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0年代至现在的下岗工人年龄己接近40-50的工人,他们老不老少不少己成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这部分50年代或60年代的人很多并不熟悉网络,谁来关心或代表这些为改革作出牺牲的职工呼吁?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牵扯了四分之一人类的注意力,直接涉及一千多万人(算上他们的配偶和子女则人数更多)的国企职工下岗,是经验还是教训,是创举还是失误,现在下结论似乎为时过早,也许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能准确回答的问题。我现在只是记录一些现象和观点,算是立此存照。一切留待岁月评说。
【一】下岗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吗?
我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在工程技术领域里,任何事情要做之前先要进行可行性分析:有利条件、不利条件都有哪些,有几种方案可供选择,它们的利弊各是什么,各有胜算几成,成本如何,预后如何,有无隐患。等等。不搞清这些就仓促上马草率开工,是工程领域中的大忌。国企职工下岗这一涉及一千多万人(算上他们的配偶和子女数字还要庞大得多)的重大举措,没有进行过可行性分析,也没有类似听证会之类的举措,就在砸烂砸烂砸烂的呼叫中全面铺开了。
不下岗我们就走投无路了吗?历史注定我们必须搞下岗吗?下岗是最合理、最有效的办法吗?谁有权力决定让一千多万职工下岗?我们等待历史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