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吧 关注:51,468贴子:668,061

画个北朝晚期至隋的不收山两段顶小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起好形之后发现开间过大 柱高过低,像个矮胖子 ,有点失调了。细节正在不断添加修改中。言归正传,结构参考目前业内积累的这些资料。铺作主要结合洛阳陶房和九原岗大屋。全偷心造,用齐头拱齐头昂,明间出四挑,第一挑以上为三出斜梁,算是昂的早期形式吧。转角出三抄华拱。不设阑额檐柱间拉结靠门额和窗额。屋顶本来打算设计四椽,考虑到线条过于生硬,加到六椽。平梁用木垫驼大斗承担。这种过渡期的产物隋代以后迅速被成熟模式替代了,算是短暂流行吧。目前国内这方面的发现和研究都比较少。


IP属地:河北1楼2017-06-04 11:06回复
    有吧友说鸱尾甚难看 这东西是按照洛阳陶房和九原岗墓壁画所作 美丑之间 只能说各有评判了


    IP属地:河北3楼2017-06-04 12:09
    收起回复
      感觉华拱(顺带出跳)降到柱头枋一线,大斗直接开十字槽咬住柱头枋看起来比较稳定些(当然也有大斗承门窗额上面再叠一层大斗+柱头枋的做法),也符合九原岗北朝墓壁画以及后代的铺作枋件咬合关系。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7-06-04 12:09
      收起回复
        太棒!膜拜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6-04 14:02
        收起回复
          我觉得鸱吻最好看一是隋朝而是宋朝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6-04 14:31
          收起回复
            这个屋脊生起会不会有点大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6-04 14:38
            收起回复
              观察洛阳陶屋 好像角铺作也有点向下倾斜


              12楼2017-06-04 15:30
              收起回复
                支持楼主!!!北朝晚期及隋代的偷心劈竹形式值得推广到南北朝仿古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6-04 16:39
                收起回复
                  楼主还很有心的做了分段屋顶,完美了!是在做一整个六朝建筑院落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6-04 16:40
                  收起回复
                    厉害啊
                    手残党和古建盲学习之
                    斗拱啥的我也不懂
                    刚刚看了一些同时代的明器
                    是不是感觉柱子间距再局促一点或者柱子再高一点,还有屋檐的升起不要这么明显,屋顶举折再大一点,是否更加北朝呢?
                    不过这样也挺好看的。赞


                    IP属地:广东18楼2017-06-04 17:01
                    收起回复
                      想想还是说了吧……
                      透视有些问题。貌似画面右侧的垂脊太靠外了。有人寻衅是一回事,不过从技术上说,正脊长度和通面阔的比例确实有疑问……透视不能近小远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7-06-04 17:22
                      收起回复

                        说不好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感觉。。。。。。微妙的不对劲?


                        IP属地:浙江20楼2017-06-04 17:29
                        收起回复
                          找到了 就是这个 感觉不对的原因是 透视夸张 以及 远处出际有点往外推


                          IP属地:河北21楼2017-06-04 18: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