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吧 关注:633,274贴子:29,677,754

王皓及其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直板横打是怎么一回事儿,你知道吗?你们肯定会回答,不知道。但我要再问你背带是怎么一回事?你们肯定会说这个简单,知道,背带代替裤腰带!你看,你们都会抢答了。这是为什么?这要感谢人民艺术家赵本山同学。
直板横打就是代替推挡,就是这么一回事。横打与推挡的关系,就像背带与裤腰带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
你又要问了,裤腰带是怎么一回事?这不废话吗!穿裤子能不系裤腰带吗?要不裤子掉了。除非有松紧带。
打直板的要有推挡。直板要正手突出,发球突出,步伐突出。这就是打好直板的三突出原则。但球肯定会到没法用正手的位置,那么就反手推挡对付一板,之后再用正手。
不是说反手不好好练,而是练到最后也有瓶颈,基本也好不到哪去了。推挡好的选手有蒋彭龙,一推惊天下!号称鬼之推挡,其实就是高压推挡,大球时代推得刘国梁毫无办法。他身高一米八三,当然能高压推了,我身高一米六三,体重一百三。如果我想高压推挡,得蹦起来推,能不能蹦二十厘米,这是个问题。
接着上一个话题,我说横打是代替推挡的。横打是王皓的当家技术,可以说不横打不王皓。
王皓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名运动员,因为我与他之间有太多的相似点。王皓正手不太好,我正手也不好;王皓发球一般,我发球也不行;王皓步伐不好,我打球干脆都不跑动;王皓胖,我也不瘦;还有一点王皓目前是个男的,我目前也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以后的事又有谁能说得准?想想金星老师,想想让黄海波一嫖成名的那个女子……开个玩笑,我们书归正传。
从王皓的技术特点我们可以看出,王皓对于直板可以说没有一点传承,他有的只是创新。就像无涯子废了虚竹的少林功夫,转而传授他更高深的北冥神功一样。直板三突出原则王皓一样也没突出,转而练就了一手圆月弯刀,直板横打。
横打会的人不少,好的只有王皓。王皓是只系背带,没系裤带;马琳是裤带系得紧紧的,背带也有装装样子。许昕是裤带不紧,背带不松,裤子不掉是有松紧带,他不完全依赖背带与裤带。
王皓是一名挺苦逼的运动员,“千年老二”嘛。他拿过有分量的世界冠军只有一个,就是一次世乒赛冠军。三次奥运会亚军,二次世界杯亚军,两次世乒赛亚军。这成绩让人恐怖。当然他还有两次世界杯冠军,分量轻,不提也罢。
当然他的同们大师哥马琳也挺苦逼。“千年老二”这个绰号原本是马琳的,三次世乒赛亚军呀!后来外号被王皓抢班夺权了。
王皓最值得骄傲的是特别克外国人及中国的马龙。王皓最失意的事是特别怕马琳。世乒赛三胜马龙,世界杯我知道的胜一次。四次在半决赛胜马龙。而世界大赛上,我记忆中王皓一直输马琳。
马琳职业生涯的最大成就,就是克王皓和北京奥运会冠军,而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件。
乒乓球存在球风相克的问题,以前是马琳怕王励勤,王励勤怕王皓,王皓怕马琳。球风成圆周相克。后来是马琳怕张继科,张继科怕马龙,马龙怕王皓,王皓打不过张继科,还是怕马琳。
我打个比方吧,用电影来比喻运动员。瓦尔德内尔就是《泰坦尼克号》,永远的经典。他打得是艺术乒乓,成绩就像《泰坦尼克》的票房。而马龙呢,是3D版《泰坦尼克》他就是老瓦的加强版,成绩还没有老瓦好。乒乓球运动员互相模仿打法,在日本福源爱模仿邓亚萍,石川佳纯模仿张怡宁。照中国日本总是棋慢一招。
中国也有模仿别人的,那就是陪练。王建军以前和马琳一样打中直的,只因教练一句话,你打日直吧,模仿柳承敏吧。他真就改了。陪练很苦逼,把别人练上去了,自己却默默无闻。你知道李平吗?他是马琳的陪练,北京奥运会前夕,这哥们就一直陪着马琳练。马琳光着膀子,把两个球台并到一起增加宽度练。李平都累了,马琳还对李平说,哥们你再陪我练练。结果我们知道马琳夺冠了。而李平,都没几个人知道有这么个人。
当然陪练也有成功的,比如张怡宁就是邓亚萍的陪练,模仿小山智丽(何智丽)。而张继科,以前是王皓的陪练,结果我们知道他把自己练上去了,把王皓练下来了。这就是张继科为什么打王皓非常得心应手的原因。
张继科也从王皓那学到挺多东西,一出手就是个大满贯。
接着我把比喻打完。张继科就是电影《阿凡达》,横空出世3D特效令人震撼。而张继科的技术也像《阿凡达》一样令人震撼。
下面黑一黑刘指导(刘国梁)了,他是电影《泰囧》,他的成绩就是《泰囧》的票房,可以说是神话是奇迹。而他在乒乓球球界,打球风格的口碑就如同《泰囧》在影评界的口碑。


IP属地:河北1楼2015-03-04 10:02回复
    如果你要问王皓为什么打乒乓球,为什么这样打乒乓球。他自己都不知道。乒乓球是他父亲让他学的,打法是他父亲选的。王的父亲叫王忠全,乒乓球爱好者。自己也能打几下,水平应该不怎么高。可能在张继科父亲之下。自己喜欢打,就让儿子也打,也算了却了自己的一个心愿。中国的家长都这样,博大的让自己的孩子完成自己的理想,一点都不考虑孩子的感受。有人说王皓一点都不爱打乒乓球,虽然拥有神技,但都是被他爸逼的。
    当时王忠全大爷给王皓选了个直板横打的打法,这在当时看来用我们东北俚语来说就是“瞎鸡吧整”。给王皓研究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是胡闹的打法。王皓就真的给练了,反正是父亲让我这么打,我就瞎鸡吧练吧。在长春少年宫练完了球,回家吃酸菜炖肉。
    张继科练球时,他妈让他多吃虾。虾弯弯的,吃多了拉的弧圈球好看。我非常喜欢看张继科的正手弧圈,强烈的旋转,极大的力量,美丽的弧线。
    马琳是沈阳人,按理说他应该爱吃鸡架,事实上他很小就被广东队挖走,在汕头乒乓球学校练的球。广东人除了不吃人什么都吃,这样马琳也爱吃了刺身。就是生鱼片呀!生猛海鲜吃多了,马琳打球也特别生猛!
    这里我说的是“舌尖上的乒乓球” 。
    王皓吉林长春人,东北这个破地这方,一到冬天就特别冷。在以前到了冬天真是啥也吃不着,只有大白菜,为了保存时间久一些,就放在缸中用水泡上,一个月后变成了酸菜。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道菜。时至今日东北的冬天不缺新鲜蔬菜了,但我们依然保留了吃酸菜的习惯。王皓喜食酸菜炖肉。
    后来王皓到了八一队。八一队高手很多,有王涛,有刘国梁。当时王涛也怀疑王皓的打法合理吗?成例吗?能站得住脚吗?但也说,横打过来的球还真不适应。
    到了八一队,王皓就宣布,自己最佩服的人是刘国梁。经常找国梁大哥聊天。后来我们知道,刘国梁当男队总教练了。王皓也参加了三次奥运会。在中国想打奥运会光有技术是不行的,人才太多,用谁都行,这时就看你和总教练的私人感情了。王皓打了三次,在中国男队前无古人,估计也不会有来者。
    2004年雅典奥运会,王皓才二十二岁,技术也嫩,没经过世界杯世乒赛的磨练就直接打奥运了。他注定不能复制刘指导的奇迹。
    有一种说法,王皓挤掉了孔令辉。刘国梁走马上任后一想,假如让孔令辉去夺冠了成绩就超自己了。
    后来,队人大循环选拔,马琳都没资格打世乒赛了,但刘指导还是让他去了,就是念他个好,世乒赛上刘国梁是决赛战胜了马琳才夺冠的,才成就了大满冠。也是给马琳一个成就大满冠的机会。


    IP属地:河北4楼2015-03-04 10:05
    回复
      哈哈 顶
      你要是再丑点,我或许可以带你逛逛街看场电影吃个西餐散步对着星星谈谈人生和理想。可是你那么好看,我就只想和你睡觉。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3-04 10:06
      回复
        我打乒乓球对于横握球拍始终没有死心。原因就在于横板打好了太帅了。比如波尔的两面弧圈球,真是太帅了。所以也在尝试横握球拍。效果不太好。球友们看到我横握常说:“小伙子,你不是打直拍的吗?怎么横握了?”有时我打直拍时,又会有人说“小伙子,安心打直拍吧,你直拍打得比横拍要好”
        这话说得对,得自己和自己比。你拿马琳的直拍和张继科的横拍相比,马琳打不过张继科,得出个结论,直拍不如横拍这是不对的。你得自己和自己比,看自己怎么用有优势。
        我打直拍学习的是王皓,因为我学觉得王皓的反手技术特别的牛。而且我是先练反手横打,没怎么好好练推挡。我的反手横打技术虽然打不出质量,但是我用起来非常流畅。我们知道,其实马琳的横打技术还是比效过硬的,但是在比赛中用不好,就是因为他习惯了推挡,一到关键时刻自然而然的就想推。而我不同,球一到了反手位,自然就想横打。
        一日,我和我的同学在球馆打球,我一直在用我的反手横打。一老者来到近前,我旁观看,当他看到我的反手技术时。他就把我给叫停了。“你可不能这么打球,不能学王皓,王皓的那个技术叫什么鸡吧玩易儿?像他那样打永远也拿不了世界冠军”听后我就不高兴了,这老者真不知道天高地厚,王皓是国手中的精英,就你敢质疑王皓?于是我说“王皓夺冠了,09年世乒赛,他在决赛中战胜了王励勤”“王皓为什么能夺冠,有时间我和你细唠,你不能学王皓的技术,反手要推挡,反手要用正面攻球”
        于是他拿着我的球拍,打了几板,我看他的技术不过关,打球时出球不稳,球拍抖得厉害。他说“你得这样,韩国那小子叫啥名来着”“柳承敏”“对,像他那样打球,你这样打就对了,别学王皓”
        那老者,身上带着酒气,说话掺杂不清,打得也不怎么好,但是就是瞧不起王皓。而后又教我反手攻球。我说“这是庄则栋的绝招啊”“对,小伙子,希望你成为第二个庄则栋”
        老庄,是中国乒坛的一个风云人物,但是他的反手攻球这个绝技,在中国已经失传了,没人会。那些打直板的人啊,刘国梁不会,马琳不会,王皓不会,许昕不会。这个技术在韩国还有传承。但是随着柳承敏的退役,直板反手攻球,在世界已经成为基本失传。反手攻球用正面,直板横打用反面。
        与其说反手攻球失传,不如说被中国乒乓球队淘汰。技术难度大,威力又不是很大,失误高,出手的机会少,练这个技术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所以新一代的乒乓球队员们都不愿意下工夫练这个比较鸡肋的技术了。
        我不负责复活已经死亡的技术,当时我的心中就是这样想的。那个老者握着我的手教我反手攻球,想不学都不行。我勉强的打了几板。同学反应效果挺好,比我用横打有劲,还夸我学得快。
        同学和我说“没有几个人像王皓那样打球,你像王皓那样打,打不上劲,那老头教你的招挺好使,你好好练练”
        对于老者瞧不起王皓,在我看来就有点像任我行瞧不起岳不群。任我行对岳不群说“你放着精妙的华山剑法不练非要练什么紫霞神功……”在任我行看来,岳不群练紫霞神功就是瞎扯淡。岳不群的那一套紫霞神功在任我行面前不堪一击,而风清扬的那套华山剑法可以把任我行打得望风而逃。
        在任我行看来,传统的华山剑法练到精时,自有妙处。
        这里面涉及的就是固守传统与创新的问题了。老技术固然落后,但落后的技术也是好上手,容易掌握。新技术当然霸道,但学习起来到熟练掌握有相当大的难度。老技术练到精处,与新技术没有掌握,那个有优势这是很明了的。
        老者见我模仿王皓他很愤怒,他痛心疾首的让我别学王皓。对于他的说法,我只能存疑。一个酒懵子话,你敢信吗?
        但是他的说话正确吗?假如一个正确的理论从一个不靠谱的人嘴中说出来,我就不太敢信。
        对于王皓,我是非常的尊重的,他是中国直板的创新者。对于他的技术,我也是折服的,如果你说他的技术不好,这是不对的。对于他打不过张继科,我觉得这也不是问题,输在了年龄与体能上了,与技术本身没有关系。
        我中国出好乒乓球运动员,但是就是不出常青树。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的人才太多了,新人一上来老人就得让位。这个说法有道理,但不完全对。中国的打法太激进了,快,准,狠。这个打法对身体素质要求极高。随道年龄的增长,速度慢一点,打得没那么准了,心性变得柔和下手也没那么狠了,成绩马上就下降。中国不出常青树与中国人打球的风格有关。反观欧洲,他们打球出手比较柔和,不像中国人打球那么激进。所以能把自己的职业生涯保持很长时间。
        对于王皓,他就是一个另类。他的球很快,很有劲,很转。好像是唯的一个把旋转,力量,速度都占有的运动员。但是他的打法对体力要求还不高,都胖成那样了,在球场上照样打球。而且是中国的一棵常青树,他的职业生涯非常的长,如果他愿意,他能打得比瓦的时间还长,成绩也会挺好。
        所以他的技术没问题,没有道理瞧不起他。
        但是对于能不能学他,就是另一个问题了。我在实战中也在体会,我练球时横打感觉用得还可以,但是实战时,发现用不出来,技术还是挺难的。所以我也不知道该不该学王皓。


        IP属地:河北7楼2015-03-04 10:08
        收起回复
          你挺能打字的吗?通常我不敢,度娘会吃。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3-04 10:19
          收起回复
            这写的好。楼主年纪不小了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5-03-04 11:18
            收起回复
              很喜欢看王皓的比赛!顶你!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3-04 11:24
              回复
                用情好深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5-03-04 11:42
                回复
                  这个必须顶一顶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3-04 11:45
                  回复
                    蒋澎龙跟王皓相遇过,被打得灰头土脸。还有那个以传统弹击著称的假洋鬼子吉田海伟差点给王皓戏弄了
                    --------采薇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4楼2015-03-04 11:46
                    收起回复
                      好啊好啊!!


                      IP属地:北京15楼2015-03-04 11:48
                      回复
                        直板只有马琳那种了,现在大球了。许是在研究更合适的打法。不要说直板不如横版。那只是中国队队内。对外一样杀掉他们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5-03-04 11:49
                        收起回复
                          不敢苟同代替一说。其他写的挺好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3-04 11: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