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现西北军善后时的运城会议有些名堂,不仅萧振瀛回忆录中有所叙述,李文田的回忆中也有提及,说明运城会议确有其事。萧振瀛的回忆录叫《华北危局纪实》,1947年写的。李文田的回忆文章叫《二十九军萧振瀛》,1948年写的。
问题是运城会议发生的时间值得研究,这个细节,注意不够。冯先生在时,萧振瀛不敢到晋南,他在石友三处。冯先生走后,宋哲元才敢请他来参与善后。查冯先生离开队伍的时间,在11月中上旬,于是11月14日左右,萧振瀛才到了太原。大家寻常相信萧的回忆录(有些自夸)中所说宋只有千余人,认为萧第一件事开始帮宋哲元拉拢张自忠等人,于是有了运城会议。
但实际上,萧来时,经过冯先生最后一次整军,宋已有了六个师的番号,人数不下一万,已过了要辞辞退隐的队伍。既然叫萧振瀛来,就不会消极,否则根本不会叫他来了。叫他来干什么?拉拢队伍不是首先任务,走蒋介石、张学良路线才是当务之急。同时,宋、孙各有队伍,这会儿也不用竞争。故运城会议,不会发生于萧振瀛在天津见张学良之前。
问题是运城会议发生的时间值得研究,这个细节,注意不够。冯先生在时,萧振瀛不敢到晋南,他在石友三处。冯先生走后,宋哲元才敢请他来参与善后。查冯先生离开队伍的时间,在11月中上旬,于是11月14日左右,萧振瀛才到了太原。大家寻常相信萧的回忆录(有些自夸)中所说宋只有千余人,认为萧第一件事开始帮宋哲元拉拢张自忠等人,于是有了运城会议。
但实际上,萧来时,经过冯先生最后一次整军,宋已有了六个师的番号,人数不下一万,已过了要辞辞退隐的队伍。既然叫萧振瀛来,就不会消极,否则根本不会叫他来了。叫他来干什么?拉拢队伍不是首先任务,走蒋介石、张学良路线才是当务之急。同时,宋、孙各有队伍,这会儿也不用竞争。故运城会议,不会发生于萧振瀛在天津见张学良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