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帝为什么改名叫“刘庄”?
在中国两千年的皇权时代,皇帝的名字是不能书写或言说的,因为那是“龙讳”——真龙天子的名字,是忌讳提说或书写的。但是在日常交谈尤其是各种各样的文章及史传载记中,“龙讳”总是要被提到和使用,不然人们就没法说话,没法写文章了。那怎么办呢?好办,变通一下——把涉及皇帝名讳的字改动一下,即用一个和“龙讳”字意相近的字来代替。比如西汉孝文帝以后,著名的北岳恒山就不能再叫“恒山”了。因为文帝叫刘恒,所以这个“恒”字就不能再书写和言说,得另选别的“近意字”来代替。而“恒”的近意字是“常”,于是就改“恒山”为“常山”。至于文帝的父皇刘邦所设立的“恒山郡”,也只好改成“常山郡”了。
类似的例子当然还有很多。比如现在河南省的林州,在东汉殇帝之前叫隆虑,因为殇帝叫刘隆,所以就改名叫林虑。至于后来又叫林县、林州,那是以后的事了。还有河北的永年县,在隋之前叫广年县,后来为避隋杨广之“龙讳”,就改成了永年。当然除了地名,有些词语涉及到“龙讳”的也必须得改。比如“列侯”,汉武帝之前叫“彻侯”。后来为避汉武的“龙讳”——彻,只好改为“列侯”。再如“郡治”、“治所”在唐代是不能说的,因为这涉及到了唐高宗李治的“龙讳”,只能说成“郡理”、“理所”。另外据说“观音菩萨”在唐之前叫“观世音菩萨”,因为涉及到李世民的“龙讳”,只好把那个“世”省略掉。再比如“秀才”在东汉时叫“茂才”,那是为了避开光武帝刘秀的“秀”字。
从上面的例子可知,不管山名地名或是词语,都是给“龙讳”让路,即凡是遇到“龙讳”的,不管山川城邑,都别选“近意字”来代替。但只有一个皇帝,他的“龙讳”恰恰是遇山让山,遇水让水,遇城让城。这就是刘秀的儿子——东汉第二个皇帝孝明帝刘庄。
刘庄本来叫刘阳,是刘秀的第四个儿子,刘秀驾崩后他继承皇位,成了东汉第二位皇帝,这就是东汉显宗孝明皇帝。
那么刘庄为什么要把“刘阳”改为“刘庄”呢?这就涉及到咱们上面所说的“遇山让山,遇水让水,遇城让城”。因为在汉代,带“阳”字的地方太多了——首先东汉的都城洛阳就带着这个字。另外还有南阳、咸阳、华阳、河阳、山阳、汉阳、氾阳、济阳、棘阳、淯阳、汝阳、鲁阳、大阳、饶阳、城阳、溧阳、建阳、宜阳、安阳、晋阳、美阳、桂阳、海阳、阳城、阳关、阳安等等简直不胜枚举。如果为了避开刘阳的“龙讳”,那么这么多带“阳”字的地方城池都得改名,包括都城洛阳也得改。这可不是个小事件,而且以哪个字来代替“阳”,这恐怕也得大伤脑筋,刘秀父子以及满朝文武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和麻烦。
除了城邑地名,有些词语也得改了,而且有的词语还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是我国古代一门相当重要的学说,包括后来的天文学、气象学、算学、医学等等都是在这一学说上面发展起来的。如果把“阴阳五行”也“改头换面”,所带来的影响和麻烦更是可想而知,刘秀父子及其满朝文武更得考虑。而最最重要的,人类的头顶上还有一轮红日——太阳。如果为了“避让龙讳”而把太阳的名字也改了,这在笃信天命、崇奉上苍的东汉人来讲,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做的。那么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让刘阳改名——改“阳”为“庄”。这样一改百省,省去了说不尽的麻烦。
那么刘阳是在什么时候改名“刘庄”的呢?史书说得明白,是在东汉建武十九年夏六月。此前,建武十七年,光武帝刘秀废黜“数怀怨怼”的郭皇后,更立刘阳的生母阴贵人阴丽华为皇后。而这时,皇太子是早在建武二年就立下的皇子刘强——为郭皇后所生,是为刘秀的长子。那么母后被废,刘强“常戚戚不自安”,觉得不宜再当这个皇太子,并多次向刘秀“请辞”。而刘秀觉得自己的这个大儿子人品不错,不忍心废黜,是以“迟回者数岁”。但是后来有大臣名郅恽者,又给刘强陈述利害,劝刘强再辞皇太子。于是刘强又去刘秀面前“固辞”,刘秀只好答应。刘强辞去皇太子后,依据“母以子贵,子以母贵”的古训,刘阳自然就成了皇太子的人选。何况刘阳也非常聪明优秀,“十岁能通《春秋》,光武奇之。”于是建武十九年夏六月戊申日,刘秀下诏,改封刘强为东海王,刘阳为皇太子。而且诏书中明确提到,“立阳为太子,改名庄”。可见,刘阳就是在这一天改名为“庄”,并且是刘秀亲自改的(抑或是别的大臣的建议?)。至于改名出于什么考虑,史书上没有披露,两千年来无数的秦汉史专家也没有谁对此进行过探究。或者探究了,只是没找到正确答案。于是刘阳为何改为“刘庄”,至今仍是一个迷,各种史料上没见过任何解释。但是今天,冀南一士肯定地给大家说,刘阳改名“刘庄”,百分之百就是咱们上面分析的那些。
但是刘阳改“庄”之后(准确地说应是在继承皇位后),其它凡是涉及到这个“龙讳”的,就都得“避让”了,都得另取“近意字”了。比如“庄子”,在东汉永平之后应该叫“严子”(“庄”、“严”字意相近),“楚庄王”,应该叫“楚严王”。而刘秀的同学庄光则叫“严光”,王莽的大将庄尤,在班固的《汉书》里理所当然地就变成了“严尤”,这涉及面就小多了。
在中国两千年的皇权时代,皇帝的名字是不能书写或言说的,因为那是“龙讳”——真龙天子的名字,是忌讳提说或书写的。但是在日常交谈尤其是各种各样的文章及史传载记中,“龙讳”总是要被提到和使用,不然人们就没法说话,没法写文章了。那怎么办呢?好办,变通一下——把涉及皇帝名讳的字改动一下,即用一个和“龙讳”字意相近的字来代替。比如西汉孝文帝以后,著名的北岳恒山就不能再叫“恒山”了。因为文帝叫刘恒,所以这个“恒”字就不能再书写和言说,得另选别的“近意字”来代替。而“恒”的近意字是“常”,于是就改“恒山”为“常山”。至于文帝的父皇刘邦所设立的“恒山郡”,也只好改成“常山郡”了。
类似的例子当然还有很多。比如现在河南省的林州,在东汉殇帝之前叫隆虑,因为殇帝叫刘隆,所以就改名叫林虑。至于后来又叫林县、林州,那是以后的事了。还有河北的永年县,在隋之前叫广年县,后来为避隋杨广之“龙讳”,就改成了永年。当然除了地名,有些词语涉及到“龙讳”的也必须得改。比如“列侯”,汉武帝之前叫“彻侯”。后来为避汉武的“龙讳”——彻,只好改为“列侯”。再如“郡治”、“治所”在唐代是不能说的,因为这涉及到了唐高宗李治的“龙讳”,只能说成“郡理”、“理所”。另外据说“观音菩萨”在唐之前叫“观世音菩萨”,因为涉及到李世民的“龙讳”,只好把那个“世”省略掉。再比如“秀才”在东汉时叫“茂才”,那是为了避开光武帝刘秀的“秀”字。
从上面的例子可知,不管山名地名或是词语,都是给“龙讳”让路,即凡是遇到“龙讳”的,不管山川城邑,都别选“近意字”来代替。但只有一个皇帝,他的“龙讳”恰恰是遇山让山,遇水让水,遇城让城。这就是刘秀的儿子——东汉第二个皇帝孝明帝刘庄。
刘庄本来叫刘阳,是刘秀的第四个儿子,刘秀驾崩后他继承皇位,成了东汉第二位皇帝,这就是东汉显宗孝明皇帝。
那么刘庄为什么要把“刘阳”改为“刘庄”呢?这就涉及到咱们上面所说的“遇山让山,遇水让水,遇城让城”。因为在汉代,带“阳”字的地方太多了——首先东汉的都城洛阳就带着这个字。另外还有南阳、咸阳、华阳、河阳、山阳、汉阳、氾阳、济阳、棘阳、淯阳、汝阳、鲁阳、大阳、饶阳、城阳、溧阳、建阳、宜阳、安阳、晋阳、美阳、桂阳、海阳、阳城、阳关、阳安等等简直不胜枚举。如果为了避开刘阳的“龙讳”,那么这么多带“阳”字的地方城池都得改名,包括都城洛阳也得改。这可不是个小事件,而且以哪个字来代替“阳”,这恐怕也得大伤脑筋,刘秀父子以及满朝文武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和麻烦。
除了城邑地名,有些词语也得改了,而且有的词语还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是我国古代一门相当重要的学说,包括后来的天文学、气象学、算学、医学等等都是在这一学说上面发展起来的。如果把“阴阳五行”也“改头换面”,所带来的影响和麻烦更是可想而知,刘秀父子及其满朝文武更得考虑。而最最重要的,人类的头顶上还有一轮红日——太阳。如果为了“避让龙讳”而把太阳的名字也改了,这在笃信天命、崇奉上苍的东汉人来讲,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做的。那么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让刘阳改名——改“阳”为“庄”。这样一改百省,省去了说不尽的麻烦。
那么刘阳是在什么时候改名“刘庄”的呢?史书说得明白,是在东汉建武十九年夏六月。此前,建武十七年,光武帝刘秀废黜“数怀怨怼”的郭皇后,更立刘阳的生母阴贵人阴丽华为皇后。而这时,皇太子是早在建武二年就立下的皇子刘强——为郭皇后所生,是为刘秀的长子。那么母后被废,刘强“常戚戚不自安”,觉得不宜再当这个皇太子,并多次向刘秀“请辞”。而刘秀觉得自己的这个大儿子人品不错,不忍心废黜,是以“迟回者数岁”。但是后来有大臣名郅恽者,又给刘强陈述利害,劝刘强再辞皇太子。于是刘强又去刘秀面前“固辞”,刘秀只好答应。刘强辞去皇太子后,依据“母以子贵,子以母贵”的古训,刘阳自然就成了皇太子的人选。何况刘阳也非常聪明优秀,“十岁能通《春秋》,光武奇之。”于是建武十九年夏六月戊申日,刘秀下诏,改封刘强为东海王,刘阳为皇太子。而且诏书中明确提到,“立阳为太子,改名庄”。可见,刘阳就是在这一天改名为“庄”,并且是刘秀亲自改的(抑或是别的大臣的建议?)。至于改名出于什么考虑,史书上没有披露,两千年来无数的秦汉史专家也没有谁对此进行过探究。或者探究了,只是没找到正确答案。于是刘阳为何改为“刘庄”,至今仍是一个迷,各种史料上没见过任何解释。但是今天,冀南一士肯定地给大家说,刘阳改名“刘庄”,百分之百就是咱们上面分析的那些。
但是刘阳改“庄”之后(准确地说应是在继承皇位后),其它凡是涉及到这个“龙讳”的,就都得“避让”了,都得另取“近意字”了。比如“庄子”,在东汉永平之后应该叫“严子”(“庄”、“严”字意相近),“楚庄王”,应该叫“楚严王”。而刘秀的同学庄光则叫“严光”,王莽的大将庄尤,在班固的《汉书》里理所当然地就变成了“严尤”,这涉及面就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