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们都知道,现在的老大可以驾驭多元化的音乐风格;但我们最爱的,依然是他的情歌——醇厚清润的音色底子上,那种深情,那份细腻,鲜有人能及。(比如这一季的《你永远不知道》)
所以《裂心》,正是老大在“放飞”自我连玩了几期武侠风中国风爵士风之后的一次回归。
联想到老大上一期访谈里说:无论突破“舒适圈”唱爵士是什么样的结果,他都接受。可以推知,从排兵布阵的角度,《裂心》放在第十期唱,原本是个大招,是为了挽救《feeling good》可能不理想的排名。
正式播出之前,我也找了王力宏的版本来听,的确无感:旋律记忆点不强,编曲风格也偏前沿,有点实验性创作的意味。所以也开始为老大的排名揪心。
听完老大的演唱之后,一开始只是觉得好听:完全脱离了王力宏实验性的风格框架,而回归典型的林氏情歌范式——高亢明亮,深情细腻,哀而不伤。只可惜有点短,仿佛刚被带入情绪就戛然而止了。
待到回头细听品味,渐渐品出这歌的好,不禁单曲循环,满脑子都是它的旋律和老大饱含深情的声音——这首歌其实是第二眼美女!
老大版的《裂心》少有地使用了不常使用的哭腔——在某几句的句尾、还有某些字上——那种若有还无、刚倾泻出三分便已含泪收回的小哭腔,像极了《烟花易冷》里忍着心痛的述说,以及高潮部分“野村”、“我们”那几个催泪点的唱法。
原来,老大是拿着对待《烟花易冷》的用心和深情来演绎《裂心》的!
可惜,从目前看,它尚未成为第二个《烟花易冷》。个人认为原因有两个:
一是中间加了一段英文,虽然音乐上衔接很流畅,但把中文故事的意境和情绪截断了。感觉刚进入情绪,瞬间又抽离出几分。其实我觉得如果全部唱中文,情绪层层渲染铺垫,再到高潮时回落,缓缓收尾,留几分余味,则很可能会再造一个《烟花易冷》那样的经典。
二是编曲偏短,或者确切说是留给中文歌推进的空间太短。从英文歌切回来后直接转接到中文部分高潮“我爱过你,那是全心全意”…感人则感人矣,只是还没来得及展开再次深入回味,就结束了(过渡到heaven knows的反复吟唱)……可以说这种编曲的感情抒发太内敛了,没给什么空间去渲染和感动听众,是以变成了第二眼美女,要反复品味才能进入。这与《烟花易冷》那种两段式叙事+副歌浓情渲染的方式相比,空间太有限。
不得不服老大的是,在这么有限的时间空间中,依然把一首歌唱得直入我心、感人至深。
好了,听歌去啦!
所以《裂心》,正是老大在“放飞”自我连玩了几期武侠风中国风爵士风之后的一次回归。
联想到老大上一期访谈里说:无论突破“舒适圈”唱爵士是什么样的结果,他都接受。可以推知,从排兵布阵的角度,《裂心》放在第十期唱,原本是个大招,是为了挽救《feeling good》可能不理想的排名。
正式播出之前,我也找了王力宏的版本来听,的确无感:旋律记忆点不强,编曲风格也偏前沿,有点实验性创作的意味。所以也开始为老大的排名揪心。
听完老大的演唱之后,一开始只是觉得好听:完全脱离了王力宏实验性的风格框架,而回归典型的林氏情歌范式——高亢明亮,深情细腻,哀而不伤。只可惜有点短,仿佛刚被带入情绪就戛然而止了。
待到回头细听品味,渐渐品出这歌的好,不禁单曲循环,满脑子都是它的旋律和老大饱含深情的声音——这首歌其实是第二眼美女!
老大版的《裂心》少有地使用了不常使用的哭腔——在某几句的句尾、还有某些字上——那种若有还无、刚倾泻出三分便已含泪收回的小哭腔,像极了《烟花易冷》里忍着心痛的述说,以及高潮部分“野村”、“我们”那几个催泪点的唱法。
原来,老大是拿着对待《烟花易冷》的用心和深情来演绎《裂心》的!
可惜,从目前看,它尚未成为第二个《烟花易冷》。个人认为原因有两个:
一是中间加了一段英文,虽然音乐上衔接很流畅,但把中文故事的意境和情绪截断了。感觉刚进入情绪,瞬间又抽离出几分。其实我觉得如果全部唱中文,情绪层层渲染铺垫,再到高潮时回落,缓缓收尾,留几分余味,则很可能会再造一个《烟花易冷》那样的经典。
二是编曲偏短,或者确切说是留给中文歌推进的空间太短。从英文歌切回来后直接转接到中文部分高潮“我爱过你,那是全心全意”…感人则感人矣,只是还没来得及展开再次深入回味,就结束了(过渡到heaven knows的反复吟唱)……可以说这种编曲的感情抒发太内敛了,没给什么空间去渲染和感动听众,是以变成了第二眼美女,要反复品味才能进入。这与《烟花易冷》那种两段式叙事+副歌浓情渲染的方式相比,空间太有限。
不得不服老大的是,在这么有限的时间空间中,依然把一首歌唱得直入我心、感人至深。
好了,听歌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