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豫皖吧 关注:221贴子:16,255
  • 0回复贴,共1

《春江花夜月》到底是一首怎样的诗,为何被誉为“孤篇压全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春江花夜月》到底是一首怎样的诗,为何被誉为“孤篇压全唐”
诗文观止
今天我们要聊的《春江花夜月》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历来享有极高的声誉。晚清文学家王闿运评曰“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现代著名诗人和学者闻一多先生曾评价说:“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为了更好地赏析《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春江花月夜》这个名字或者说题目的前世今生。
一、《春江花月夜》的前世今生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那个因荒淫无度而亡国,被隋文帝说作“全无心肝”的南朝陈后主着创,其原词已散佚不见于世。《旧唐书·音乐志二》记载:“《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他那首肉麻到起鸡皮疙瘩的宫体诗《玉树后庭花》倒还留存。诗曰: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后来隋炀帝也作过两篇《春江花月夜》,不过是五言四句,现附上其中一首,请各位顺便了解一下: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而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不过借了《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可惜的是张若虚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已不可考,创作地点也有诸多争议。
现在来说说作者张若虚。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张若虚是初唐晚期的重要诗人,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唐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全唐诗》中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包括这篇《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使得张若虚赢得了盛名,齐名于《登幽州台歌》的作者陈子昂,与陈子昂一起把诗歌引入盛唐时代,并对后世文人的诗词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如果仔细对比就会发现在后世不少诗词大家的作品中,可以隐约看见《春江花月夜》的影子。
二、 诗歌赏析
这首诗歌的体裁是歌行,歌行体诗是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常题名为"歌"或"行"。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解释“歌行”是这样说的:“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辞海》的注释是:“行”是乐曲的意思。二者名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分标准,所以后来干脆统称为"歌行体"。唐代刘希夷《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基本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后来以歌行体出现的诗歌很多,比如为世人所熟知的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等。
这首诗紧紧围绕春、江、花、月、夜,并以月为主,以抒情的笔触,铺陈了一奇丽景色。在描写大自然的美、述说相思离别之情、体现珍惜青春年华、展望美好生活的同时,将中国古典哲学融入诗中,运用思辨,以深厚的文学艺术功力,在意境、情趣、韵律以及现实指导意义上开创了初唐晚期诗歌的新风,使这首诗成为唐诗宝库中的明珠。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建议多读几遍,之后你会发现,越读越美,用百读不厌,令人不忍释卷来形容,绝对不是浮夸。
【注释及赏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滟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芳甸,芳草丰茂的原野。
霰: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流霜:一说是空中的飞霜;另一说指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但不管怎么解释,通常在诗文中指月光。
诗人开篇紧扣主题,并就题发挥,描绘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春潮高涨,远接大海,更有明月随潮涌生,一幅蔚为壮观的景象。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活泼的生命。头四句,首先点明地点,即长江下游(具体位置有争议,或扬州曲江、或扬州瓜州、或扬州大桥镇)。然后紧接着描写道:月亮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延绵千万里,春江处处都沐浴着皎洁的月光。虽然看起来是写景,但却是寓情的。在古代的诗词中,往往潮水是与信誓相连的,月圆是与离合相关的。既然是“明月共潮生”,那么创作这首诗的时间应该是在农历望日即当月十五日月圆的前后。潮生让人想到与离人的约期;月圆,使人想到团聚。“何处春江无月明”以设问的形式,暗含对亲人的相思之情,唐代诗人李峤曾有诗吟中秋月,诗云: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后四句由江海交汇处转到岸汀之上,诗中说道:江水蜿蜒曲折,绕着芳草丰茂的原野流去。月色倾泻在散发着幽香的花林,象给他们撒上了一层洁白闪耀的雪珠儿。月光洁白如霜,以至于让人连空中真正的飞霜都觉察不到,更使得江边的沙滩看起来象铺上了一层真正的银霜,而不觉得它是白沙了。这里作者在对春江花月夜进行细微观察之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下江流、芳甸、花林、沙汀的清幽洁静,恍如神话般的美妙,同时也隐喻人物心灵的纯洁无瑕,是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概念在诗中的体现。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纤尘:微细的灰尘。
江月年年只相似:有的版本作“江月年年望相似”。
江天洁净美好,纤尘不染,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孤”字既是形容一轮明月在天空中的孤独无依,也是作者此时孤单惆怅心情的写照。月与人同样孤单,引发了作者的无尽感慨: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这里作者的思想活动非常活跃,在探索自然界神秘的同时,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哲理。
紧接着,作者的创作思维没有落入前人怨天尤人的窠臼,而是作出了积极的思考:虽然个体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短暂的,但人类繁衍生息,世世代代是无尽穷的,与这“年年相相似”的明月,永恒共存于这个宇宙天地间。虽然作者在诗中隐隐透露出人生苦短的感伤,但并没有颓废与绝望,更是在顿悟到的有限和无限的相对性中,增添了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继续写道:月悬中天,仿佛是静止的,莫非孤月也有离愁别恨,她是在等什么人吗?宁静的月光下,只有大江奔流,一泻千里。在作者的笔下,时间被诗化,江月有愁,流水无情,时间亦如滔滔江水,一去不回。至此诗篇波澜渐起,诗情走向更加深邃的意境。,引出后面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青枫浦:地名 。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扁舟子:扁舟,小舟。这里指漂泊的游子。
明月楼:月下的闺楼。这里代指闺中思妇。
离人:此处指思妇
玉户:华丽的楼阁。
捣衣砧:捣衣石、捶布石。
文:同“纹”
前面四句写楼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游子像飘逝的白云远远离去,思妇在离别的青枫浦上不胜忧愁。是谁家的儿郎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泊?在相隔天涯、明月照耀的小楼上,有个人在思念着他。在这里,“谁家”与“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有离愁别恨的不止一家,也不止一处,所以诗人提出设问,引出一种相思,两处离愁。
中四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充满了忧愁和迷惘:浓烈的思念之情感染了月光,她好像在怜悯思妇,于楼上徘徊着,不忍离去。她照在妆镜台上,也洒在门帘和洗衣石上,这月光如同思妇的相思,无论如何也挥不去,抹不掉。诗人不直接写思妇的相思之苦,而是用“月”来烘托思妇刻骨的思念。拟人化的“月”在思妇楼上久久徘徊,陪伴着她,想为她解愁。可思妇却月夜而触景生情,反而变得更加烦恼,因此想赶走月色,但月色“卷不去”,“拂还来”,坚持与她做伴。曹植《七哀》诗云: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虽手法相似,但《春江花月夜》更加含蓄深刻。
后四句承接前八句,将思妇的思念推向更高层次:两人共同守望着同一轮明月,却听不见彼此的呼唤,我多么想随着月华去到你的身边啊。鸿雁远飞,却不能把月光也带去,水中的鱼龙,跃起来又潜入了水底,只留下层层波纹。在古代的文字中,鱼雁向来被赋予寄书传信使命。这里以鱼雁都无法在思妇与游子之间传递书信,所谓“鱼书不至雁无凭”,来反衬两人倍受相思的煎熬,将两地相思推到极致。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碣石、潇湘:潇湘,湘江与潇水。碣石,在今河北昌黎县境内。这里用一南一北,暗喻路途遥远,难以相聚。
摇情:情思激荡。
这是全诗的最后八句。从前面写思妇的思想活动中,笔峰一转来写游子:昨夜梦见落花飘零,春过半残,可依然无法回家。江水奔流不息,似要将春天带走,潭水倒映着的明月,已经西斜了。斜月渐渐隐入海雾,可是离人有的还远在碣石,有的阻在潇湘,天各一方,欲要相聚的路途是多么遥远!在这美好的夜色中,不知能有几个人可以趁着月色回家的,只有江畔的树丛,挂着落月的余光,摇曳着人们离情万种。这里,诗人用生花妙笔,把离人的相思,借助一组美好的意象,如花落幽潭,江水流春,落月摇情等,描写得勾人心魄,美妙绝伦,读后余音绕梁。
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转韵,韵脚平仄交错,音节和谐,每韵都构成了一幅富有鲜明的感情色彩的形象画面。这首诗角度写景,以“月”贯穿全篇,从月生、月照、月轮、月徘徊、月华、月斜,直写到月落,再辅以其它意象,如江潮、江流、江天、江畔、江月、江浦、江潭、江树等,众多场景的衬托,多个意象的构建,主题的反复拓展和不断深化,完成了这个千古传诵的艺术作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游子怨妇的离愁。
贯穿始终的还有复杂的人类情感,所有的物象都被打上情感的烙印。把一轮明月赋予如此丰富的情感,自《诗经》至张若虚,其间一千几百年,没人这么做过。而在张若虚之后,又是一千多年过去了,仍然无人能把春江月夜渲染得如此深情凄美,如梦如幻。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言: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27 03: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