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女吧 关注:17,679贴子:429,524
  • 12回复贴,共1

【转】鸡汤V.S.干货,还是少灌自己几碗鸡汤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富翁在海滨度假,见到一个垂钓的渔夫。
富翁说,我告诉你如何成为富翁和享受生活的真谛。
渔夫说,洗耳恭听。
富翁说,首先,你需要借钱买条船出海打鱼,赚了钱雇几个帮手增加产量,这样才能增加利润。
那之后呢?渔夫问。
之后你可以买条大船,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
再之后呢?
再买几条船,搞一个捕捞公司,再投资一家水产品加工厂。
然后呢?
然后把公司上市,用圈来的钱再去投资房地产,如此一来,你就会和我一样,成为亿万富翁了。
成为亿万富翁之后呢?渔夫好像对这一结果没有足够的认识。
富翁略加思考说,成为亿万富翁,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到海滨度假,晒晒太阳,钓钓鱼,享受生活了。
噢,原来如此。渔夫似有所悟,那你不认为,我现在的生活就是你说的那些过程的结果吗?


转载自 壹心理
http://www.duokan.com/book/47107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5-03-25 22:20回复
    这个故事在各大报刊杂志广为流传,可以说是心灵鸡汤文中的典范。那些写心灵鸡汤者和信仰心灵鸡汤的人也自认为找到了事情的本质:很多时候别人孜孜以求的,正是我们现在拥有的,只是我们自己浑然不觉而已。所以,比起追求我们追求不到的,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我们已经拥有的。
    这个道理乍一看好像是那么回事,事实上,他的结论是好的,但是他的推论是错误的。鸡汤作者为了得出他的结论,刚好写到对他自己有利的位置就马上停笔了,没有再深入下去,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他得出的感悟是站在渔夫这个狭隘的角度来看问题。
    如果你跳出作者思考问题的圈子,站在亿万富翁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又是另外一回事。对于富翁来说,他的享受生活并不只是来海边晒太阳,而是他们享受着选择生活的权利:今天他可以来晒太阳,明天他又可以去骑马,后天他还可以去森林里打猎,这些对于渔民、放牧人、猎人看来说都是他们的职业,他们当然觉得不稀奇。但对于富翁来说是新奇的,关键在于,他玩腻了就可以去选择其他,他有这种权力。但是渔人并没有选择生活的权利,渔夫为了生计,只能终日守在沙滩上,每天重复着他的生活,终老至死,这正是他生命的悲剧所在。
    我们如果这样看心灵鸡汤,就会看清楚,他们实际上讲究的不是客观、严谨、方法正确,而是讲究的怎样将自己的道理看起来正面很阳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多逻辑已经被他隐去避而不谈,而是选择一些对他自己有利的角度来阐述问题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为什么很多人对这个故事信以为真?
    很显然,这个渔夫的身份隐喻了我们当代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大多数人为了生计,为了家庭,都像渔夫一样,不得不每天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朝九晚五,就此了了一生。现在突然来一个这样的故事,真是让人解气啊!然而,现实我们还是要面对,这个故事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使得很多人逻辑混乱。
    在看这个关于渔夫和富翁的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发现,他还有好几个版本,同样一个故事,他还想阐述不同的人生感悟,然而这些感悟跟我之前谈论的人生感悟一样,都是歪道理。
    即便是讲述同一个道理时,渔夫和富翁的对话都不同,讲述的方式也不一样,这不得不让人怀疑,鸡汤作家为了说明一个他自认为很正确的道理,经常是不惜编出来一个故事来。
    一个人在遇到问题时,需要的是冷静与理性,有了这些他们才能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而鸡汤的目的不在于解决问题,而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使人的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这正是鸡汤的荒谬所在。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5-03-25 22:23
    回复
      我不喜欢鸡汤,那种动动嘴就好像天下大同的人心里其实反而为自己考虑更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3-26 07:44
      收起回复
        有趣,事物都有两面性,渔夫和富翁相当于两个极端,一个终日为了生计,一个却可以自在享受,但除了从他们两个角度看问题,还有处于中间的中产阶级,和跳脱于他们的无产阶级。中产阶级可以在厌烦工作之后,辞职去度假,不至于饿死。而真正的无产阶级工作者,对他们来说,享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所以,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减少欲望的沟壑,过得自在。当然,我不是在为渔夫的偷懒,不思进取找理由。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3-26 09:31
        收起回复
          四个字,人各有志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5-03-26 18:01
          回复
            我以前就是这种想法,觉得也许别人那么奋斗那么光鲜亮丽,但其实过得一点也不幸福,可是现在不是,你怎么知道别人富翁就不幸福呢,我觉得自己一定得到了那个高度到了那个社会制度得顶端。然后再去批判它才是合适的,经历过了再去说它的不好才合适,要努力给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力,不想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4-01 09: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