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人吧 关注:62,694贴子:11,692,100

一切圣母心都是绿茶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刚看到一篇文章,感觉有点意思,现转载如下,你看了有何想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9-09 09:21回复
    师姐开饭馆。两大叔用餐后拒绝买单,跟师姐诉苦说:“我们做体力活的工人不容易,不像你们开饭馆赚钱那么多,这次就算了吧”。师姐果断拒绝。旁观的“圣母心”客人指责师姐说:“你这老板娘真是的,人家打工容易吗,你就当做好事不行吗?”师姐回:“那你给他们买单?”“圣母心”不说话了。
    前几天去医院被插队好几次,我在朋友圈吐槽总插队那人“又穷又丑又不守规矩”。旋即被教育:“你应该理解弱势群体的无奈”“你该做的不是在这里发什么朋友圈刷存在感,而是心平气和拿出你所谓的高素质引导他们”等等。我呵呵,被插队了吐槽都不行,必须得当场理解和认同。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9-09 09:22
    收起回复
      一师兄坐地铁,被一中年妇女踩了却被骂“瞎”。师兄理论,对方开打,师兄报警。警察了解情况之后,竟然对师兄说:“她这么大岁数,你怎么忍心跟她动手?”师兄说:“她打我,我就正常防卫”那警察说:“她再打你能打多疼,你还手一下她能受得了吗?”师兄无语,结果是他赔点钱了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9-09 09:22
      回复
        类似案例,三天三夜说不完。“圣母心”泛滥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中,“你强你理亏”“谁穷谁有理”“他多不容易”“你牛你不该”等等琳琅满目的道德绑架层出不穷。
        “圣母心”评定是非对错的标准不是制度,法律,规则和基本共识,而是双方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学历背景,家庭出身等等。哪一方各方面条件更强,哪一方就是过错方,就应该承担纠纷责任和负面结果。即“谁弱谁有理,你强你担责”。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9-09 09:22
        收起回复
          在圣母心看来,即便在纠纷中弱者是过错方,甚至应该负全责,但是强者一方也不能有权益维护,补偿索取,表达不满等等合理合法的权利和情绪诉求,而应该在第一时间包容理解,体谅同情,甚至要思考其伤害你的历史社会诱因,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落后的境况,以及帮助他们建立完善的道德行为规范。否则,就是“仗势欺人”,“为富不仁”,“恃才傲物”等等。哪怕纯粹的情绪发泄,都可能被打上“歧视”“霸蛮”的标签。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9-09 09:23
          收起回复
            很多人基于法律和道德的最起码的正当诉求,都被“圣母心”们大加挞伐,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各方面条件更优越,他们便不能有正当的权益维护和情绪发泄。“你凭什么索赔,你开的是宾利”“你为什么要赔偿,你又不是缺钱”“你吼什么吼,小孩子也不是故意的”“你有什么资格投诉,你又不懂他们多辛苦”。
            更有甚者诸如“被某个违法交规的电动车把车子刮了,为什么要发朋友圈吐槽呢?你难道不该思考一下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和历史成因吗?”“那些人贩子拐卖妇女,为什么要判重刑呢?你难道不应该体谅他们也是贫困人家走投无路吗?”“那个开水浇顾客的服务员,为什么要对他法律制裁呢?你难道不应该体谅他是一个家境贫寒的未成年人吗?”
            总之,在“圣母心”的眼中,一切是非对错和法律道德,都应该让位于对弱者无条件的包容,同情和理解,以及帮助,鼓励和引导。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9-09 09:23
            回复
              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一切圣母心都是绿茶婊;一切圣母心都是绿茶婊;一切圣母心都是绿茶婊。
              一切圣母心都是绿茶婊。“圣母心”给受害者增添了二次伤害。“圣母心”让本就因违法违规的受害者,再次遭受舆论暴力以及舆论暴力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损失。
              一切圣母心都是绿茶婊。“圣母心”纵容和宠溺着人性中的丑陋部分。“圣母心”用“强弱贫富”掩盖了“是非对错”,让为非作歹有了“道德筹码”,也让懈怠行政有了“民意借口”。
              一切圣母心都是绿茶婊。“圣母心”阻碍着公民社会的建立和发展。“圣母心”扰乱着价值判断,践踏着法治精神,模糊着道德边缘,撕裂着社会共识。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9-09 09:24
              收起回复
                圣母心”们认知问题,往往不是建立在理性,逻辑和实证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情绪,冲动和直觉基础上。他们往往是有一个破碎的逻辑,配合上几个凄惨的故事,然后形成一幅对社会扭曲的认知,便对他人进行野蛮的裁决。
                “圣母心”们选择立场,往往不是基于社会公义,而是基于个人境遇。很多“圣母心”与违规违纪者的各方面境况相似,同时也是一个不尊重规则的人,便有着强烈的“角色代入感”,他们摇旗呐喊的潜台词就是:“以后我也会这样违规,你不能骂他,所你更不能骂我,社会要包容我原谅我纵容我。”
                “圣母心”们获取快感,往往不是源于解决问题或者“弱者被保护”,而是源于优越感和虚荣心。很多“圣母心”觉得自认有过人的“道德”和“理性”,并且要通过对“弱势群体”的“拔刀相助”表演出来。他们只想传递这样一个讯息:“我能懂你们所不懂,容你们所不容。给我点赞,向我学习,我最棒。”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9-09 09:25
                回复
                  圣母无处不在,旁观者比较容易成圣母,事轮到自己身上,就睚眦必报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9-09 09:25
                  收起回复
                    我们从来不认同对任何视角下的弱势群体的歧视,欺凌和压榨。但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扶持,坚决不能以牺牲道德法制和规范共识为代价。“圣母心”一旦泛滥,社会共识和制度保障受损,最终受害最大的还是缺乏保护,势单力孤的弱者。
                    何况,当人们被违背规则的人伤害了的时候,人们只是想基于法律和道德获得起码的利益补偿和情绪排解。作为受害者,很多人缺的不是那几百元钱或者一声对不起,而是对人格起码的尊重,对情感起码的在乎,对社会共识起码的坚持而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9-09 09:26
                    回复
                      而且,我们每个人在某些视角下都是一定程度上的“弱者”,我们自己也可能随时被“强者”歧视,欺凌和打击。所以我们更要建设好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每一道屏障。毕竟,通过社会阶层来进行善恶划分导致的民族难民依旧尸骨未寒。历史雄辩地证明,在一个法治精神和制度缺失的国家,每个人都将是弱势群体。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9-09 09:26
                      回复
                        一切圣母心都是绿茶婊;一切圣母心都是绿茶婊;一切圣母心都是绿茶婊。
                        绿茶婊是什么呢?自力更生百度去~~~


                        IP属地:山东13楼2015-09-09 09:26
                        收起回复
                          那么,面对“圣母心”我们怎么办呢?我的经验只有躲。不过,比起如何应对圣母心,我个人感觉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避免成为‘圣母心’”似乎是一个更有操作性和更有现实意义的事情。以下是笔者从一些前辈名师那里请教来的一些经验,分享如下:
                          第一,在不了解某个纠纷的来龙去脉的情况下,作为旁观者,要尽可能避免主动给任何一方以道德判断和指导意见。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我们对自己认知水平的判断,远高于我们认知的实际水平;我们对自己情绪波动的掌控,远弱于我们情感的实际波动。血气未定又成长有限的我们很容易被我们有限的认知,浮动的情绪,错位的直觉奴役,从而贻笑大方,误导他人,甚至伤害别人,酿成不好后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9-09 09:26
                          回复
                            第二,通过不断的学习知识,参与社会,总结思考,建立一个理性,冷静,健康,稳定的价值判断系统,让“圣母心”缺乏偏执,草率,盲目的精神土壤。“圣母心”根源于认知能力有限,而在知识结构,人生阅历,思想深度等方面的努力,则会让我们形成一个可靠的价值观。这样我们在面临很多私人纠纷,社会问题,历史悬案等的时候,认知和处理都能做到既有人文主义关怀,又能够不失现代文明精神。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9-09 09:27
                            回复
                              第三,对多年被灌输的言论和群体舆论的导向抱有警惕。如果我们还不能够保证独立思考,起码我们要做到克制盲从。这一方面是基于无数经验和教训支撑的对“乌合之众”的反感,一方面是基于对我们是非判断力和言行自控力的质疑。在被灌输的某理念或者围绕我们的某说法的驱使下,我们会把很多事情认定为“理所应当”或“应该这样”,从而对某个问题作出极为自负的言行。
                              总之,一切圣母心都是绿茶婊。最后与大家分享胡适的一段话: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9-09 09: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