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3 08:41:39
Aa
要点速读给知识定个价,每天一元钱
过去,写作者只能依附于媒体或者机构。像王小波这样的天才,也只能从《三联生活周刊》领取稿费。曾经的连岳也一样,他在媒体回答妇女的情感问题,单篇稿费可能也不过几百元。如今,连岳这样的专栏作家,不再会为任何媒体写专栏,他给自己的公号写作,仅靠读者赞赏就能超过任何一家媒体所开的稿费。
如果一个人有知识,又勤奋的话,在这个时代靠自己就能挣到钱。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让一个人成为一家媒体成为了可能,新技术让自媒体变成了真正的“知识个体户”。
这些个体户们贩卖知识的途径已经多样化。除了微信的公众号服务,还有罗振宇“得到”,以及前途不明的“小密圈”。今日头条开发的“悟空问答”是这个行业的新品种,它给签约者付费,回答一条问题,多则500元,少则300元。

在如今这个知识变得值钱的年代,罗振宇是风云人物
这些“问题”,有一些是编辑提出来的,有些则是用户提出。类似“如何看待上海警察抱摔妇女”这样的问题也大量存在,它是时评的一种新形式,而且可以有众多回答者参与。最终,那个点赞最多的回答,会排在最上面。这给用户一种幻觉,以为是自己决定了这种排序。
“问答”是获得知识的最古老可能也是最终极的途径。在孔子的时代,学生就向他不断发问。韩寒前些年做杂志《独唱团》的时候,有一个板块叫“所有人问所有人”,可惜那时的技术,还不能把这变成钱。“分答”搞的付费问答模式让人眼前一亮,但是排名第一的答主是王思聪,而不是某位院士,说明大众真正想知道的,可能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种“知识”。
不管如何,知识变得值钱了,这是好事情。那么,依照目前的行情,知识该怎么定价?很有可能,大家的心里价位是“每天一元钱”。
罗振宇在“得到”上的语音,1元钱就可以听一期。一本书,花5000元请人写一个概要,再花5000元请人读出来、录音,这个投入不算低。但是到用户那里,一元钱就可以听一次。这很便宜,不过,如果一条语音的收听量达到了30万,利润还是很惊人的。
不少人的付费专栏,设置的价格是299元一年。这算是一个主流价位,每个用户,每天还不到一元钱,但是如果有1000人订阅,收入也就超过了大部分媒体的员工了。
变现的焦虑:卖得更好,赚得更多,也是一把双刃剑
因此,考验知识人和写作者的时刻到了,你的知识能变现吗?过去,写作者并没有直接置身于市场之中,是通过媒体打包售卖,最后以广告的形式变现。这个过程相当漫长,以至于一个作者很难判断自己的读者是谁,到底有没有读者。
如今,根本性的变化发生了:你写的文章或录的节目有人看吗?有人愿意出钱吗?数据会告诉你,最终那个数据会转化成钱。
在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收益成为考量知识价值的最重要的标准。马东的《奇葩说》比许知远的《十三邀》受欢迎得多,虽然后者的知识含量无疑更高。很多人嘲笑许知远,甚至连他在文章和采访中掉书袋都被认为是大毛病,他写文章经常引用别人,也被很多人诟病。
对知识人来说,重要的并不是你是否拥有知识,而是如何把你所拥有的贩卖出去。在知乎上回答问题很有趣,但是当今日头条给出“高于白领的收入”时,很多知乎大V就“叛逃”了。
这对知识人来说,是一个诱惑,也是一个压迫。他要考量自己的投入和产出比,如果回答一个问题就能赚500,每天就多回答几个。他不仅付出了时间,也必须考量哪些答案是大家乐意听的,是更畅销的。时间长了,这会影响到他的思维方式。
更重要的是,过去为了获得知识所进行的漫长而艰苦的阅读,已经培养了他对知识的趣味,如今统统要以新的眼光来重新打量。“变现”成为一种焦虑。为了视频能有更多人看,他必须把自己的思考和表达都降低到和大众一样的水准,他必须反对自己。

当人们绞尽脑汁把知识变成金钱时,这样的知识还有多少价值是值得疑问的
为贩卖而制作的产品,并不能反映知识人在自己专业领域的水准,也不能反映出他在该领域内提供的真正有创新性的知识。不管是视频还是音频,本质上都是一种娱乐形式,这就决定了,那些畅销的往往是浅薄的。
学习的焦虑与幻觉
那些愿意为知识进行付费的人,他们未必更富有,但是却毫无疑问是更爱“学习”的。
最近5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创新摧毁了很多行业,传统媒体垮掉,传统的商场变得萧条,出租车行业一下子变得无比反动。这些变化,不仅深刻,而且实实在在影响到大多数人的生活。
在拥抱创新的同时,很多人也感受到了恐慌。如果不好好学习,你将很快变成报纸编辑、商场售货员和出租车司机。过去的经验,可能在一夜之间变得一钱不值。人们必须时时刻刻面向未来,尤其是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在巨大的生活压力和“被社会淘汰”的压力下,战战兢兢,鸡血满满。
这就是“知识付费”的大背景。那些乘坐地铁上班的年轻人,就是知识消费的主力人群。这也能解释,为何语音节目会流行。在地铁中,他们戴上耳机,就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我在听一本书,这可不是娱乐,这是学习啊,而且同时也利用了乘坐地铁这段时间。

迅速变化的时代让很多人患上知识焦虑症
“听书”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典型的场景之一。“听书”分两种,一种是听书的全部内容,另一种就是听所谓的干货版。一本书30万字,最终整理成8000字的干货版,制作成语音。有人能在一年内听好几十书,这让他感到充实而且窃喜,因为听的都是“干货”——可以理解为各种浓缩版的知识、术语,能迅速撑起一个人的门面,以至于有人患上了“干货饥渴症”——这大大节约了时间。
但是,最大的欺骗也就在这里。你听到的8000字干货,只是某一个人为你提炼出来的。任何一本有价值的书,都不可能被真正简化为这样的干货。对任何一个读者来说,他从一本书中所获得的东西,都是独特而私密的。有90%的概率,这本书本来最能打动你的那个章节,甚至改变你人生命运的一个细节,被那个缩写者给省略掉了。
并不是说,这样囫囵吞枣的快餐式学习就毫无用处,毕竟你也投入了学习的时间和热情。作为一种补充学习,或临时抱佛脚,或者说消遣式地增长见识是有作用的。但指望这样的“干货”能全面提升一个人,并不现实。这种对“干货”的需求,让人想起在学校里那些背诵考试要点的人。他们需要的只是“答案”。“创业者必备的7个素质”“讨好你老板的三个办法”,这些都是“答案”,而不是知识。所有的“干货”,其实都是励志鸡汤的变体。
举一个例子:那些天天写10万+文章的人,可以总结一个秘诀给你,但是不管你掌握得多么熟悉,都没有任何用处,因为真正让他们写出10万+的,是他们的才华和人生体验,那是他们付出很多时间才获得的东西,也是他们真正的财富。
这些东西,从根本上来说是不能买卖的。任何知识的获得,或者把知识变成价值,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幻想通过金钱来购买这个时间,让别人替你读书,注定既不会得到知识,也会浪费时间。最终,你花钱购买的可能是更深的焦虑:为什么我听了那么多书,并没有什么长进?
热门评论

小勋
小勋
23小时前
也没有笔者想得那么糟吧。只能说现在知识商业化了,这是一个新产品,最近很流行,其实跟看综艺节目或者吃点零食差不多。真正有脑子的人还是有辨别能力的,他不会被这些浅显的东西所左右的。你看科技每天都在进步,我们的下一代会比我们更有知识,安心。
144
暗夜烛
暗夜烛
8小时前
那就只是娱乐而已,知识的含量少之又少。
2
冰河木马
冰河木马
12小时前
产品?产品也有假冒伪劣产品呢,一个学渣照样能开公众号!
3
缘是你
缘是你
15小时前
科技发展与知识人文
0
下弦月
下弦月
19小时前
真正有脑子?你也看一看那些转发,想想那些10万+的所谓干货文章为何有10万+。作者只是想表达出现已见其微,后应防其渐的态度。老是说后代有智慧啥也能解决,并不是一种好态度啊。
9
清风随缘
清风随缘
20小时前
楼主你也说了:真正有脑子的人还是有辨别能力的,但问题是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怎么办,具体可以参考传销和电话网络诈骗!
10
DM
DM
21小时前
我认为得到这款APP,最好的归宿就是推荐,真心推荐,并且整理出书的内容和概况,这样在读者选择时会提供一定的帮助
3
DM
DM
21小时前
如果仅靠听书就想提升,那么也确实是像笔者说的那样,甚至比那个更悲观,也如你所说,听说,也就是零食,影响健康,所以真正的提升还是靠自己阅读,花大量精力阅读,去经历一些事情,认真地总结回顾,才可能有一些提升,这个过程很艰难
14
§零§
§零§
21小时前
在得到上听过,如文中所说,确实肤浅,标题冠以哲学二字,实际上没有任何关于哲学的思辨,只有书本内容的总结,甚至能够听到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整段原文,虽然钱不多,但是感觉很不值。能够分辨的人大概已经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恐怕大部分不是你口中的下一代,碎片化的时代,未来的人可能更有只是但并不会更有文化。
10
梅花与剑
梅花与剑
21小时前
我也不觉得那么悲观,关键还看自身功底。
夏天的风
23小时前
是啊,经常听一些书,当时觉得很好,感觉知道了很多知识和诀窍,但是其实对自己没有多大影响。有些事必须自己经历之后才能领悟...
169

Roca Ω
10小时前
多听多看遇事不乱
0

Free自由的彼岸
14小时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个道理
7

湘耀包装
21小时前
你说的很对,有些事必须亲身经厉才有收获
9

可张可驰
22小时前
读书要读好书,否则只会浪费时间
12

多多
22小时前
是啊那些心灵鸡汤只能当时管用,说假大空的话谁都会,成功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说他们所说的东西起到的就是短暂兴奋剂的作用,你去实践的时候发现都是纸上谈兵,发现然并卵过后人会更加失落!说白了就是为了迎合读者而已!并没有什么心理上的共鸣!
展开
23

为梦想而战
23小时前
确实,不曾走过,怎会懂得
Happy everyday
23小时前
之前有篇文章,题目叫“听了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我是得到专栏的订阅者,订阅了好多个专栏,我承认,有些专栏是鸡汤,只有道理而无知识。但是有些专栏虽然是语音,但是是内容很精良,制作用心,讲知识而不是讲道理。比如薜兆丰的北大经济学和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两位作者都是在尽力完善课程,尽可能让听众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系统的课程,他们不断的调整,以让听众易学,能学,能用为目的。 不能把所有的付费知识服务都等同于卖鸡汤文。 也要理解年轻人知识焦虑。
94
任心。
任心。
16小时前
可以告诉我这些东西是在哪里听到的吗?
0
游客
游客
22小时前
梅花与剑
22小时前
现在很多付费获知的,就像一直闹笑话的印度国防。金钱可以买来武器,但买不来国防现代化。金钱可以买来书本,但买不来知识。金钱可以买来视频,但买不来水平。因为最终,还得靠自身积累。看看中国海军,30年的艰苦积累,才换来了今天迅速暴兵。
44
蹉跎岁月
蹉跎岁月
18小时前
金钱可以买来视频,但买不来水平,因为最终,还得靠自身积累。——赞
5
无题
无题
21小时前
然并L,宝剑再利,不敢出鞘,才是今年最大的笑话
小雪
22小时前
我用有书已经一年多了,上面有很多鸡汤文,也有很多付费课程。刚开始看鸡汤文的时候,每天都鸡血满满,努力认真的生活,可是看久了,你就会发现,看多了就没意思了,大多数文章都是一类思想。这些文章不一定是用来学习的,可以是调节心情,也可以是在自己失意时打打气。付费课程通过语音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可以精炼的学习各种课。我最近学习的是商学课,就是在你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一点点看书的时候,别人把经济学的精华提炼出来,再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你快速理解。再比如之前学的英语,一年的时间,从零开始学习,每天一点点,一年198,但是自己学习到的是知识,而不是道理。你想要的,就去学习,不想要的就放在一边。个人认为,看鸡汤文还不如学习哲学,哲学思想对你的帮助不是鸡汤文能给的。
回复52
Aa
要点速读给知识定个价,每天一元钱
过去,写作者只能依附于媒体或者机构。像王小波这样的天才,也只能从《三联生活周刊》领取稿费。曾经的连岳也一样,他在媒体回答妇女的情感问题,单篇稿费可能也不过几百元。如今,连岳这样的专栏作家,不再会为任何媒体写专栏,他给自己的公号写作,仅靠读者赞赏就能超过任何一家媒体所开的稿费。
如果一个人有知识,又勤奋的话,在这个时代靠自己就能挣到钱。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让一个人成为一家媒体成为了可能,新技术让自媒体变成了真正的“知识个体户”。
这些个体户们贩卖知识的途径已经多样化。除了微信的公众号服务,还有罗振宇“得到”,以及前途不明的“小密圈”。今日头条开发的“悟空问答”是这个行业的新品种,它给签约者付费,回答一条问题,多则500元,少则300元。

在如今这个知识变得值钱的年代,罗振宇是风云人物
这些“问题”,有一些是编辑提出来的,有些则是用户提出。类似“如何看待上海警察抱摔妇女”这样的问题也大量存在,它是时评的一种新形式,而且可以有众多回答者参与。最终,那个点赞最多的回答,会排在最上面。这给用户一种幻觉,以为是自己决定了这种排序。
“问答”是获得知识的最古老可能也是最终极的途径。在孔子的时代,学生就向他不断发问。韩寒前些年做杂志《独唱团》的时候,有一个板块叫“所有人问所有人”,可惜那时的技术,还不能把这变成钱。“分答”搞的付费问答模式让人眼前一亮,但是排名第一的答主是王思聪,而不是某位院士,说明大众真正想知道的,可能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种“知识”。
不管如何,知识变得值钱了,这是好事情。那么,依照目前的行情,知识该怎么定价?很有可能,大家的心里价位是“每天一元钱”。
罗振宇在“得到”上的语音,1元钱就可以听一期。一本书,花5000元请人写一个概要,再花5000元请人读出来、录音,这个投入不算低。但是到用户那里,一元钱就可以听一次。这很便宜,不过,如果一条语音的收听量达到了30万,利润还是很惊人的。
不少人的付费专栏,设置的价格是299元一年。这算是一个主流价位,每个用户,每天还不到一元钱,但是如果有1000人订阅,收入也就超过了大部分媒体的员工了。
变现的焦虑:卖得更好,赚得更多,也是一把双刃剑
因此,考验知识人和写作者的时刻到了,你的知识能变现吗?过去,写作者并没有直接置身于市场之中,是通过媒体打包售卖,最后以广告的形式变现。这个过程相当漫长,以至于一个作者很难判断自己的读者是谁,到底有没有读者。
如今,根本性的变化发生了:你写的文章或录的节目有人看吗?有人愿意出钱吗?数据会告诉你,最终那个数据会转化成钱。
在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收益成为考量知识价值的最重要的标准。马东的《奇葩说》比许知远的《十三邀》受欢迎得多,虽然后者的知识含量无疑更高。很多人嘲笑许知远,甚至连他在文章和采访中掉书袋都被认为是大毛病,他写文章经常引用别人,也被很多人诟病。
对知识人来说,重要的并不是你是否拥有知识,而是如何把你所拥有的贩卖出去。在知乎上回答问题很有趣,但是当今日头条给出“高于白领的收入”时,很多知乎大V就“叛逃”了。
这对知识人来说,是一个诱惑,也是一个压迫。他要考量自己的投入和产出比,如果回答一个问题就能赚500,每天就多回答几个。他不仅付出了时间,也必须考量哪些答案是大家乐意听的,是更畅销的。时间长了,这会影响到他的思维方式。
更重要的是,过去为了获得知识所进行的漫长而艰苦的阅读,已经培养了他对知识的趣味,如今统统要以新的眼光来重新打量。“变现”成为一种焦虑。为了视频能有更多人看,他必须把自己的思考和表达都降低到和大众一样的水准,他必须反对自己。

当人们绞尽脑汁把知识变成金钱时,这样的知识还有多少价值是值得疑问的
为贩卖而制作的产品,并不能反映知识人在自己专业领域的水准,也不能反映出他在该领域内提供的真正有创新性的知识。不管是视频还是音频,本质上都是一种娱乐形式,这就决定了,那些畅销的往往是浅薄的。
学习的焦虑与幻觉
那些愿意为知识进行付费的人,他们未必更富有,但是却毫无疑问是更爱“学习”的。
最近5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创新摧毁了很多行业,传统媒体垮掉,传统的商场变得萧条,出租车行业一下子变得无比反动。这些变化,不仅深刻,而且实实在在影响到大多数人的生活。
在拥抱创新的同时,很多人也感受到了恐慌。如果不好好学习,你将很快变成报纸编辑、商场售货员和出租车司机。过去的经验,可能在一夜之间变得一钱不值。人们必须时时刻刻面向未来,尤其是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在巨大的生活压力和“被社会淘汰”的压力下,战战兢兢,鸡血满满。
这就是“知识付费”的大背景。那些乘坐地铁上班的年轻人,就是知识消费的主力人群。这也能解释,为何语音节目会流行。在地铁中,他们戴上耳机,就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我在听一本书,这可不是娱乐,这是学习啊,而且同时也利用了乘坐地铁这段时间。

迅速变化的时代让很多人患上知识焦虑症
“听书”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典型的场景之一。“听书”分两种,一种是听书的全部内容,另一种就是听所谓的干货版。一本书30万字,最终整理成8000字的干货版,制作成语音。有人能在一年内听好几十书,这让他感到充实而且窃喜,因为听的都是“干货”——可以理解为各种浓缩版的知识、术语,能迅速撑起一个人的门面,以至于有人患上了“干货饥渴症”——这大大节约了时间。
但是,最大的欺骗也就在这里。你听到的8000字干货,只是某一个人为你提炼出来的。任何一本有价值的书,都不可能被真正简化为这样的干货。对任何一个读者来说,他从一本书中所获得的东西,都是独特而私密的。有90%的概率,这本书本来最能打动你的那个章节,甚至改变你人生命运的一个细节,被那个缩写者给省略掉了。
并不是说,这样囫囵吞枣的快餐式学习就毫无用处,毕竟你也投入了学习的时间和热情。作为一种补充学习,或临时抱佛脚,或者说消遣式地增长见识是有作用的。但指望这样的“干货”能全面提升一个人,并不现实。这种对“干货”的需求,让人想起在学校里那些背诵考试要点的人。他们需要的只是“答案”。“创业者必备的7个素质”“讨好你老板的三个办法”,这些都是“答案”,而不是知识。所有的“干货”,其实都是励志鸡汤的变体。
举一个例子:那些天天写10万+文章的人,可以总结一个秘诀给你,但是不管你掌握得多么熟悉,都没有任何用处,因为真正让他们写出10万+的,是他们的才华和人生体验,那是他们付出很多时间才获得的东西,也是他们真正的财富。
这些东西,从根本上来说是不能买卖的。任何知识的获得,或者把知识变成价值,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幻想通过金钱来购买这个时间,让别人替你读书,注定既不会得到知识,也会浪费时间。最终,你花钱购买的可能是更深的焦虑:为什么我听了那么多书,并没有什么长进?
热门评论

小勋
小勋
23小时前
也没有笔者想得那么糟吧。只能说现在知识商业化了,这是一个新产品,最近很流行,其实跟看综艺节目或者吃点零食差不多。真正有脑子的人还是有辨别能力的,他不会被这些浅显的东西所左右的。你看科技每天都在进步,我们的下一代会比我们更有知识,安心。
144
暗夜烛
暗夜烛
8小时前
那就只是娱乐而已,知识的含量少之又少。
2
冰河木马
冰河木马
12小时前
产品?产品也有假冒伪劣产品呢,一个学渣照样能开公众号!
3
缘是你
缘是你
15小时前
科技发展与知识人文
0
下弦月
下弦月
19小时前
真正有脑子?你也看一看那些转发,想想那些10万+的所谓干货文章为何有10万+。作者只是想表达出现已见其微,后应防其渐的态度。老是说后代有智慧啥也能解决,并不是一种好态度啊。
9
清风随缘
清风随缘
20小时前
楼主你也说了:真正有脑子的人还是有辨别能力的,但问题是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怎么办,具体可以参考传销和电话网络诈骗!
10
DM
DM
21小时前
我认为得到这款APP,最好的归宿就是推荐,真心推荐,并且整理出书的内容和概况,这样在读者选择时会提供一定的帮助
3
DM
DM
21小时前
如果仅靠听书就想提升,那么也确实是像笔者说的那样,甚至比那个更悲观,也如你所说,听说,也就是零食,影响健康,所以真正的提升还是靠自己阅读,花大量精力阅读,去经历一些事情,认真地总结回顾,才可能有一些提升,这个过程很艰难
14
§零§
§零§
21小时前
在得到上听过,如文中所说,确实肤浅,标题冠以哲学二字,实际上没有任何关于哲学的思辨,只有书本内容的总结,甚至能够听到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整段原文,虽然钱不多,但是感觉很不值。能够分辨的人大概已经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恐怕大部分不是你口中的下一代,碎片化的时代,未来的人可能更有只是但并不会更有文化。
10
梅花与剑
梅花与剑
21小时前
我也不觉得那么悲观,关键还看自身功底。
夏天的风
23小时前
是啊,经常听一些书,当时觉得很好,感觉知道了很多知识和诀窍,但是其实对自己没有多大影响。有些事必须自己经历之后才能领悟...
169

Roca Ω
10小时前
多听多看遇事不乱
0

Free自由的彼岸
14小时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个道理
7

湘耀包装
21小时前
你说的很对,有些事必须亲身经厉才有收获
9

可张可驰
22小时前
读书要读好书,否则只会浪费时间
12

多多
22小时前
是啊那些心灵鸡汤只能当时管用,说假大空的话谁都会,成功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说他们所说的东西起到的就是短暂兴奋剂的作用,你去实践的时候发现都是纸上谈兵,发现然并卵过后人会更加失落!说白了就是为了迎合读者而已!并没有什么心理上的共鸣!
展开
23

为梦想而战
23小时前
确实,不曾走过,怎会懂得
Happy everyday
23小时前
之前有篇文章,题目叫“听了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我是得到专栏的订阅者,订阅了好多个专栏,我承认,有些专栏是鸡汤,只有道理而无知识。但是有些专栏虽然是语音,但是是内容很精良,制作用心,讲知识而不是讲道理。比如薜兆丰的北大经济学和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两位作者都是在尽力完善课程,尽可能让听众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系统的课程,他们不断的调整,以让听众易学,能学,能用为目的。 不能把所有的付费知识服务都等同于卖鸡汤文。 也要理解年轻人知识焦虑。
94
任心。
任心。
16小时前
可以告诉我这些东西是在哪里听到的吗?
0
游客
游客
22小时前
梅花与剑
22小时前
现在很多付费获知的,就像一直闹笑话的印度国防。金钱可以买来武器,但买不来国防现代化。金钱可以买来书本,但买不来知识。金钱可以买来视频,但买不来水平。因为最终,还得靠自身积累。看看中国海军,30年的艰苦积累,才换来了今天迅速暴兵。
44
蹉跎岁月
蹉跎岁月
18小时前
金钱可以买来视频,但买不来水平,因为最终,还得靠自身积累。——赞
5
无题
无题
21小时前
然并L,宝剑再利,不敢出鞘,才是今年最大的笑话
小雪
22小时前
我用有书已经一年多了,上面有很多鸡汤文,也有很多付费课程。刚开始看鸡汤文的时候,每天都鸡血满满,努力认真的生活,可是看久了,你就会发现,看多了就没意思了,大多数文章都是一类思想。这些文章不一定是用来学习的,可以是调节心情,也可以是在自己失意时打打气。付费课程通过语音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可以精炼的学习各种课。我最近学习的是商学课,就是在你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一点点看书的时候,别人把经济学的精华提炼出来,再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你快速理解。再比如之前学的英语,一年的时间,从零开始学习,每天一点点,一年198,但是自己学习到的是知识,而不是道理。你想要的,就去学习,不想要的就放在一边。个人认为,看鸡汤文还不如学习哲学,哲学思想对你的帮助不是鸡汤文能给的。
回复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