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米尔罗吧 关注:74贴子:45,990

关怀强迫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美图(图源网络侵删致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8-17 10:36回复
    英文原词是“Co-dependency”,原意是交互依赖,是指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喜欢关怀别人,不去关心别人自己就难受。这种关怀、关心还强迫别人接受,以此来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心理满足。这种病态心理的现象叫“关怀强迫症”。
    ——摘自 搜狗百科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8-17 10:37
    回复
      疾病简介
      在去了解关怀强迫症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强迫症。所谓强迫症是指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强迫症患病率大约为1%,1982年我国曾经做过一次12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强迫症的患病率为0.3‰。那么什么又是关怀强迫症呢?
        “关怀”或者“关心”别人,一直被认为是好的行为,一直是受社会嘉许的。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互相关心和帮助。但是,如果一个人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关怀,迫使别人依赖于自己的关怀,这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对人与人的关系产生破坏心理和行为问题。
      ——摘自 搜狗百科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8-17 10:37
      回复
        发病原因
          “关怀”或者“关心”别人,一直被认为是好的行为,一直是受社会嘉许的。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互相关心和帮助。但是,如果一个人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关怀,使别人依赖于自己的关怀,这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对人与人的关系产生破坏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了。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小时候都会有这样经历,你的父母总在冬天永远都认为你少穿一件衣服,会太冷,夏天又会认为你多跑了两步,会太热;到了学校宿舍习惯性给你铺被褥;你的母亲明明知道你最爱吃她做的土豆炖牛肉,依然每次都会问上一句,好吃吗?……这种过度关怀和溺爱便是一种来源!而另一种则是极端影响则是在孩提时代经常挨打挨骂,亦或家庭不完整,就会使人的情感库得不到满足,长大后,她会把自己想要满足的情感需要投射到伴侣或孩子身上,通过过分满足他人来弥补自己情感上的缺失和需要。
          有些关怀强迫则表现为需要被别人控制,而并不是想控制别人。 因为关怀强迫者几乎不可能拒绝别人,所以可能成为体力和情感虐待的牺牲品。 他们相信如果自己做得更好,或是更爱别人,就可以改变别人的行为。 有时候他们认为自己受到虐待并非别人的错: 如果不是我忘记了洗碗,他是不会打我的。
          关怀强迫是内心挣扎的诱因之一。 做决定时,关怀强迫者可能以他们认为别人想让他们怎么做为依据。他们可能自认为帮助别人的动机是同情,但其实却是因为他们想得到爱和认可。 如果那些曾受过帮助的人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没返还他们相同程度的帮助、爱或感激,他们就会伤心或愤怒。这一过程也可以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真正动机。 他们很难明白,象他们这样制造出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而不是提供他人所需,其实可能是在伤害对方。
          关怀强迫也会在时间协调方面产生矛盾。 关怀强迫者对太多的人和事付出关心,因此会感到总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履行承诺。 由于他们每周太忙于帮助别人,在各种场合间赶场,往往忽略了其最重要的允诺和友情亲情。 这也跟他们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有关,无论是做志愿者,担任某个职务,还是帮助一个朋友。 不去做志愿者,不去担任一个职务,或不去帮助朋友这样的念头, 他们是想也不会去想的。 如果他们拒绝一种请求,会觉得自己不负责任,不是好朋友,或者不是好人。 然而,这些处境和关系却往往会带给他们伤害、愤怒或不满。
          从关怀者内心角度而言,过度关怀他人实际上是"对别人需要自己的需要",是属于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周海宏博士认为:它往往表现在最亲密的家庭或人际圈子里,虽然这种行为是积于一种爱或友谊,但处理不当就容易形成结果性危害,偏离了你最初良好的愿望。
          在培养和关怀孩子的过程中,做家长的一定要有颗平常心,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生长环境。多些鼓励少些关怀,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依天性发展,也只有孩子亲身经历风雨苦痛,才能体味出生活的点点甘甜。
        ——摘自 搜狗百科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8-17 10:38
        回复
          症状表现
          家长对孩子
            有时候家长关心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很多家长都认为,我吃了这么多苦,我怎么能眼见着孩子吃苦、犯错?
            家长总希望自己人生的所有经验,所有经历过的痛苦、挫折,都能够作为间接经验让孩子学习和借鉴。但是家长忽略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没经受过任何痛苦、挫折,他的挫折承受力就强不起来。只有遇到真的痛苦,他才能体验。我们的家长特别重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但是社会经验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如果家长因为爱孩子,就要为孩子屏蔽所有的痛苦挫折,实际上害了孩子。
          &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和家长冲突激烈,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对。"关怀强迫症"的前提是你必须接受他的关怀,那么你自己的独立意志、独立人格就都得放弃,因此它是以取消别人的独立性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反过来,被关心的人也很痛苦,因为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有独立的需要,也有能力去干一些事情,但有"关怀强迫症"的家长,拒绝承认这些,他们排除一切孩子可能脱离自己独立的潜在因素,坚决否定孩子的能力。这样,就扼杀了孩子独立意识和能力的成长。对孩子来说,只有两种可能:如果坚决反对这种关心,就会产生严重的冲突;另一种就是服从和依赖,于是整个能力就退化了。而且,我们的社会对关心别人的行为是肯定的,总有人说"别人是为你好才关心你",因此从道德上你就必须接受别人的关心。这样被关心者更加痛苦,他接受这种关心,就违反了自己独立的要求;不接受这种关心呢,又要承受社会道德的压力和谴责。所以"关怀强迫症"使双方都进入了一种特别累的关系。
          &
            你前面说,家长在给孩子提供并不需要的关心时,能获得满足?
            不仅是家长,还有很多人都是通过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来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心理满足的。所以,他们会强烈要求别人接受自己的关心和帮助。如果别人不接受,他们就感到很痛苦。因为他的目的是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价值,因此就会表现出这样的倾向:自己家里的事不管,专门去管别人家里的事、外头的事。比如自己家里乱七八糟的,非要去扫楼梯;对自己家里人特别苛刻、冷漠,甚至残酷,却专门帮助外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离自己越近的东西,获得的道德评价越低。"关怀强迫症"的本质是通过一系列的行为获得心理满足,包括道德优越感。为了获得优越感,他们甚至不惜损己利人。但这种人由于没有内在的价值感,所以总要去帮助别人。在朋友中也有这种状况。朋友对你很好,但反过来他也要求你必须对他好。他强烈地需要介入你的生活,帮助你呀,给你买东西呀,给你忠告呀。这点在家长和孩子身上表现得最明显。好多家长自己有失落感,没有真正支撑自己人生价值的东西,所以要拼命通过关心孩子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如果一个人生活得充实,就不需要通过帮助别人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当别人有需要时,他也会热情地去帮忙,但不会依赖这一点,不会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帮助。
          &
          情侣之间
            1、每天出门前叮嘱他注意穿衣,注意安全。
            2.每次他出去吃饭前,一定要叮嘱他少喝酒、早点回家,席间担心他,会再次打电话过去询问。
            3.每天晚上他加班时,觉得他很辛苦,给他倒水准备夜宵,叮嘱他早点睡。每次逛街都要去下男装部,留意有没有适合他的衣服。
            4.每次上班前给他准备好搭配的衣服。他出差的行李都是你收拾的,走时再三叮嘱他某某东西放在什么地方。
            5.无论他喜欢与否,只要你觉得对他好,就会软磨硬泡让他接受。觉得他某些生活习惯不好,有时候会因为他不听自己的劝导而和他生气。
            6.会因为他的缘故,退掉与朋友的约会。每次和朋友聊天,主要话题都是他如何如何。
            7.做每一个决定前,考虑他的感受,他对决定的意见会改变你最初的想法。只要他提到的东西,总是格外留意。
            8.如果能帮他完成某个心意就很开心,如果不能完成,就心有愧疚。
            9.当他对自己的关心感到不耐烦的时候,怀疑她已经不再爱自己。觉得自己不在他身边的话,他的生活会过得一团糟。
            10.经常会觉得,他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自己对他更好的人。
            爱的表现就是关怀,所以一定的关怀是自然而正常的。如果以上的行为中,你符合半数以上的话,那么你已经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关怀强迫症”,如果超出十条以上,那么我必须告诉你:你有了典型的强迫症症状,对你和你关怀的对象都构成了一定困扰,是时候好好整顿一下你们的生活了。
          ——摘自 搜狗百科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8-17 10:40
          回复
            易发人群
             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发现,家长患上关怀强迫症,事事不放心阻碍儿女成长,过度溺爱让孩子冷漠又自私。这个时候孩子,会觉得父母管得特别多,不论什么事情都要插上一手,让我们牢牢掌握在他们的指导之下。但是,一旦当他们成为父母的时候,就会时刻想关心自己的孩子,想知道她需要什么缺什么,想要事事都为她打点完全。这样的行为,通常就是我们常说的“关怀强迫症”。
              其实引起关怀强迫症是有原因的,现在计划生育的实施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家长们有了溺爱孩子的时间、资本和理由,造成很多家长对孩子百般关爱,对孩子事无巨细一律照顾周到,一丝不苟。甚至是农村里的小男孩,也让爷爷奶奶照顾得十分周到,半点委屈也不能受。
              因为如果孩子从小备受家人的宠爱,这种教养出来的孩子是冷漠自私,专横跋扈,更甚者脾气暴躁,会以自我为中心,全家人都围着他,这些孩子在外面不知道关心他人,在家里也不知道心疼父母,他们的冷漠自私让父母感到特别寒心。殊不知,这并不是孩子的错,这一切都是家长自己患了“关怀强迫症”的结果。
            ——摘自 搜狗百科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8-17 10:43
            回复
              预防解决
              预防
                在关心别人的过程中,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让别人在没有或少有强迫感的情况下生活。
              &
              解决
                改变我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好的观念,换个思考模式:我这么做,他是否真正需要?
                回忆自己过去情感满足的模式。比如:自己小时候是谁带的,得到关怀的满足程度如何?再了解一下另一半的关怀满足模式,问同样的问题。
                可以为自己的关怀行为列出一个表:有两项,一个是你为他做了什么?另一个是你为自己做了什么?
              ——摘自 搜狗百科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8-17 10:44
              回复
                自我检测
                  1、每天出门前叮嘱他注意穿衣,注意安全。
                  2、每次他出去吃饭前,一定要叮嘱他少喝酒、早点回家,席间担心他,会再次打电话过去询问。
                  3、每天晚上他加班时,觉得他很辛苦,给他倒水准备夜宵,叮嘱他早点睡。
                  4、每次逛街都要去下男装部,留意有没有适合他的衣服。
                  5、每次上班前给他准备好搭配的衣服。
                  6、他出差的行李都是你收拾的,走时再三叮嘱他某某东西放在什么地方。
                  7、无论他喜欢与否,只要你觉得对他好,就会软磨硬泡让他接受。
                  8、觉得他某些生活习惯不好,有时候会因为他不听自己的劝导而和他生气。
                  9、会因为他的缘故,退掉与朋友的约会。
                  10、每次和朋友聊天,主要话题都是他如何如何。
                  11、做每一个决定前,考虑他的感受,他对决定的意见会改变你最初的想法。
                  12、只要他提到的东西,总是格外留意。如果能帮他完成某个心意就很开心,如果不能完成,就心有愧疚。
                  13、当他对自己的关心感到不耐烦的时候,怀疑她已经不再爱自己。
                  14、觉得自己不在他身边的话,他的生活会过得一团糟。
                  15、经常会觉得,他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自己对他更好的人。
                ——摘自 搜狗百科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8-17 10:4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8-17 10:4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8-17 10:4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8-17 10:47
                      回复
                        来了,我是第一个吗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8-17 11:09
                        收起回复
                          我就是强迫症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8-17 16:38
                          收起回复
                            好厉害的样子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8-20 22:42
                            回复
                              完了,我妈绝对的关怀强迫症(゜ロ゜)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8-20 22: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