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这是一家CD店,挤在一排城市蛋糕店和格子铺里,显出一种小巧的与众不同。CD店的名字叫“骑兵”,刻在一块木匾上,歪歪斜斜地挂在上面。店门口摆了两张立式海报,一张写着10月一家Livehouse的演出表,一张是Olafur Arnalds11月的中国巡演日程表。玻璃墙上贴着音符的装饰画,还有一则小小的招聘启事。
干净,整洁,就像一个把自己打扮得妥妥帖帖的少年,他的衬衫虽然泛出旧色,但仍然保持舒展,连衬衫也带有主人的一点儿不羁和特立独行。
这家小小的CD消磨掉了红毛躁郁的那些情绪。没错儿,如果你感到悲伤,就请听听香颂,让自在的女声带着你跳舞;如果你想要思索什么,就请听听后摇,密集轻快的镲点,上个世纪的采样,实验色彩永远适合那些内心反叛的灵魂;如果你刚失恋,请听Jazz Hiphop,一种忧郁中带点希望的蓝色;如果你感到疲倦,请听朋克,简单,快速,激昂,能让你瞬间清醒;如果你刚过了15岁生日,请听独立摇滚;如果你已经到而立之年,请听冷爵士。
事实上,一切对音乐类型的划分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尝试,优秀的乐队不愿意以一种音乐标签自己的风格。这些标签与其说是区分不同音乐形式,不如说是描述一种音乐给予你的心理状态。
这片海洋,多彩的,广袤的,将他沉浸在其中,他能把一张专辑来来回回听上一个下午,对于那些他感兴趣的。戴上耳机,意志不再独立,被另一股力量牵引,难以名状的力量。不同的音乐让他想到不同的颜色,然而令他惊讶的是,最吸引他的不是流行摇滚的那种炸裂色彩,而是更冷的器乐摇滚。这里也有嘈杂的鼓点,然而大多数时候,它是冷峻的,它音墙的堆积是缓慢而不容置疑的。
一首器乐摇滚可能会有十分钟之久,为了抵达爆发的那一点,它需要近2/3的时间去蓄势。
也许这就是他喜欢这种音乐类型的原因,他喜欢那种冷静,但最终会爆发的力量。
骑兵CD的客人并不多,但大部分来买碟的人都显得十分专业。他们会跟老板见一聊一聊最近的新现场,哪家厂牌麾下又纳入了新的乐队力量,哪家厂牌倒闭了,哪个乐队出了革新性的新专辑。
红毛在这里已经待了近一个月之久,他拿到了他的新工资,同时还有老板送给他的一张专辑——Mogwai1999年发行的那张经典专辑《Come on Die Young》,封面是一个吸血鬼似的人像,看起来粗糙极了。
红毛显得挺惊讶,但又很快地掩盖过去,其实他还挺喜欢这张专辑的。
但这位新老板给他的好印象并没有留太久,因为他在给红毛发工资的三天后告诉他,他要去北方的一座城市看一场罕见的Live,也许五天后回来,也许一个月后回来,这要视他的心情而定。
红毛在心里骂娘,这意味着他得一个人看店?他一点儿也不适合告诉顾客哪支乐队的专辑在哪个位置,哪种音乐类型里哪支乐队比较出彩,哪首歌是哪支乐队最棒的歌曲。
(噢不,我不喜欢Nirvana,他们太吵了,《Smells like teen spirit》充满了无意义的loop)
(你不知道PinkFloyd?老天!我爱死他们了!)
红毛想象着这些西方电影式的对话,和自己无言可对的局面,但他还是得硬着头皮面对这些。他不喜欢和人对话,自小学起他就知道了,自己只擅长拳头的语言艺术。但这又能怎样呢?他不可能继续用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在别的地方生存,制度从来不会为你而改变,你得学着自己弯腰。
见一离开了骑兵CD,小小的CD店一下变得空旷起来。红毛清早到店,打扫一遍货架,如果有新的CD,还需要及时更新货架。然后他点一支烟,用CD机外放一张专辑,犒劳辛苦的自己。这支烟会燃很久的时间,他会在这儿趴着小睡一会儿,直到新的客人摇醒门口的风铃,或者自己醒来。
风铃响了,红毛吐出一口烟,看着新进来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