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吧吧务吧 关注:168贴子:647
  • 2回复贴,共1

还有多少人和你老爸一样,一辈子就为柳浪春而生丨方舆射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图文并茂工作室

绿水青山柳浪春,
一马当先醉酒人;
再问佳酿何处有,
子昂挥诗射江城。

01
懂柳浪春的人,
把这酒描述成:
“芬香醇甜,柔绵味畅,幽雅细腻,醇而不燥”,
不懂酒的人大概也知道:
这酒还真不一样,有点荷叶的清香,
这种味觉上的直观印象,
大概就是柳浪春精准卡位下的市场需求,
并最终赢得了市场的秘诀所在。

02
泰安作坊时期,
根据柳树沱的乡土风光,
店家绘制成垂柳图案,
并印制成石印作为商标,
还特别标上了“柳绿春浓”的字样;
1963年,
沱牌曲酒进京参加首都国庆节市场供应,
仿制旧的商标图案,
以柳树自然风貌为背景,
塘边垂柳,远景前山,场头牌坊和江面小舟,
是为沱牌现代商标的雏形,
并最终以“柳绿春浓”制作了瓶颈贴;
1977年,
柳浪春的前身沱牌三曲诞生,
后来才改为了柳浪春,
由于瓶身颜色以及口感与这四个字太贴切,
这几个本来是代表沱牌麯酒的字,
结果最后被新品柳浪春所“独占”,
成为了柳浪春的标配,
后来,
沱牌麯酒则印上了更为高档的“杜甫饮酒图”。

03
也许正是这种巧合,
凝聚了沱牌精华的柳浪春以四川为中心,
迅速占领了周边的市场,
与沱牌麯酒一道驰骋在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
80年代,
柳浪春的名气不仅与沱牌麯酒并驾齐驱,
与五粮液、剑南春等名酒同时出现在报道上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在一些地方,
没有钱找零的时候,
拿上一瓶流浪春,
甚至成了市场交易中的硬通货,
在沱牌获得中国名酒之前,
柳浪春为沱牌先行打开了市场。
04
柳浪春真的是印象中那么便宜吗?
从沱牌80年代的销售资料来看,
柳浪春(沱牌三曲)的价格是沱牌麯酒的1/3左右,
虽然零售价一直没有突破3元,
但对比那时每月几十块钱的工资,
在柳浪春发展的初期,
品质的保证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种喝一口酒就往头顶上蹿一下,
酣睡之后又若无其事的感觉,
到现在依然被人津津乐道。

05
即便是到了90年代,
柳浪春的包装上仍然印有“沱牌麯酒姐妹花”的标识,
但也就是这时开始,
柳浪春的包装开始变得千奇百怪,
红色、金色这样刺眼的颜色,
开始无休止地包裹着荷叶清香的柳浪春,
经典包装几近消失,
到了21世纪初,
要买到一瓶柳浪春变得有点难度了。
06
再后来,
随着柳浪春与沱牌麯酒的价格差别越来越大,
曾经笑傲群雄的柳浪春,
慢慢地被排挤到了低端市场,
渐渐地,
它也被冠以了低端酒的名号,
更多地出现在酒鬼泛滥的小店和街边,
最后被丰头等后起之秀抢去了仅剩的锋芒,
虽然仍有耳闻沱牌还在亏本小批量地生产柳浪春,
但它的品质相比30年前已天壤之别,
沱牌也在慢慢地调整着战略布局,
舍得、陶醉就此登上了舞台;
那日,
在友榕和朋友又聊起了柳浪春,
他说能搞到几瓶,
然后我拿去帮家里的老辈们解馋,
仔细端详包装之后,
酒桌上的话语再也停不下来,
尽是我这个年龄时候的青春往事,
喝下一口绿瓶的柳浪春,
就像坐了一趟时光机,
但再也喝不到那种荷叶的清香,
第二天,
都直呼头痛感叹自己老了,
还发誓下次再也不和年轻人为伍;
大概,
时代带走了柳浪春的光芒,
也带走了一代人的荣光。

你可能关心的文章
柳浪春,未料到新沱牌以这样的方式回归了
沱牌舍得:一季度盈利4085万元 同比增逾两成
你知道“刮”到底是怎么来的吗
为什么射洪的街头巷尾都会遍布着「绵阳米粉」
省道205射洪段的爱恨情仇
We try to record the every corner of She-Kung.
周一、三、五推送
主编丨文小灰 顾问丨王彪
图文并茂工作室出品


IP属地:四川1楼2017-05-03 09:57回复


    IP属地:四川2楼2017-05-03 09:58
    回复
      还记得小时候,喜酒桌上那个绿色酒瓶吗?三角加柳浪春是高配了。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9-03-15 14: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