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看了《阮玲玉》这部电影,直到最近才认识阮玲玉。发现有些东西,真的是演技弥补不了。
张曼玉输给阮玲玉的,绝不仅仅在于美丽。
她们是完全不同的人,南辕北辙的人。而张曼玉演出的形象,根本不是阮玲玉,同样和阮玲玉是南辕北辙的,无论是情感,性格,还有对外界的看法。那根本不是阮玲玉,倒像是受了委屈的张曼玉。是的,由于电影有点过的主角光环和圣母化,“阮玲玉”已经成了白莲花,受全世界的欺负。整部电影的情感氛围,就是委屈。一直在委屈。真正的阮玲玉,如果你对她的品格有稍稍了解的话,是绝不会以这样委屈的眼光看这个世界的。
阮玲玉和张曼玉最大的不同就是她的重情重义,她是把情义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上的,所以她照顾张达民,是因为她的善,他们数十年的情分,母亲对儿子的感情,女人对自己的第一个男人的感情,是有感情在里面的,而不是电影里只是法律合同,只是为了不要张达民把自己和唐季珊的事说出去。电影里张曼玉对着张达民来自己新家的那一副好脸色,真正发生的情景绝不会是这样子的。阮玲玉对张达民,绝对是有感情的,不是那种男女感情,而是人与人的感情。阮玲玉不是冷血动物。而电影里张曼玉却是一脸你怎么还不滚。张曼玉和阮玲玉其实代表了两类完全不同的人生观,理性和感性。理性女人,你是完全不必担心她为了爱人,或是因为社会不公而放弃生命的。她们会理智地权衡利弊,权衡得失,权衡感情,阮玲玉恰恰相反,她会为了感情死去,她会为了社会不公而死去。阮玲玉豪爽,重感情,同时善良,坚信并追求人世间的公理。在一些人眼里,人生的终极目标是活下去,活得好,成功;而另一些人的价值观里,这些绝不是人生的终极追求。阮玲玉为了“人言可畏”这样的虚名死去,在某些人看来是不值得,甚至愚蠢的。大众觉得可惜。但这正代表阮玲玉的追求,她是负责任,勇于担当,敢于反抗的,有独立思想,有抱负的新女性,正是为了这样虚的东西死去,才见得这样的震撼。当然她是脆弱的,但不是软弱的。
张曼玉说自己要是遇到像阮玲玉这样的事,因感情问题遭到舆论攻击,自己一定会坚强地活下去,好好地活,这样才是对那些希望我死去的人的最好抱负。话说得不错,但这前提是,你活下去并依旧保有影响力,否则,如康有为之后来长长的人生却再没能有任何作为,永不敢称君子。正是阮玲玉的自杀这样宁为玉碎的抗争带来了极大影响力,在社会上造成巨大震撼,使人们开始关注新女性。试想,如果阮玲玉没有自杀,那会怎样?她会带着这样的骂名活着,作为唐季珊的情妇,感情变荡的淫妇,在外界看来,她自己已承认了这罪名。她默认地活着,很可以想见,这样一位声名狼藉的女明星,还会有之前的受欢迎被喜爱,和公众影响力吗?这种结局到底可能性是相当可以预见的。
可笑的是,理性的活着的人总是嘲笑感性的为了什么而死的人,将自己冠以坚强,而将他人视为软弱,其实大可不必这样给自己贴金,你不会死只是因为在你权衡利弊之下你认为不值得死,因为活下去以及活得好才是终极目标。苟且偷生也可以是软弱的,因为那样的人没有勇气去死;自杀的人也可以是刚强的,这是用生命做出的最刚烈强硬的反抗。(这一段扯得有点远,是我就此发的感想。)
从张曼玉自己在电影中阐述的对阮玲玉的看法中可以看出,她不认同阮玲玉,一个人怎么能将连自己都不认同的角色演好呢?
我绝不是看不起张曼玉,毕竟可以将与自己完全不同并且内心也不认同的人物,演得让外界觉得像那么回事,那演技也是相当的强大了。同样强大的还有演员的内心,真是自信,据说张曼玉上好妆后期待地问化妆人员,我似不似呀?化妆人员因为看过阮玲玉的相,于是诚实回答,不似。
而如果电影《阮玲玉》一直被以演得好演得像来赞美的话,那将是对真实的阮玲玉的永远抹黑和矮化,是对她的人格和精神的矮化,对情感的虚假化和形象的圣母化。所幸的是,阮玲玉毕竟自己也是一位有相当地位的明星,虽然时间早,也还有几部片子在世间幸存,阮玲玉自己的片子,大概是现在唯一能反驳这样的完全偏离形象的演出的东西了。
PS:我绝对没有对张曼玉有任何不好的意思。只是专业归专业。张曼玉这样的演出来的形象,在我这样可以算是爱阮玲玉的人眼里,如果作为比较唯一广为人知的形象流传,是对阮玲玉本人的抹黑了。
张曼玉输给阮玲玉的,绝不仅仅在于美丽。
她们是完全不同的人,南辕北辙的人。而张曼玉演出的形象,根本不是阮玲玉,同样和阮玲玉是南辕北辙的,无论是情感,性格,还有对外界的看法。那根本不是阮玲玉,倒像是受了委屈的张曼玉。是的,由于电影有点过的主角光环和圣母化,“阮玲玉”已经成了白莲花,受全世界的欺负。整部电影的情感氛围,就是委屈。一直在委屈。真正的阮玲玉,如果你对她的品格有稍稍了解的话,是绝不会以这样委屈的眼光看这个世界的。
阮玲玉和张曼玉最大的不同就是她的重情重义,她是把情义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上的,所以她照顾张达民,是因为她的善,他们数十年的情分,母亲对儿子的感情,女人对自己的第一个男人的感情,是有感情在里面的,而不是电影里只是法律合同,只是为了不要张达民把自己和唐季珊的事说出去。电影里张曼玉对着张达民来自己新家的那一副好脸色,真正发生的情景绝不会是这样子的。阮玲玉对张达民,绝对是有感情的,不是那种男女感情,而是人与人的感情。阮玲玉不是冷血动物。而电影里张曼玉却是一脸你怎么还不滚。张曼玉和阮玲玉其实代表了两类完全不同的人生观,理性和感性。理性女人,你是完全不必担心她为了爱人,或是因为社会不公而放弃生命的。她们会理智地权衡利弊,权衡得失,权衡感情,阮玲玉恰恰相反,她会为了感情死去,她会为了社会不公而死去。阮玲玉豪爽,重感情,同时善良,坚信并追求人世间的公理。在一些人眼里,人生的终极目标是活下去,活得好,成功;而另一些人的价值观里,这些绝不是人生的终极追求。阮玲玉为了“人言可畏”这样的虚名死去,在某些人看来是不值得,甚至愚蠢的。大众觉得可惜。但这正代表阮玲玉的追求,她是负责任,勇于担当,敢于反抗的,有独立思想,有抱负的新女性,正是为了这样虚的东西死去,才见得这样的震撼。当然她是脆弱的,但不是软弱的。
张曼玉说自己要是遇到像阮玲玉这样的事,因感情问题遭到舆论攻击,自己一定会坚强地活下去,好好地活,这样才是对那些希望我死去的人的最好抱负。话说得不错,但这前提是,你活下去并依旧保有影响力,否则,如康有为之后来长长的人生却再没能有任何作为,永不敢称君子。正是阮玲玉的自杀这样宁为玉碎的抗争带来了极大影响力,在社会上造成巨大震撼,使人们开始关注新女性。试想,如果阮玲玉没有自杀,那会怎样?她会带着这样的骂名活着,作为唐季珊的情妇,感情变荡的淫妇,在外界看来,她自己已承认了这罪名。她默认地活着,很可以想见,这样一位声名狼藉的女明星,还会有之前的受欢迎被喜爱,和公众影响力吗?这种结局到底可能性是相当可以预见的。
可笑的是,理性的活着的人总是嘲笑感性的为了什么而死的人,将自己冠以坚强,而将他人视为软弱,其实大可不必这样给自己贴金,你不会死只是因为在你权衡利弊之下你认为不值得死,因为活下去以及活得好才是终极目标。苟且偷生也可以是软弱的,因为那样的人没有勇气去死;自杀的人也可以是刚强的,这是用生命做出的最刚烈强硬的反抗。(这一段扯得有点远,是我就此发的感想。)
从张曼玉自己在电影中阐述的对阮玲玉的看法中可以看出,她不认同阮玲玉,一个人怎么能将连自己都不认同的角色演好呢?
我绝不是看不起张曼玉,毕竟可以将与自己完全不同并且内心也不认同的人物,演得让外界觉得像那么回事,那演技也是相当的强大了。同样强大的还有演员的内心,真是自信,据说张曼玉上好妆后期待地问化妆人员,我似不似呀?化妆人员因为看过阮玲玉的相,于是诚实回答,不似。
而如果电影《阮玲玉》一直被以演得好演得像来赞美的话,那将是对真实的阮玲玉的永远抹黑和矮化,是对她的人格和精神的矮化,对情感的虚假化和形象的圣母化。所幸的是,阮玲玉毕竟自己也是一位有相当地位的明星,虽然时间早,也还有几部片子在世间幸存,阮玲玉自己的片子,大概是现在唯一能反驳这样的完全偏离形象的演出的东西了。
PS:我绝对没有对张曼玉有任何不好的意思。只是专业归专业。张曼玉这样的演出来的形象,在我这样可以算是爱阮玲玉的人眼里,如果作为比较唯一广为人知的形象流传,是对阮玲玉本人的抹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