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zionius大神找出的中文译本的毛病,我真的想说两句:
看到第三卷了,我还是认为译者(屈畅?)的中文水平是很高超的,有不少惊艳的译文;但是译文如此多的理解错误,并不是疏忽。
我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翻译的流程并非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译者像一个工匠一样在灯下一字一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个过程更像是一个工程的层层转包,每个包工头再把自己手上的活儿再拆分,外包给其他人。这才能解释为什么有如此低级的错误。包工头的水平可以保证,但是他再分包出去就不能保证质量了。有些错误明显只读了一遍就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在写下译文的时候,那些译者自己肯定知道自己的翻译有问题(上下文就不连贯),在读者看来,这已经是道德层面的问题了(但是并不是说犯下错误的那些人一定有道德问题,他们有可能完全不知道自己翻译的是什么东西)。可能在翻译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翻译的作品会这么火,所以也就没那么上心了。
看到很多人说这翻译是良心之作了,我没有发言权,因为这是我第一部中英文对照读的大部头。我对此持谨慎观望态度。我看到别的评论说,日文版本的冰火,名字翻译的一塌糊涂,但是我不信日本译者胆敢外包给没有责任心的人乱翻译。
另外,说一个感受--初中买了第一本中英词典,中国人编的;到了高中买了牛津双解词典,于是那本中国人编的词典就再也没有翻过。大学我的专业是日语,当时接触到的一些中国人编的词典和日本人编的词典,只觉得中国人编的词典就是垃圾。那时候,别说我的感觉,就连我的老师也说,中国人的治学精神,比日本差太多了。
中国现在比日本,比美国更有钱,科技水平也不差了,就是不知道中国人的治学精神有多少提高。至少看了这个翻译的版本,我高兴不起来,没底气自豪。
看到第三卷了,我还是认为译者(屈畅?)的中文水平是很高超的,有不少惊艳的译文;但是译文如此多的理解错误,并不是疏忽。
我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翻译的流程并非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译者像一个工匠一样在灯下一字一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个过程更像是一个工程的层层转包,每个包工头再把自己手上的活儿再拆分,外包给其他人。这才能解释为什么有如此低级的错误。包工头的水平可以保证,但是他再分包出去就不能保证质量了。有些错误明显只读了一遍就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在写下译文的时候,那些译者自己肯定知道自己的翻译有问题(上下文就不连贯),在读者看来,这已经是道德层面的问题了(但是并不是说犯下错误的那些人一定有道德问题,他们有可能完全不知道自己翻译的是什么东西)。可能在翻译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翻译的作品会这么火,所以也就没那么上心了。
看到很多人说这翻译是良心之作了,我没有发言权,因为这是我第一部中英文对照读的大部头。我对此持谨慎观望态度。我看到别的评论说,日文版本的冰火,名字翻译的一塌糊涂,但是我不信日本译者胆敢外包给没有责任心的人乱翻译。
另外,说一个感受--初中买了第一本中英词典,中国人编的;到了高中买了牛津双解词典,于是那本中国人编的词典就再也没有翻过。大学我的专业是日语,当时接触到的一些中国人编的词典和日本人编的词典,只觉得中国人编的词典就是垃圾。那时候,别说我的感觉,就连我的老师也说,中国人的治学精神,比日本差太多了。
中国现在比日本,比美国更有钱,科技水平也不差了,就是不知道中国人的治学精神有多少提高。至少看了这个翻译的版本,我高兴不起来,没底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