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在职场时,忙于自己的工作,琢磨更多的自己在哪,要去哪,怎么做的问题。对身边的职场人,喜者近之,恶者远之,从未仔细琢磨过职场及职场人。
创业之后再看职场及职场人,有不一样的感悟,有意思的是,我发现现象背后,与育儿高度相关。
妈妈们,想知道孩子未来在职场会是什么样的人吗?其实不用等到未来,你现在就能知道。

总能把事情做好的人,只是心里有个“我能行,只要……”的模式
有这种模式的人,你几乎不用操心Ta的工作,约定好目标就行了。这种人遇到问题,大多数时候旁观者是感觉不到的。TA心里想的是,我能行,只要把某某问题处理好就可以了。
问题之于Ta,无非是多一个解决方案而已。遇到问题,脑子里是一个一个的方案,哪个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哪个能避免未来再次出现这个问题,哪个能系统的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源,而问题本身大多数时候根本不值一提!……表现出来的,大家能感觉到的,就是这样的人,会经常在大半天的沉默中,突然露出笑容,享受的说一句“搞定”!……这种人,在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

每天总是面临各种难题的人,只因心里有个“我不行,是因为……”的模式
这样的人,很“享受”遇到“难”题的过程,一遇到问题,立马停下来欣赏和享受。你看,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它是多么大啊,它是多么难啊,它是多少难遇到啊,竟然被我遇到了,这真是太好了,这样我做不到就有理由了,你看,我遇到了这么大的难题……当然,这是潜意识,我们不会听到谁说这样的话……
表现出来的,大家能感觉到的,就是这样的人,会每天对别人诉说或者自言自语,描述其遇到的麻烦人、麻烦事……你稍微留意观察一下,你身边肯定有这种人,TA通过放大和享受遇到问题的过程,寻找做不到的理由,说服自己接受做不到的结果。
对比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答案是跟育儿有关,这种模式在6岁以前就形成了。一个得到了妈妈的无条件之爱、充份被信任和认可、享受到需求被支持的孩子,会逐渐形成“我能行”的模式;一个得到了妈妈的有条件之爱、经常得到质疑和打击、需求被无视的孩子,会逐渐形成“我不行”的模式,谁也不愿意接受我不行,于是就会在潜意识中找原因,放大并享受问题。
妈妈们希望孩子得到什么的内在模式呢?不要觉得答案显而易见,其实很少有妈妈能真正看到!这个内在模式才是“渔”,一切你能给孩子的看得到的东西都是“鱼”。妈妈们最重要要做的,就是“无条件的爱”、“信任”、“认可”、“尊重”、“支持”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