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吧 关注:193,392贴子:1,244,033
  • 11回复贴,共1

【讨论】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们觉得两学说哪一个更贴近儒学?
你们支持哪一个?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差别在哪里?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7-23 21:35回复
    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
    陆王推崇“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在物则为理”“致良知”“心即理”,则心、理、性、良知本是一体?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7-23 21:41
    回复
      程朱把“心”分成了“道心(被肯定)”和“人心(被否定)”,人心=性,道心=知?
      ......我程朱理学抓瞎,心学也是刚入门,这么解,对吗?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6-07-23 21:44
      收起回复
        看你怎么理解”儒学”这个概念。即使以孔子的理念来看,儒的功用都在于入世,求仁以礼、富而教之、天下大同等等,但对于“天命”——敬而畏之是显见的。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7-23 23:38
        回复
          宋代儒教之所以称为“新儒”,关键在于进一步“解释”了什么是"天道”,比较著名的说法即荆公学派的“天命不足畏”。很明显——就是基于皇权“德配天地”的最终解释权易手!因此自宋朝以降,皇权与儒教名义下的以官僚士大夫为代表的地主仕绅阶层权力斗争可以说是贯穿始终。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7-23 23:49
          回复
            汉儒的所作所为其实在我看来更符合孔子的理想,即在强调“礼制”层级、各安其位的同时,以更积极的态度入世,以求"大同”之世的现世。由于复杂因素的综合,汉儒的尝试不得不在王莽新政的灭亡后,走向训诂经著的理论方向,自此以后都未再有基于现实的突破。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7-24 00:01
            回复
              宋代的"新儒学”,虽然学界认为是"抛弃了汉儒训诂经典的作法,崇尚疑古、思辨”,但我认为正是鉴于汉儒走不通的路,宋代儒家在继承经典的同时兼收道释二家之长,直接针对皇权统治的根本——"天命”(天道)进行了抽象剥离,从而掌握了最终解释权,为宫僚与皇权之争提供理论基础。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7-24 00:14
              回复
                受道家思想影响,二程的道学更加抽像。王安石的荊公学派相对容易理解。所谓“不合道者,虽孔、孟之言亦不取之”,这个态度就很明朗了。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7-24 00:18
                回复
                  最后建议,无论程朱、还是心学,知其大概即可,透过现象看本质,宋明理学也没多稀奇。关于糸统哲学的认识论可以先看看黑格尔,虽然刻板,但便于理解。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7-24 00:2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