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是一个关于庸俗与自我的话题。
昨天我看完了解忧杂货店这本书,书中有关“运动员的烦恼”给了我一次触动,女“运动员”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一个是继续训练备战奥运,第二个是陪伴绝症男友最后的时光,而男友陪伴她一路走来,将女友参加奥运的事情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所以不可能同意她放弃奥运会来陪伴他。
看书的时候,我把问题带入到了我的身上,如果放在我身上,我一定会选择陪伴自己的伴侣,因为我现在把家庭看得高于一切。
随着故事的推进,女运动在接近尾声的一段,说出了一个可怕的心声的,也是我不愿意读下去的一段话。当年让他两难的烦恼的,表面上是两难的选择,但事实上只有他的男友看穿了一切,并坚定的支持她在体育运动项目中继续努力。造成女运动员动摇的原因除了男友的绝症之外,更重要的是她的运动成绩遇到了瓶颈,很难在取得突破。
这也合乎常理,如果如果她真的有能力实现男友的愿望,我想也不会有所忧郁,毕竟取得好成绩就是对男友最大的安慰,远比陪在他的身边更好。但是,她是失败者,因为她做不到,她的失落和无助是需要一个可以逃避的出口的。
所以,我现在也是那个失败者,我知道我不行,也许我能做得更好,但事实上我并不能,我也再找一个可以逃避的出口。故事需要转折,生活也需要有一个恰当的转机,用一句“我已经尽力了,我已经没有遗憾了。”来作为一个结尾,和一个新的起点。
而在我身上,这个转折点是来自我家人的耐心、宽容,还有信任。我的小儿子算是体弱多病,我们的生活也经常性的被他的生病和住院打得七零八落。这次国庆期间,他突然得了手足口病,被隔离是肯定的了,家里也必须再腾出一个人来请假照顾他,压力一下子又来到了我这边。当时我们身处异地,我一个人带着他从社区医院看到了中心医院,别人家的的小孩都是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家长一前一后的照顾的。
我平时上班,周末才回家,和两个崽相处的时间有限,但我老婆说小崽现在和我最亲,我当然知道原因,因为每次他住院都是我陪他一起,在我抱着他游走于医院各处办手续看病的时候,我就能从他的眼睛里看到,经历磨难让我们的关系更加的紧密了。
近些年,两个小孩相继出生,生活越发的艰难,时常感觉喘不过气,但在孩子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生命的真谛,有一种焕然新生的感觉,让我停止追逐不切实际的东西,而努力的去寻找自己,成为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