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手表防水设计已经普及,但是接到表友手表进水反馈
有疑问:买手表的时候不是已经标明“防水30米”,为什么还是会进水损坏了?这是不是因为钟表自身的质量问题?
不管是复刻还是正品,其实这里的“防水30米”并不是代表手表可以“下潜到水下30米”。它背后真正的含义只是“可以抵抗30米深处水的压力”而已。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品牌可以做到量产手表每一块都经历到30米.50米.100米的实际水深测试,为了在生产过程中量化防水手表的防水程度所以引入了水压测试。
在物理上解释到,“巴”是一种表示压强的单位,1巴的压力相当于1公斤物体施加在1平方厘米面积上的压力。10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力相当于1巴的压力,水柱每增加10米,水压就增加1巴。防水30米其实是代表能够承受30米水柱带来的压力,也就是3巴。因为部分钟表品牌在宣传时没有清楚解释以及语言理解偏差,所以不少普通表友都以为“防水30米”代表手表可以“下潜到水下30米”。这一点和钟表术语中几个经典的误解一样,“蓝宝石表镜不是值钱的天然蓝宝石”,“机芯XX钻也不是使用了价值不菲的钻石”.“万年历并不能运行指示一万年”。
有的朋友看见这个解释又要问到,承受3巴的压力不就是是代表可以承受30米水的压力吗?为什么能够承压了,还是会进水?
第一 出厂测试的时间太短.难度太低。根据现在针对防水表的国际标准ISO2281(国内是QB/T1897),一块防水表只需在加压机上累计测试12分钟而已。另外,即使是长达1小时的实际泡水测试,这里使用容器的水深也仅仅只有8厘米到12厘米深,基本和洗手池的水深差不多,甚至可能还达不到。
第二 出厂测试是模拟的静态测试,实际使用中是动态的。测试的时候只需把手表放进水压机和容器中就行,无需移动。而现实生活中手表却会随着佩戴者手腕.身体的移动,瞬间产生的冲击.压力都会增加手表进水的风险。
第三 防水装置会老化。防水表出厂测试的时候的确是达到了设计要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防水设计的关键所在---橡胶圈会逐渐老化,失去弹性,产生裂纹,另外 防水膏也会变质。这时,水分就可能进入表壳之中。所以,要求严格的潜水表必须每年都要进行重新的检测.更换,以防橡胶圈.防水膏老化进水。
另外,除了手表本身的原因之外,消费者自己的错误使用习惯也会对钟表的防水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
有疑问:买手表的时候不是已经标明“防水30米”,为什么还是会进水损坏了?这是不是因为钟表自身的质量问题?
不管是复刻还是正品,其实这里的“防水30米”并不是代表手表可以“下潜到水下30米”。它背后真正的含义只是“可以抵抗30米深处水的压力”而已。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品牌可以做到量产手表每一块都经历到30米.50米.100米的实际水深测试,为了在生产过程中量化防水手表的防水程度所以引入了水压测试。
在物理上解释到,“巴”是一种表示压强的单位,1巴的压力相当于1公斤物体施加在1平方厘米面积上的压力。10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力相当于1巴的压力,水柱每增加10米,水压就增加1巴。防水30米其实是代表能够承受30米水柱带来的压力,也就是3巴。因为部分钟表品牌在宣传时没有清楚解释以及语言理解偏差,所以不少普通表友都以为“防水30米”代表手表可以“下潜到水下30米”。这一点和钟表术语中几个经典的误解一样,“蓝宝石表镜不是值钱的天然蓝宝石”,“机芯XX钻也不是使用了价值不菲的钻石”.“万年历并不能运行指示一万年”。
有的朋友看见这个解释又要问到,承受3巴的压力不就是是代表可以承受30米水的压力吗?为什么能够承压了,还是会进水?
第一 出厂测试的时间太短.难度太低。根据现在针对防水表的国际标准ISO2281(国内是QB/T1897),一块防水表只需在加压机上累计测试12分钟而已。另外,即使是长达1小时的实际泡水测试,这里使用容器的水深也仅仅只有8厘米到12厘米深,基本和洗手池的水深差不多,甚至可能还达不到。
第二 出厂测试是模拟的静态测试,实际使用中是动态的。测试的时候只需把手表放进水压机和容器中就行,无需移动。而现实生活中手表却会随着佩戴者手腕.身体的移动,瞬间产生的冲击.压力都会增加手表进水的风险。
第三 防水装置会老化。防水表出厂测试的时候的确是达到了设计要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防水设计的关键所在---橡胶圈会逐渐老化,失去弹性,产生裂纹,另外 防水膏也会变质。这时,水分就可能进入表壳之中。所以,要求严格的潜水表必须每年都要进行重新的检测.更换,以防橡胶圈.防水膏老化进水。
另外,除了手表本身的原因之外,消费者自己的错误使用习惯也会对钟表的防水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