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记·夏本纪》的描述,从夏禹时期就把天下分成九州:冀州、青州、兖州、豫州、荆州、雍州、梁州、徐州、扬州,并且概括了九州的土地生产能力和缴税能力还有主要可供买卖的物产。我整理成以下部分:
1.冀州,范围大概西起壶口,南到覃怀(后来为河内郡,现河南省沁阳市温县附近),东延伸至衡水(今有河北衡水市)、漳水(海河支流),北达恒水(今河北曲阳附近)、卫水(今河北正定地区)。大概是现在的山西省、河南省在黄河以北的地区和河北省曲阳县以南的部分。春秋时期这里是晋国的国土,战国时期大致是赵国、魏国、中山国的国土。土地等级是天下第五等,白色土壤(估计是盐碱土质);税赋天下第一等(不知道是指农田产粮缴的税还是手工商业缴的税),偶尔歉收年份税赋天下第二等。主要商业货物是从东北运下来的鸟兽皮毛(可能是熊、雕、紫貂之类的皮毛)。
1.冀州,范围大概西起壶口,南到覃怀(后来为河内郡,现河南省沁阳市温县附近),东延伸至衡水(今有河北衡水市)、漳水(海河支流),北达恒水(今河北曲阳附近)、卫水(今河北正定地区)。大概是现在的山西省、河南省在黄河以北的地区和河北省曲阳县以南的部分。春秋时期这里是晋国的国土,战国时期大致是赵国、魏国、中山国的国土。土地等级是天下第五等,白色土壤(估计是盐碱土质);税赋天下第一等(不知道是指农田产粮缴的税还是手工商业缴的税),偶尔歉收年份税赋天下第二等。主要商业货物是从东北运下来的鸟兽皮毛(可能是熊、雕、紫貂之类的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