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吧 关注:128,882贴子:1,118,653
  • 19回复贴,共1

萌新又探出头~(我的对句已没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南歌子
桥尾飞星子,楼头漾素晖。枯枝抱月冻枝垂。长夜影微风冷透罗帷。
园闭跫音杳,帘开客迹稀。檐声滴断梦支离。依约灯明镜暗理残棋。
(《子夜歌》“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采桑子
檐前风动朱帘皱,独坐听春。疏雨伤春。点滴盈窗似泪痕。
浓云晕湿沧溟色,怕见黄昏。又近黄昏。向晚残钟不忍闻。
(同时排版还不利索···唉···)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7-03-05 23:13回复
    南歌子第一个对句好像没对上···第二个好像合掌了···唉···


    2楼2017-03-05 23:14
    回复
      对句确实不够混成,有点为对而对。
      喜南乡子下阕。疏密有致,温婉蕴藉。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3-06 01:00
      收起回复
        写的很好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3-08 21:56
        回复
          不错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3-08 21:56
          回复
            佩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3-08 21:56
            回复
              拙,直,惜略为单薄。拘于词句,腾挪不开。基本文从字顺做好后,已能表达出大体意思,下一步则应于情绪及幽微处揣摩,润色。先推敲字,若实在不惬,整句尽弃,不要舍不得。境为意生,你的境构是构出来了,依然是平面的,二维的,若能在句与句间感受到神流意转,景物切转间亦可免生硬堆砌之嫌。南歌子下阕比上阕好,然而还能再精炼。遣字太实,一些表逻辑承接转折之类的虚词可以用一下的,现在完全靠一股直蛮劲儿,虽然能体察意绪,但未免绵薄了许多。用的两个虚词“支离”,“依约”,传达的意绪也是相近的,整首词读起来就略僵,不够活。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3-08 23:18
              收起回复
                “吾词中之意,唯恐人不知,于是乎勾勒。夫其人必待吾勾勒,而后能知吾词之意,即亦何妨任其不知矣。曩吾词成、于每句下注所用典,半塘辄曰:“无庸。”余曰:“奈人不知何。”半塘曰:“傥注矣,而人仍不知,又将奈何。矧填词固以可解不可解,所谓烟水迷离之臻,为无上乘耶。”
                勾勒者,于词中转接提顿处,用虚字以显明之也。即张炎《词源》所云:“用虚字呼唤,单字如正、但、任、甚之类,两字如莫是、还又、那堪之类,三字如更能消、最无端、又却是之类。”南宋清空一派,用此勾勒法为多,用之无不得当者,南宋名家是也。干嘉时词,号称学稼轩、白石、玉田,往往满纸皆此等呼唤字,不问其得当与否,遂成滑调一派。吴梦窗于此等处多换以实字,玉田讥为七宝楼台,拆下不成片段,以为质实,则凝涩晦昧。其实两种皆北宋人法,读周清真词,便知之。清真非不用虚字勾勒,但可不用者即不用。其不用虚字,而用实字或静辞,以为转接提顿者,即文章之潜气内转法。今人以清真、梦窗为涩调一派。梦窗过涩则有之,清真何尝涩耶。清真造句整,梦窗以研讨会锦拼合。整者元气浑仑,研讨会拼者古锦斑斓。不用勾勒,能使潜气内转。则外涩内活。白石、玉田一派,勾勒得当,亦近质实,诵之如珠走盘,圆而不滑。二派皆出自清真。及其至,品格亦无高下也。今之学梦窗者,但能学其涩,而不能知其活。拼凑实字,既非研讨会锦,而又捍格不通,其弊等于满纸用呼唤字耳。词固不可多用典,用典充塞,非佳词也。清初竹垞、迦陵犯此弊,后人为之笺注,阅之尚可厌,自注则尤鄙陋。
                作词须知暗字诀。凡暗转、暗接、暗提、暗顿,必须有大气真力斡运其间,非时流小惠之笔能胜任也。骈体文亦有暗转法,稍可通于词。
                文赋诗词,皆须知此法,即潜气内转也。不知此法,皆非高品。一意相贯,或直下,或倒装,或前后挪移,总由笔气笔力运用之。有转接提顿,而离迹象,行文之妙诀也。
                ——摘自蕙风词话诠评(唐圭璋作)
                补充修正一下那天说的,虚词并不是必须的,但无虚词时需潜气暗转。你的气是有的,但字句拘束间气脉被支离了。所以原来我说的只是症状 并不是根源,这段话才比较切合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3-12 16:37
                收起回复
                  意味略淡。。南乡子挺好的。。采桑子流于俗套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3-15 21:28
                  收起回复
                    赞一个
                    ☆┈┈┈┈┈┈┈┈┈┈┈┈┈┈┈┈┈┈┈┈┈┈┈┈┈═☆
                       ━━┈ 百度【女子戒色吧】提醒您:手淫有害健康!


                    13楼2017-03-16 16: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