体实例,都收录于各动物学专著,人工饲养的雄虎体重吉尼斯纪录为1025磅(465公斤)于1986年实测,一些动物繁殖中心和动物园,有关详细报道了300公斤、268公斤的实例,甚至出现了一只混血虎的重量更大纪录,达到540公斤,但这些老虎的健康状况也受到了质疑。
              头骨
              东北虎东北虎的头骨近于椭圆形,吻部宽短,整个个头骨由扁平和不正形骨构成,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内有颅腔,容纳脑和主要的感觉器官。面颅为颅的前下部,包括框、鼻、口腔等结构,构成了口腔、鼻、咽、喉和舌的支架。成年东北虎头部部分骨之间有愈合现象。 其头骨主要特征是:头骨大而厚实,呈长菱形,吻部较宽。脑颅部低而小,至后部变尖。颧骨粗强,向外侧突出甚远。额骨两册略呈隆起,中间凹陷。在额骨和鼻骨缝的连接处形成一凹窝。构成眼眶后缘的额骨颧突和颧骨额突较小,因而两突相距较远,眶间距较窄。上颌骨额突部向后不及鼻骨额突。枕部呈三角形,向后倾斜,人字嵴和矢状嵴:老年个体的头骨,嵴突出更显著。腭部较宽,听泡较大,略呈球形。下颌骨厚实,下缘平直,咬肌窝凹陷,冠状突很高,关节髁宽大。雄东北虎头骨长为340~360mm之间,最大的,也只有383mm,以前有文献说在哈尔滨有一个400mm长的头骨。但专家认为这不是东北虎的生长上限,最大的可能达到420MM。
              牙齿
              东北虎成年东北虎的牙齿较强大,一般为30个。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在颌前骨牙槽内嵌有3对门齿,成一横列,最外侧的一对门齿最大,呈尖形,中央门齿比第二门齿稍小。门齿后面隔一间隙是犬齿,犬齿十分粗大,呈圆锥状,齿尖部稍向后弯。长54~78mm,粗20~26mm(这可能需要大家的补充了),其后缘刃部甚锋利。由于牙根窝很大,此处骨外表面形成半圆形膨大。犬齿后面有一段间隙没有牙齿,为齿间隙。间隙后是前臼齿。第一上前臼齿缺失;第二上前臼齿很小,仅有一低齿尖;第三上前臼齿较大,它有一个大的中心主尖,有一个小前尖和两个小后尖。上裂齿形大而长,主尖锋利,主尖前有一个小尖,其后有两个纵列的小尖,主尖内侧有一低尖。上臼齿很小,横列,其大小接近第二前臼齿。 下颌门齿与犬齿紧靠。下犬齿与第三前臼齿之间有一齿间隙,第一、第二前臼齿缺失。第三前臼齿较小,齿冠上具有3个齿尖,主尖居中。第四前臼齿呈山字型,中央为主尖,似锥体状较锋利。下裂齿为下颌最大的齿,呈凹形,前后各有一强大的齿尖,后齿尖高于前齿尖。


              8楼2014-11-09 19:36
              收起回复
                历史分布
                东北虎19世纪中叶,西自外贝加尔的雅布洛诺山麓,北沿外兴安岭以北,东经鞑靼海峡一直到库页岛,都有东北虎的分布,向南分布区曾远及华北北部。历史分布区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朝鲜半岛、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北部、蒙古接近于中俄边境地区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和远东的大部分地区。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东北虎的分布开始逐渐退缩,在我国东北虎的分布区首先是由南向北,然后是由西向东退缩。在20世纪初辽东地区还有虎的分布,50年代便向吉林退缩。大兴安岭这20年代仍然有虎的活动,1974~1976年调查表明,70年代东北虎已经在大兴安岭绝迹。50年代小兴安岭东北虎的数量仍然很多,1976年调查证明只有4只东北虎,这时分布明显向东退缩,80年代调查表明,东北虎在小兴安岭已经绝迹。在朝鲜的东北虎于1950年灭绝,韩国的绝迹于1930年。蒙古的消失的最早,于1923年绝迹。
                目前分布
                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边区南部于滨海边区相邻的山地林区,滨海边区锡霍特山脉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与中国相邻的边界地区4个独立的分布区。
                中国东北东部山区:仅分布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东部山区。在黑龙江省主要分布于完达山东部林区,老爷岭林区和张广才岭南部有为数不多的孤立的游荡个体,由于这些分布区与俄罗斯和吉林省交界,这些个体可能在黑龙江与俄罗斯或吉林省境内相互流动。
                朝鲜北部山区:可能有东北虎少量的个体分布,因为缺乏野外调查资料,具体情况还不太清楚。[1]
                状态
                东北虎有关东北虎的调查、分布和种群数量:20世纪70年代之后,中国对东北虎种群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的调查,1974~1976年,调查结果为151只;1984~1985年,结果为20~30只;1988~1991年为16~22只,其中黑龙江省有10~14只,吉林省有6~8只;最近的两次调查分别是1998年3月,吉林省开展调查,结果发现其境内仅存4~6只虎和1998年10月至1999年11月,黑龙江省境内的调查,发现仅存5~7只。
                最近一次,黑龙江省调查情况如下: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东北虎在黑龙江的分布区又明显向中俄边境地带退缩,并形成了老爷岭南部、完达山东部和张广才岭南部3个孤立的分布区,完达山西部和张广才岭北部林区可能没有虎的分布,老爷岭北部有无虎的分布待查。在以上的3个孤立分 布区的林业区内发现活动在老爷岭南部的2只个体可能为雄性,活动在完达山东部的虎至少有1只雌虎的1只亚成体虎,另两只不确定,可能为雌虎;活动在张广才岭南部1只不能确定性别。
                目前野生东北虎在我国境内仅存不足20只,全世界也仅有500只左右,但人工养殖的却有3000多只。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将东北虎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严格禁止捕猎。据世界最大的东北虎人工饲养繁育基地提供的资料显示,为了使野生东北虎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1958年,我国就在东北虎之乡的黑龙江省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丰林红松原始自然保护区。1962年,国务院将东北虎列入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1977年,我国相关部门将东北虎列为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物种。2005年8月9日,吉林珲春东北虎生活区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北虎人工饲养繁育基地在1986年建立后,一直致力于研究东北虎的饲养繁育技术。最近10年又引进了具有国际谱系的东北虎种源,基地内的东北虎数量已由最初的8只,发展到今天的620余只。
                但值得令人欣慰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野生自然保护林园——黑龙江哈尔滨东北虎林园,将打造“千虎之园”。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和探索,截至2009年末,基地东北虎的数量已达到900余只。黑龙江东北虎林园总工程师刘丹告诉记者,到2010年末,基地东北虎数量将首次突破1000只,成为名副其实的“千虎园”。东北虎人工繁育工作的成功之处不仅体现在东北虎数量的增多,更侧重优秀种群的培育。基地将从千余只东北虎中选择优秀个体,建立优秀保护种群,进一步开展野化训练工作,不断提高东北虎野外生存能力,为最终“放虎归山”打下深厚基础。
                现状
                值得庆幸的是,据1987年统计世界各国的动物园(中国未计在内)东北虎现在养东北虎623只。现在我国大多数动物园都饲养了东北虎。这就是说,这个虎亚种现在还有一线生机,若不趁现在少数的饲养虎还有繁殖能力,并设法及时从野外弄到几只虎种,以更新现有的血缘来延续它的命根,那么。这个举世闻名的珍稀虎亚种就真的要彻底灭绝了,那时我国东北将真正成为无虎之地。
                东北虎因此,保护野生动物,保护东北虎和它们生存的环境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种群分化
                在朝鲜半岛分布的虎,曾被认为是一个单独的亚种——朝鲜虎(KOREAN TIGER)。据说毛色和普通东北虎不同,而且体型要更小。朝鲜虎学名为Panthera tigris coreensis ,由Brass于1904年定名。由于朝鲜半岛的虎几近灭绝,所以无从考证。在没有十分确切的证据下,国际上普遍把朝鲜半岛产的虎列类东北虎。


                10楼2014-11-09 19:38
                回复
                  渡江欲爬上渔船
                  2014年6月,黑龙江省抚远县渔民在乌苏里江上,记录下长达10分钟的野生东北虎渡江画面。专家初步判定,这是一只野生东北虎,并且身体状况良好。
                  据了解,发现野生东北虎的渔民叫张明宇。11日一早,他与同事开船给三江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送补给,途中发现江中有动物一浮一沉地在游泳,便靠上前去一看究竟。
                  “我以为是马鹿或者狍子之类的动物,没想到是东北虎。靠近时它突然回头大吼一声,前爪扒到了船帮上,吓得我从船头一下跳到了船尾。”张明宇说,老虎扒在船上时,额头上的“王”字清晰可见,黄黑相见的条纹让他猜测可能是遇到了东北虎。
                  张明宇生怕伤着老虎,就用船上的撑杆把老虎推到水里。谁知老虎又游到了船的另一侧想要上船。在与老虎几次“博弈”之后,老虎“放弃”了上船的念头,游向对岸。[3]
                  随后,张明宇用手机记录下了老虎游泳和上岸的全过程。上岸后,老虎在沙滩上留下了清晰的脚印。


                  12楼2014-11-09 19:40
                  回复
                    各位,这不是广告贴,我发这个只是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东北虎,所以请吧务不要删


                    13楼2014-11-09 19:46
                    回复


                      IP属地:江苏15楼2020-06-20 10:49
                      回复


                        IP属地:江苏17楼2020-06-20 14: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