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如果有人恨关怀,那么他们没看懂。真正导演后面悲剧的不是关怀,是铁民。
铁民明知道她和志明的婚姻会使关怀受到伤害,她还要结婚,不管关怀是不是他最好的朋友,那心里起初多半有些嫉妒:为什么我爱的江林这样对我,而你的志明却人一心对你,如果我和志明结婚我不是唯一的失败者。志明为了兄弟要照顾铁民,且自己那时他自己也十分的失落所以才会和铁民结婚的,但那是错误,从关怀回来开始就已经成为必须纠正的错误了。但铁民不同,她在志明的婚姻中开始爱志明,所以关怀回来后就不止一次和志明提到要志明和他白头到老,她也在害怕,也在心虚。在看到志明和关怀在一起的瞬间是,她感受到的应该不是震惊,而是遗憾。她觉得志明也爱她,至少有那么一点点的爱,但可惜志明说出从头至尾他就只爱关怀。我想任何一个人听到这里就可以悄然离去,毕竟关怀是自己的好友,毕竟志明是自己兄弟,她们彼此相爱却因为自己被拆散,于心何忍。但铁民没有这样做,她以一幅爱情维护者的嘴脸出现,表现出抓奸的架势。我不信当她听完志明对关怀的表白,早就听明白自己才是插足者。为什么她要这样推开房门指责房中本已非常相爱却被她硬性拆散的两人是不道德的?我开始不理解。后来随着志明追出去,我明白了。她知道如果不闯进来,志明就会真的回到关怀身边,不只是他的心而已。所以她害怕,她怕如果志明真的和关怀有了任何关系,志明就不再是自己的志明所以她出现了,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出现可以阻止接下去的一切,即或挽回将要失去(或根本不属于自己)的志明。铁民曾不止一次的试探志明是不是会骗他,隐瞒自己和关怀的行动,但答案是否定的。而自己却不止一次的欺骗志明自己和江林的邂逅。她觉得志明不骗她说明他对自己的态度,不会离开她,而自己的欺骗恰恰是害怕志明的态度动摇。但她不知道,志明之所以不骗她是并不是因为他爱铁民,而因为志明的人生原则是光明磊落,对任何人都一样,除了对自己的感情。
当志明在监狱中向铁民请求不要怪关怀时,铁民激动的行为迫不及待的让志明知道自己是被关怀算计了,并且成功的让志明恨关怀,成功的让志明认为关怀耍尽阴谋诡计破坏自己的婚姻。然而这是事实么?关怀的做法只是让铁民清楚的知道志明不爱她,这是一段无爱的婚姻而已,她要的只是自己所爱也爱自己的人的一个拥抱和一个吻而已,难道这有错吗?而无辜的志明就这么被铁民利用了。也许铁民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爱,他不懂志明如果恨关怀的话,他自己也会生不如死。她高估了志明恨的力量,低估了关怀对爱的执着。在她咬志明耳朵的时候,说如果有女孩吻你的耳朵你要记得我。她根本就不会理解志明这辈子除了关怀是不会让别人吻他的,只要关怀还在他的身边出现。而他吻关怀时会不会记起铁民?我想是不会的。可怜的关怀还真就把志明母亲的死的责任承担下来,不断对志明的疯狂报复忍耐,再忍耐。直到最后,看到志明在母亲遗像面前无法承认自己对关怀的爱而做出的最后的伤害行为,关怀彻底死心了“我以为那是爱情”,说出了支撑关怀走到现在的唯一动力。关怀若不是认为志明还爱着自己是不会对他不断纠缠的,她是想给自己给志明一个机会,一个幸福的机会。直到志明说出他不再爱自己的时候,关怀走的也很彻底。关怀不像铁民,行为中有太多自私的因素,正如江林不配得到自己的爱一样,所以她不配得到志明的爱。关怀在知道志明不爱自己后选择的是默默离开,无论自己有多么的不舍,就像当初成全志明和尔冬一样。而志明的翻然顿悟,让志明追出去,因为他知道,关怀再也不会出现了。但该死的自卑一次又一次使志明裹足不前,"自己不配"他不断对自己说。就像最后他说明亮一样,他在犯自己犯得错误。再最后他用生命的最后一句话阐明自己对关怀,对那一夜的态度“那是爱情”。关怀听到后才会心的笑了,关怀没有白等,志明至始至终都爱他,只是太爱了怕自己承担不了所以选择远远的守候,关怀的爱经过了种种锤炼,在志明的临终表白中升华了。所以最后她和他们的孩子会永远幸福的,因为只有那才是爱情。而像尔冬费尽心机得到的关山一样,幸福是不会降临的,而铁民和江林会背负着关怀和志明的悲剧过一辈子,那哪里有能幸福的起来。所以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射入自己和所爱的人的心脏,虽然会舍弃生命但在爱中涅槃才是幸福。
看到这里想起了以前一首总也看不懂的诗,那诗在这里说的仿佛就是志明和关怀,关怀就是那永远为爱高歌的白鸟。
《白鸟之死》
如果你是那含泪的射手,我就是那只,决心不再躲闪的白鸟。只等你的羽箭破空而来,射穿我早已破碎的胸怀。
如果你是这世上唯一,唯一能伤我的猎人,我就是你全部的青春岁月,所有不能忘却的欢乐与哀愁,就像天边最后一朵云彩,最终消失在那片澄蓝当中。
那么就让我死在你的手上,就像是,最后能,死在你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