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中小学新生走入校园,领新书是一件让人期待的事。今年的“新书”格外“新”,从2016年9月秋季学期开始,我国小学一年级新生和初一新生(七年级)迎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新教材新在哪里?
一、新教材全面把好政治关、思想关和科学关
为全面把好政治关、思想关和科学关,三科教材实行了更为严格的学科审查、综合审查和专题审查。三科教材编写坚持德育为先,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青少年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继承发展,教材内容既保持相对稳定,使经典篇目世代相传,又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二、新教材注重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新教材注重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均有收录。新教材采取“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编排。“人文精神”重在选文的思想性,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以文化人;“语文素养”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能力。新编语文教材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
三、新教材充分发挥了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新编历史教材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新版教材对各阶段的历史都选定了突出的主线,以显示历史发展的主体和关键问题,并围绕各时期的主线遴选史事。为克服过去历史学习过多强调死记硬背、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积弊,新教材在设计上更多强调了学生的思考和体验。
四、新教材内化了“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按照自我—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的顺序,由近及远地设计了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我们共同的世界等六大领域。初中教材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知识领域融合起来,囊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国际交往教育等。
一、新教材全面把好政治关、思想关和科学关
为全面把好政治关、思想关和科学关,三科教材实行了更为严格的学科审查、综合审查和专题审查。三科教材编写坚持德育为先,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青少年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继承发展,教材内容既保持相对稳定,使经典篇目世代相传,又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二、新教材注重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新教材注重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均有收录。新教材采取“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编排。“人文精神”重在选文的思想性,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以文化人;“语文素养”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能力。新编语文教材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
三、新教材充分发挥了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新编历史教材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新版教材对各阶段的历史都选定了突出的主线,以显示历史发展的主体和关键问题,并围绕各时期的主线遴选史事。为克服过去历史学习过多强调死记硬背、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积弊,新教材在设计上更多强调了学生的思考和体验。
四、新教材内化了“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按照自我—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的顺序,由近及远地设计了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我们共同的世界等六大领域。初中教材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知识领域融合起来,囊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国际交往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