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病吧 关注:47,983贴子:3,411,325

【回归-交友-资料整理】从那奇点之中绽放出的——是【爱】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久没有到这边来过了 要重新认识来加深印象吗?
(^v^ )♪
接受得到电波的话就请稍微自我介绍一下吧
这里是位于未知坐标的贤者高塔.会堆一些本人感兴趣的干货(如悖论、有趣的脑洞or人设等)试着推测/讲解-至于乱七八糟的神游波段可以直接无视
一楼不犯蠢,二楼放人设
意念召唤紫妈镇楼rq3w拍8一样niuald h hkj[]/'dhamdnhwduagxialdad


1楼2017-08-08 18:40回复
    呜嘶呜嘶……您好……
    设1
    贤者
    名:贤者
    性别:贤者
    能力:贤者
    性格:贤者
    (槽:这不就和没说一样吗!


    2楼2017-08-08 18:44
    收起回复
      三楼歌单


      3楼2017-08-08 18:56
      收起回复
        四楼**b-注意事项


        4楼2017-08-08 18:56
        收起回复
          接收到电波前来围观,顺带处个友。
          这里是卢比安·奥瑞,是个灵,目前处于自杀姿势妄想症状态。
          你好,贤者大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8-08 19:09
          收起回复
            ummmm挺眼熟的呀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8-08 19:17
            收起回复
              零.猫箱理论
              广为流传的[基础知识(?)]之一,在各大作品中都有出现过相关活动痕迹
              以下资料来自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薛定谔的猫/554903?fr=aladdin
              薛定谔的猫 (量子力学思维实验)
              薛定谔的猫是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试图从宏观尺度阐述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原理的问题,巧妙地把微观物质在观测后是粒子还是波的存在形式和宏观的猫联系起来,以此求证观测介入时量子的存在形式。随着量子物理学的发展,薛定谔的猫还延伸出了平行宇宙等物理问题和哲学争议。
              中文名 薛定谔的猫 外文名 Erwin Schrödinger's Cat 别称薛定谔之猫
              表达式P(死)+P(生)=1【P(死)=P(生)】
              提出时间1935年 应用学科量子物理学
              “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的著名思想实验,是把微观领域的量子行为扩展到宏观世界的推演。
              这里必须要认识量子行为的一个现象:观测。微观物质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即粒子和波。通常,微观物质以波的叠加混沌态存在;一旦观测后,它们立刻选择成为粒子。
              实验是这样的:
              【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根据经典物理学,在盒子里必将发生这两个结果之一,而外部观测者只有打开盒子才能知道里面的结果。
              在量子的世界里,当盒子处于关闭状态,整个系统则一直保持不确定性的波态,即猫生死叠加。猫到底是死是活必须在盒子打开后,外部观测者观测时,物质以粒子形式表现后才能确定。
              这项实验旨在论证量子力学对微观粒子世界超乎常理的认识和理解,可这使微观不确定原理变成了宏观不确定原理,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猫既活又死违背了逻辑思维。
              薛定谔的猫本身是一个假设的概念,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光子、原子、分子中实现了薛定谔猫态,甚至已经开始尝试用病毒来制备薛定谔猫态,如刘慈欣《球状闪电》中变成量子态的人,人们已经越来越接近实现生命体的薛定谔猫。可是另外一方面,人们发现薛定谔猫态(量子叠加态)本身就在生命过程中存在着,且是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
              百度知道上的结果: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30609391.html
              薛定谔猫要解决的是量子理论中的问题,量子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又不能精确计算。
              打开箱子之前,猫可能是死的也可能是活的,但是我们知道,在某时间段内它将会死去。
              比如今天,它一定会死,但是中午十二点的时候是死的还是活的?在没有打开箱子之前,一切都是可能,或者是活的,或者是死的,我们打开箱子,看到了一种结果,也可以说是选择了一种结果。另一种结果的演变到此为止。
              楼中楼欢迎讨论,请尽情发表您的意见


              7楼2017-08-08 19:53
              收起回复
                一.黄油猫悖论
                永动相关(实际上因为猫的运动方向可由其自行改变往往是猫的脚先落地)(以下有重复解释
                以下资料来自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黄油猫悖论/2084309?fr=aladdin
                黄油猫悖论,又叫黄油猫理论(英文:Buttered Cat Theory),是把两种民间常识组合而成的理论,该常识为:(1) 猫在半空中跳下,永远用脚着陆。(2) 把黄油吐司抛到半空中,永远是涂上黄油的一面落地。这个悖论出现在,你把黄油吐司没有涂上黄油的一面黏着猫的背部之时,让猫从半空中跳下。依照以上两条定律,猫无法用脚着陆,因为黄油吐司永远在涂上黄油的一面落地;但同样的,黄油吐司涂上黄油的一面无法落地,因为猫永远用脚着陆。很显然,这不单单是一个悖论,而且还是一个错误的理论。因为,如果把黄油吐司没有涂上黄油的一面黏着猫的背部之时,这个组合体已不是原来单纯的猫或黄油吐司,因此也就不一定具备单纯的猫或黄油吐司的特性,之前的定理也便不再适用。这是简单的组合引起质变的道理。
                中文名-黄油猫悖论 外文-Buttered Cat Theory 别称-黄油猫理论
                提出者-由两种民间智慧组合而成 应用学科-反地心引力
                适用领域范围 恒稳状态-思想实验
                【验证实验】
                黄油猫悖论中的所有受力方向。
                我们确定两条定律“猫永远用脚着陆”;“黄油吐司永远是涂上黄油的一面落地”皆是正确和有证据证明的。那么,把黄油吐司没有涂上黄油的一面黏着猫的背部(下文简称黄油猫)之时,会发生什么反应呢?
                某些人表示,黄油猫实验将导致一个反地心引力的作用。他们猜测,黄油猫在半空落地之时,它将渐渐减速和转动,最终到达一种恒稳状态,与地面浮着一个短的距离高速转动,使得吐司没有涂上黄油的一面和猫背无法接触地面。这种解释十分诙谐,如果我们假设两种定律都是正确的话,什么事情都能发生。然而,依照以上解释,必须有某一种能量维持黄油猫的恒稳状态,否则它会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实验结果永远是猫先着地,因为是猫相比涂上黄油的面包来说可以运动,改变自己的落地方向,而黄油面包是不会动的。
                楼中楼欢迎讨论,请尽情发表您的意见


                8楼2017-08-08 21:15
                回复
                  好高能Σ(っ °Д °;)っ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8-08 23:49
                  回复
                    二.踢猫效应
                    凌晨更新是因为老子他妈失眠 因为前三都含有猫的因素就放在一块儿更了(科学家们跟猫猫到底是有什么仇)
                    在座的各位都可能和我一样是踢猫效应的受害者
                    以下资料来自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踢猫效应/1293557?fr=aladdin#2_1
                    原版故事: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
                    “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中文名-踢猫效应 外文-Kick Cat Effect
                    名词释义-是人与人之间的泄愤连锁反应 核心理念-不要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应用领域-社会组织,组织管理 应用要诀-有效控制情绪,正确对待错误
                    【“踢猫效应”如何产生】
                    一般而言,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受到上司或者强者情绪攻击的人又会去寻找自己的出气筒。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最终的承受者,即“猫”,是最弱小的群体,也是受气最多的群体,因为也许会有多个渠道的怒气传递到他这里来。
                    现代社会中,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紧张很容易导致人们情绪的不稳定,一点不如意就会使自己烦恼、愤怒起来,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这种消极因素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就会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踢猫”的队伍当中——被别人“踢”和去“踢”别人。
                    【影响】
                    在现实的生活里,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人在受到批评之后,不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受批评,而是心里面很不舒服,总想找人发泄心中的怨气。
                    其实这是一种没有接受批评、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的一种表现。受到批评,心情不好这可以理解。但批评之后产生了“踢猫效应”,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激发更大的矛盾。
                    【愤怒情绪的危害与控制】
                    愤怒的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人在愤怒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急促,经常发怒的人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愤怒还会使人缺乏食欲,消化不良,导致消化系统疾病,而对一些已有疾病的患者,愤怒会使疾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这一点古人早有认识,如中医认为“怒伤肝”“气大伤神”等。
                    同样,愤怒时因为情绪处于激动之中,还可能引发其他不理智的情绪,比如:自以为是、自尊受损、好下结论等,这些都可能使事态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甚至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可见,愤怒于己于人都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我们就要想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少发脾气。


                    10楼2017-08-09 05:12
                    收起回复
                      三.全知者悖论(较短、来自网络)
                      我觉得只要全知者只要站着不动就好了啊?
                      全知者悖论意为在一些情况下了解的情况越多反而对自己不利
                      【起源】
                      两个人在公路上两边相对开车,两个人要么不让,要么相撞。如果其中有一个人是全知者,能看透另一个人的心思。而另一个人知道他是全知者,那么那就不会退让。因为全知者预见到他不会退让。为了不相撞全知者只好让路。
                      楼中楼欢迎讨论,请尽情发表您的意见


                      11楼2017-08-09 05:19
                      收起回复
                        【【悖论的释义】】来自网络,权侵删
                        我后悔了这个应该放在零 就当是篇外吧
                        悖论,亦作吊诡或诡局(在有些场合“佯谬”是悖论的别名),是指一种导致矛盾的命题。悖论的英文paradox一词,来自希腊语“para+dokein”,意思是“多想一想”。 如果承认它是真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假的;如果承认它是假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真的。 古今中外有不少著名的悖论,它们震撼了逻辑和数学的基础,激发了人们求知和精密的思考,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和爱好者的注意力。解决悖论难题需要创造性的思考,悖论的解决又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全新的观念。
                        英文paradox其实亦有“似非而是”的解释。即是用普通常识看上去不正确,但其实是正确或是有可能的。例如“站着比走路更累”。一般常识是走路比站着累。但要一个人例如在公园里站一个小时,他可能宁愿走动一个小时, 因为“站着比走路更累”。也例如狭义相对论里面的双生子佯谬(Twin Paradox) 亦是另外一个例子。


                        12楼2017-08-09 05:33
                        回复
                          五.下.费米悖论
                          【悖论观点】
                          费米悖论讲述的是有关尺度和概率的论点和稀缺的证据之间的矛盾,宇宙显著的尺度和年龄意味着高等地外文明应该存在。但是这个假设得不到充分的证据支持。
                          费米悖论的第一点,即尺度问题,是一个数量级估计:银河系大约有2500亿(2.5 x10^11)颗恒星,可观测宇宙内则有700垓(7 x 10^22)颗。即使智慧生命以很小的概率出现在围绕这些恒星的行星中,那么仅仅在银河系内就应该有相当大数量的文明存在。这也符合平庸原理的观点,即地球不是特殊的,仅仅是一个典型的行星,具有和其他星体相同的规律和现象。有人用德雷克公式来支持这个论点,尽管这个式子的基础正在受到质疑。
                          费米悖论的第二点是对尺度观点的答复:考虑到智慧生命克服资源稀缺的能力和对外扩张的倾向性,任何高等文明都很可能会寻找新的资源和开拓他们所在的恒星系统,然后是涉足邻近的星系。因为在宇宙诞生137亿年之后,我们没有在地球或可观测宇宙的其他地方,找到其他智慧生命存在的切实可靠的证据;可以认为智慧生命是很稀少的,或者说我们对智慧生命的一般行为的理解是有误的。
                          【解决方法】
                          在物理学家史蒂芬·韦伯2002出版的《地外文明在哪儿?》一书中,列举了费米佯谬的50种解决方案,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宇宙中不存在别的文明。二、外星文明是存在的(或曾经存在过),但它们迄今为止还无法和我们接触。三、外星文明已经来到地球,只是我们不知道。
                          注:《三体》小说中的黑暗森林法则,也可以解释费米悖论。
                          【主要形式】
                          费米悖论可以表述成两种形式。一种是“为什么没有发现外星人或者外星物品?”如果星际旅行是可行的话,即使是用人类造的飞船这样缓慢地旅行,也只需要5百万到5千万年去征服星系。就算不考虑宇宙尺度,在地质学尺度上这也是一个相当短的时间。因为有很多年龄比太阳更大的恒星,或者因为智慧生命可能进化得更早,这个问题就变成为什么星系还没有被殖民。即使殖民对所有外星文明来说是不合实际的或者是不想去做的,大规模的星际探索也应该是有可能(探索的方式和理论上的探测器会在下文具体讨论)。然而没有任何关于殖民和探索的证据得到承认。
                          星际旅行的次数问题就足以解释为什么地球上缺少外星生物的证据。但是问题就变成“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智慧生命的迹象?”,因为足够高等的文明应该能在可观测宇宙的较大范围内被看见。即使这些文明是很稀少的,尺度问题的讨论暗示他们可能在宇宙历史中的某一段存在过。因为他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能够被观测到,我们视野范围内应该能找到很多他们起源地的迹象。然而没有任何确切的地外文明的观测证据。
                          相同的以尺度和机率的角度与视野来观察,地球属于适居带的行星,拥有且满足一切生物物种维持生命、生存和演化的所有条件,然而事实上从地球历史中的显生宙开始至今,在这长达五亿多年的岁月间和数百万的生物物种中,只有一个物种成功的演化成为高等智慧生命-“人类”,而非多种多元的高等智慧生物并存于地球上,这显示了在“相同条件”下,“高等智慧生命”并非如此的轻易出现和存在。同地球殊异假说一般,这或许为费米悖论提供了一个答案。
                          【悖论影响】
                          “费米悖论”自成,在天文学界就有着相当的影响,因为它是基于科学探知的事实:古老的银河系,已有约100多亿年的年龄,而银河系的空间直径却只有大约10万光年,就是说,即使外星人仅以光速的千分之一翱翔太空,他们也不过只需1亿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横穿银河系——这个时间远远短于银河系的年龄。而且仅从数学概率上分析,在浩瀚的宇宙里,应该有着众多的类似地球的适合于生命存在的星体。并且这其中,有些星体的年龄要远远大于地球,因此,它们上面的生命进化,也要远远早于地球上的人类。
                          “费米悖论”生成几十年来,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已有长足的进展。
                          宇宙飞船已经参观或探测了太阳系中绝大部分的行星及其主要卫星,天文学家还追踪了成千上万颗星球发出的微波信号。但是,这些搜寻行动一无所获,人类并没有发现能够证明外星人存在的生命信号。“费米悖论”的实质就是否定外星文明的存在:既然我们至今还未发现外星人的蛛丝马迹,为什么还要相信它呢?
                          “费米悖论”在天文学界广有市场,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对此持赞成的态度。
                          中国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Ⅱ黑暗森林》以“黑暗森林”法则(宇宙社会学)对费米悖论进行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其大意是指:宇宙中诞生的文明,由于相互之间距离极其遥远,使得文明之间的沟通非常困难;各星球上诞生的文明,其思维方式、价值观、甚至基本逻辑思维方式和基本生命构成都有着巨大的差距。正由于各文明之间距离上的遥远性、互相所构成的猜疑链、以及各自在技术水平上发展的不均衡性,一旦被外星文明获知自己的存在,就很可能给自身的生存带来威胁。其结果必然导致:具有一定成熟度和技术水平的文明,都意识到宇宙的丛林法则,各文明不主动暴露自身的存在。“宇宙形如黑暗森林,各个文明形如黑暗森林中孤行的猎人”。依此解释了费米悖论“外星人在哪呢?”的问题。按照“黑暗森林” 理论,成熟的文明都拥有“清理其他文明”和“隐藏自己”的本能。所以他们不会贸然出现,更不会暴露自己的位置。
                          【实验验证】
                          解决费米悖论最显而易见的方法就是找到地外文明存在的证据。自1960年来有各种各样的尝试,很多项目仍在进行之中。因为人类没有星际旅行的能力,这种探索只能是远距离进行的,而且要求对细小的线索做仔细的分析。
                          这种限制导致我们只能去探索那些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文明,或者是该文明产生了能被远距离探测的信号,比如射电辐射。对于没达到相应技术水平的文明,在不远的未来都不太可能被地球探测得到。
                          寻找地外文明要注意避免过于以人类为中心去看待线索。我们总是习惯地以为,探测到的现象会相似于人类活动能够产生的现象,或者会和人类获得先进科技之后能产生的现象一样。然而,智慧外星生物的行为可能不符合我们的预测,或者以对人类来说完全新颖的方式表现出来。
                          楼中楼欢迎讨论,请尽情发表您的意见


                          15楼2017-08-09 06:20
                          回复
                            干货不错的说(=゚Д゚=),我居然在看一篇正经的资料贴??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8-09 14:17
                            回复
                              看完这些我表示强烈谴责薛定谔虐猫的残忍行径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8-12 14: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