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狼星是一颗不寻常的星星,它具有双重星球系统的身分:天狼星A便是我们看到的部分。另外还有天狼星B,围绕在天狼星A的周围,但因体积小,无法以肉眼看到,一直到1862年,美国天文学家艾尔文·克拉克(Alvin Clark)用当时最大、最新的天体望远镜,才发现了它的存在。
这是西方人第一次看到天狼星B。然而,金字塔经文中的作者却早已具备了天狼星为双重星球系统的知识。他们又是如何知道的?
此外,在经文中多次出现了“好几百万年的岁月”以及“一百万年的百万年”之类令人费解的说法,这让人感到,在古埃及,已有人隐隐触动了时间长远而巨大的存在性了。

由此可以推论,金字塔经文的撰写者既然有如此长远的时间观念,自然也会拥有不仅精密繁复,而且极其正确的历法。因此,古埃及人也应该同玛雅人一样,拥有复杂的日历。但令人奇怪的是,古埃及人对历法的理解,不仅未能随着时间的推进而进步,反而在大踏步地退步。这让人感到,他们的知识体系在远古时代虽已完成,但随着时间的冲刷,知识也就逐渐流失了。
[url]http://金字塔[/url]是从[url]http://天文[/url]学的角度构思建造的。天狼星是少数与金字塔相关的[url]http://星球[/url]之一。不过,恰恰是这种对天狼星的关注倒使人感到相当奇怪。因为,人们要从孟菲斯城观察天狼星时,只有在尼罗河泛滥初始、贴近地平线的茫茫晨曦之中才能见到它。在埃及有一本内容详细的历书──公元前421年的,这本历书以天狼星升起(初显为7月19日)为准,它采用了一种称为天狼星周期历法的概念。

这之中最使人难以索解的谜便是,在那无比久远的太古时代,究竟是谁以如此高超的科技知识,观察并记录了太阳与天狼星周期之间,非常巧合地差365.25日?法国数学家史瓦勒鲁比兹(R.A.Schwaller deLubicz)曾经说过,天狼星的周期为“完全无法料想的意外[url]http://天体[/url]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