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的时候,陕西人贾平凹写了一篇叫做《老西安》的文章。我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正是决定高考志愿前夕。自然,这篇文章打消了我对那所全国知名的“西交大”的向往。顺便说一下,贾平凹是我高中时代男生宿舍里知名度最高的作家,他的一本名著,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共藏有三本,经历了一届又一届高中男生油腻腻湿乎乎的手,全部揉成饱经沧桑的一堆。
直到很久以后,每次看见“草纸”这两个字,我都能想起这本书。贾平凹说,“上千年的风雨里,这个城市竟呼呼啦啦败落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来虽积极地重新建设,但种子种久了退化,田地耕久了板结,它已实在难以恢复王气。”
于是,当我来到西安,站在大唐芙蓉园的人造山水之间,看着各个簇新的遗址公园,望着沿街一路的深红,酱紫的楼盘广告,每一个都包含一个“唐”字。我抬起头,用手遮挡着刺眼的阳光,轻轻地出了一口气,谁说盛唐不能再造?
大唐、大唐,这是多少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情节。在海外,中国人的聚居地是“唐人街”,在国内,你能看到许多人穿着复兴的“唐装”,“汉服”招摇过市——汉朝也是西安人的骄傲之一。但在西安,我不得不说,大唐是中国的,也是西安的,但最终还是西安的。
在这里,历史不再是包袱,古迹也不是拖累。大唐芙蓉园,不就是在唐代真正的芙蓉园上重新修建的复制建筑么?唐皇城墙遗址公园,不是把荒凉的土包,改建成了“现代城市旅游休闲文化广场”吗?西安历史上并不缺水,1000年前,“八水绕长安”,这里曾经绿树苍天,水波荡漾。现在为什么就不能恢复?就在我们到达西安的当天,刚刚有两个人造的“千亩大湖”正式蓄水,曲江池,广运潭,这些都是当年长安城的风光。而在此之前,西安已经恢复了好几个长安水面,湖边自然林立着无数钢筋水泥的巨人,分割成一个一个小单元,卖给对水充满渴望的市民们——西安日报说,西安是全国四大缺水城市之一,未来五年,西安水资源的供需缺口达12亿立方米。
直到很久以后,每次看见“草纸”这两个字,我都能想起这本书。贾平凹说,“上千年的风雨里,这个城市竟呼呼啦啦败落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来虽积极地重新建设,但种子种久了退化,田地耕久了板结,它已实在难以恢复王气。”
于是,当我来到西安,站在大唐芙蓉园的人造山水之间,看着各个簇新的遗址公园,望着沿街一路的深红,酱紫的楼盘广告,每一个都包含一个“唐”字。我抬起头,用手遮挡着刺眼的阳光,轻轻地出了一口气,谁说盛唐不能再造?
大唐、大唐,这是多少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情节。在海外,中国人的聚居地是“唐人街”,在国内,你能看到许多人穿着复兴的“唐装”,“汉服”招摇过市——汉朝也是西安人的骄傲之一。但在西安,我不得不说,大唐是中国的,也是西安的,但最终还是西安的。
在这里,历史不再是包袱,古迹也不是拖累。大唐芙蓉园,不就是在唐代真正的芙蓉园上重新修建的复制建筑么?唐皇城墙遗址公园,不是把荒凉的土包,改建成了“现代城市旅游休闲文化广场”吗?西安历史上并不缺水,1000年前,“八水绕长安”,这里曾经绿树苍天,水波荡漾。现在为什么就不能恢复?就在我们到达西安的当天,刚刚有两个人造的“千亩大湖”正式蓄水,曲江池,广运潭,这些都是当年长安城的风光。而在此之前,西安已经恢复了好几个长安水面,湖边自然林立着无数钢筋水泥的巨人,分割成一个一个小单元,卖给对水充满渴望的市民们——西安日报说,西安是全国四大缺水城市之一,未来五年,西安水资源的供需缺口达12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