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分布
东北虎19世纪中叶,西自外贝加尔的雅布洛诺山麓,北沿外兴安岭以北,东经鞑靼海峡一直到库页岛,都有东北虎的分布,向南分布区曾远及华北北部。历史分布区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朝鲜半岛、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北部、蒙古接近于中俄边境地区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和远东的大部分地区。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东北虎的分布开始逐渐退缩,在我国东北虎的分布区首先是由南向北,然后是由西向东退缩。在20世纪初辽东地区还有虎的分布,50年代便向吉林退缩。大兴安岭这20年代仍然有虎的活动,1974~1976年调查表明,70年代东北虎已经在大兴安岭绝迹。50年代小兴安岭东北虎的数量仍然很多,1976年调查证明只有4只东北虎,这时分布明显向东退缩,80年代调查表明,东北虎在小兴安岭已经绝迹。在朝鲜的东北虎于1950年灭绝,韩国的绝迹于1930年。蒙古的消失的最早,于1923年绝迹。
目前分布
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边区南部于滨海边区相邻的山地林区,滨海边区锡霍特山脉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与中国相邻的边界地区4个独立的分布区。
中国东北东部山区:仅分布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东部山区。在黑龙江省主要分布于完达山东部林区,老爷岭林区和张广才岭南部有为数不多的孤立的游荡个体,由于这些分布区与俄罗斯和吉林省交界,这些个体可能在黑龙江与俄罗斯或吉林省境内相互流动。
朝鲜北部山区:可能有东北虎少量的个体分布,因为缺乏野外调查资料,具体情况还不太清楚。[1]
状态
东北虎有关东北虎的调查、分布和种群数量:20世纪70年代之后,中国对东北虎种群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的调查,1974~1976年,调查结果为151只;1984~1985年,结果为20~30只;1988~1991年为16~22只,其中黑龙江省有10~14只,吉林省有6~8只;最近的两次调查分别是1998年3月,吉林省开展调查,结果发现其境内仅存4~6只虎和1998年10月至1999年11月,黑龙江省境内的调查,发现仅存5~7只。
最近一次,黑龙江省调查情况如下: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东北虎在黑龙江的分布区又明显向中俄边境地带退缩,并形成了老爷岭南部、完达山东部和张广才岭南部3个孤立的分布区,完达山西部和张广才岭北部林区可能没有虎的分布,老爷岭北部有无虎的分布待查。在以上的3个孤立分 布区的林业区内发现活动在老爷岭南部的2只个体可能为雄性,活动在完达山东部的虎至少有1只雌虎的1只亚成体虎,另两只不确定,可能为雌虎;活动在张广才岭南部1只不能确定性别。
目前野生东北虎在我国境内仅存不足20只,全世界也仅有500只左右,但人工养殖的却有3000多只。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将东北虎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严格禁止捕猎。据世界最大的东北虎人工饲养繁育基地提供的资料显示,为了使野生东北虎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1958年,我国就在东北虎之乡的黑龙江省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丰林红松原始自然保护区。1962年,国务院将东北虎列入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1977年,我国相关部门将东北虎列为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物种。2005年8月9日,吉林珲春东北虎生活区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北虎人工饲养繁育基地在1986年建立后,一直致力于研究东北虎的饲养繁育技术。最近10年又引进了具有国际谱系的东北虎种源,基地内的东北虎数量已由最初的8只,发展到今天的620余只。
但值得令人欣慰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野生自然保护林园——黑龙江哈尔滨东北虎林园,将打造“千虎之园”。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和探索,截至2009年末,基地东北虎的数量已达到900余只。黑龙江东北虎林园总工程师刘丹告诉记者,到2010年末,基地东北虎数量将首次突破1000只,成为名副其实的“千虎园”。东北虎人工繁育工作的成功之处不仅体现在东北虎数量的增多,更侧重优秀种群的培育。基地将从千余只东北虎中选择优秀个体,建立优秀保护种群,进一步开展野化训练工作,不断提高东北虎野外生存能力,为最终“放虎归山”打下深厚基础。
现状
值得庆幸的是,据1987年统计世界各国的动物园(中国未计在内)东北虎现在养东北虎623只。现在我国大多数动物园都饲养了东北虎。这就是说,这个虎亚种现在还有一线生机,若不趁现在少数的饲养虎还有繁殖能力,并设法及时从野外弄到几只虎种,以更新现有的血缘来延续它的命根,那么。这个举世闻名的珍稀虎亚种就真的要彻底灭绝了,那时我国东北将真正成为无虎之地。
东北虎因此,保护野生动物,保护东北虎和它们生存的环境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种群分化
在朝鲜半岛分布的虎,曾被认为是一个单独的亚种——朝鲜虎(KOREAN TIGER)。据说毛色和普通东北虎不同,而且体型要更小。朝鲜虎学名为Panthera tigris coreensis ,由Brass于1904年定名。由于朝鲜半岛的虎几近灭绝,所以无从考证。在没有十分确切的证据下,国际上普遍把朝鲜半岛产的虎列类东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