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旅游吧 关注:162贴子:896
  • 10回复贴,共1

余庆县有个红渡·梯田,确实好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2-24 11:06回复
    红渡·梯田
    ◆◆ ◆
    这片梯田叫红渡梯田,属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位于岩门渡南岸。这岩门渡,在千里乌江的众多渡口中,它是载入军事志、地方志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史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渡口之一,可谓青史留名。因为它既是古时候乌江中部南来北往的要津之一,也是中国工农红军从井冈山战略大转移北上延安时,国民党固若金汤的乌江天堑防线,就是从这里被率先撕开口子的,有红军长征强渡乌江第一渡美称。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12-24 11:07
    回复
      站在马头山脊梁上看红渡梯田,但见这片梯田,位于岩门渡南岸群山的一道褶皱上。褶皱东面山坡高陡,西面山坡平缓。东西面山坡在我们脚下500米开外的长滩河上“V”形相交。长滩河起自褶皱南侧岩门大洞,南偏东向流进乌江河,全长不过3公里,大概是乌江最短的支流。长滩河的水,从岩门大洞一出来,一跟头连翻了无数个跟头,跌500余米后来到谷底,喘一阵气,缓缓地走一里多路,又是一连串的跟头,就一头扎进了乌江。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12-24 11:08
      回复
        这片梯田,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梯田群,分布在海拔300-900米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一层层从褶皱两岸的山脚盘绕到山顶,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其线条行云流水,其规模磅礴壮观。
        在这片梯田的海洋里,最大的田不过一亩,大多数田都是只能种一两行禾苗的“腰带田”。这腰带田,长的可达数十米,短的则不足一尺。当地人用“青蛙一跳三块田”来形容其细长,用一则有趣的笑话来形容其面积小。这则笑话是这样说的:一农夫家有梯田100块。一日他收工时,数过来数过去,都只有99块。他怀疑是谁毁了田埂,偷偷的占了一块去。以前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他气血上冲,扯开嗓子就要破口大骂。就在这时,他弯腰捡起地上的蓑衣,这才发现原来还有一块田被他的蓑衣给盖住了。
        站在马头山公路上,眺望西面这片梯田,心里涌起无尽的联想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12-24 11:08
        回复
          这是地球最美的·曲线
          ◆◆ ◆
          那些曲线,一层层,一叠叠,从山脚延伸到山巅,是那么的流畅,那么的圆润。或疏或密,或宽或窄,都极赋韵律。你的目光从山脚往山上缓缓上移,上移,再上移,越过山巅,升到半空,你会突然产生联想:在乌江岸边缥缥缈缈、似有若无的烟岚中,一个仙人——你把她想像成王母娘娘成,想像成观音菩萨也成,想像成嫦娥仙姑更好——手里拿着一只玉簪,或者是织网的鱼梭,把这乌江岸边的山坡,当成创作对象,正聚精会神地把天地宇宙、忠孝廉耻,往这山坡上刻;你的目光,若横向缓缓移动。从那面明晃晃的绝壁开始,一直移到乌江上空,你产生的联想又有所不同了。你会觉得,那些可爱的圆润的曲线,都围绕着一个点在缓缓移动。那个点,就是天地之心,就是人们常说的“真”“善”“美”;你若闭上眼,让你的想象从山脚往山巅,从山左往山右来回缓缓扫描,你会看见,那些曲线在很有韵律地飘舞。夏天,是绿色的韵律在舞动,秋天,是金色的韵律在舞动;晴天是山水画般的韵律在舞动,雾天是缥缈的轻纱似的韵律在舞动。这些曲线,是这片梯田的生命。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12-24 11:09
          回复
            这是看得见的·旋律
            ◆◆ ◆
            旋律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看的。但大家放眼一看,这旋律还真就看见了。挨挨挤挤,疏疏密密,起起伏伏,错错落落,高高低低,远远近近,就像五线谱。而那五线谱上弹奏着的,应是天地宇宙、经史子集、忠孝廉耻、爱恨情仇。那拨弄这五线谱的,有人说是命运?有人说是神力?可我却想说,是这山里的庄稼汉子。他们与他们用汗水种出来的庄稼并排站在一起,一同撑起了这天地宇宙。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12-24 11:09
            回复
              眼前的这片梯田,全都位于泉眼之下。这样的位置,这样的水量,不要说在原始农耕时代,就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称得上是得天独厚的。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山民,依托上苍的恩赐,经上百年、上千年的开垦,就有了今天的红渡梯田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12-24 11:13
              回复
                红渡梯田的成因,还有政治因素。走进当地农家,我们得知红渡梯田的前身叫“上屯”“下屯”,1976年才将其合为红渡公社的。从“屯”字来推测,红渡梯田应该始垦于元代。蒙古起于朔方,素来以游牧为主,平中原,下江南,“遇坚城大敌,则必屯田,以资军饷。”元蒙取得天下后,在西南设立湖广、四川、云南三省。而四川幅员广大,土地膏腴,战乱之后土地大量荒芜,所以屯田极为兴盛。时余庆先属四川,后属湖广。而上屯、下屯,位于乌江中部余庆县南来北往的古驿道旁,自是“制兵屯以控扼”之所。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12-24 11:14
                回复
                  可以想见,700多年来,土著民也好,奉命屯垦者也好,历尽沧桑,筑埂开田。一代又一代,梯田日臻完美,就形成我们眼前的壮丽景观。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12-24 11:14
                  回复
                    卖房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12-24 11:15
                    回复
                      卖票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12-24 11: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