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吧 关注:443贴子:4,684
  • 5回复贴,共1

学者徐明旭全面驳斥元清非中国谬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是驳斥元朝非中国:
  假如有人在美国声称:美国的爱尔兰、犹太、西班牙、非洲、亚洲裔公民和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夏威夷土着波里尼西亚人等都不是美国人,只有盎格鲁---撒克逊裔才是美国人,他一定会遇到麻烦,甚至被斥为种族主义者。中国像美国一样,也是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为什么汉族以外的民族就不算中国人呢?蒙古国(外蒙古)政府只能代表外蒙古人,不能代表人口比外蒙古多几倍的内蒙古人。就像德国政府只能代表德国的德意志人,不能代表瑞士的德意志人一样,哪怕德国的德意志人远比瑞士的德意志人多。借口元朝和清朝的皇帝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而否认他们的皇朝是中国的皇朝,就像借口叶卡捷林娜女皇是德国人、肯尼迪是爱尔兰裔而否认他们的皇朝、政府是俄国、美国的皇朝、政府一样荒谬。
  “蒙古民族”与“中国”当然完全是两个概念,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元朝这个国家是不是中国,而非蒙古这个民族是不是中国。再说一遍,根据国际公法,民族与国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一个民族分居几国,一国内有许多民族,都是普遍现象。蒙古民族固然不等于中国,但也不等于元朝。元朝而外,还有好几个由蒙古人统治的国家与之并存,如金帐、伊儿、窝阔台和察合台等四大汗国。
  国际公法里有个“继承国”概念,例如国际公认俄罗斯为苏联的继承国,因为苏联的大一半领土和一半人口在俄国境内。那么元朝的继承国是谁?是今日的外蒙古吗?似乎不像。如前所述,元朝是蒙古人联合藏族汉人而建立的国家,而外蒙古只有蒙古人,基本上没有藏人和汉人。即便外蒙古的蒙古人也只占蒙古民族的小头,仅一百多万;而今日中国境内的蒙古人却有五百多万,俄国境内的蒙古人只有几十万。可见连蒙古人的大头也在中国。所以外蒙古不仅没有资格当元朝的继承国,甚至也没有资格代表蒙古民族。元朝的大部分人民(包括大部分蒙古人)和大部分领土既然都在中国,那么很自然,只有中国才有资格充当元朝的继承国。对此中国古人包括推翻元朝的明朝皇帝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元史》成为中国“二十五史”之一。既然西藏在元朝已臣服于元朝中国,那也就意味西藏那时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再驳斥清朝非中国:
  清朝的继承国又是谁?能从世界地图上指出来吗?
  事实上,清朝皇帝也自称中国人。雍正皇帝亲书《大义觉迷录》说:“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乎!……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苗、荆楚、猃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在今日而目为夷狄可乎?至于汉、唐、宋全盛之时,北狄西戎世为边患,从未能臣服而有其地,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清朝虽然不以中国为国号,却在许多条约里自称中国。如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1844年《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即《中美望厦条约》)、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中法天津条约》、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等等等等,无一不是以“中”为国名。《中俄尼布楚条约》一开头就称康熙为“中国大圣皇帝”,条约中多次使用“中国”字样,如“将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岸属中国,北岸属俄”。其中未见“清国”或“满洲帝国”字样。有时把“中国”和“大清”并用,作为同义词。《中英南京条约》第八条称:“凡系大英国人,无论本国、属国军民等,今在中国所管辖各地方被禁者,大清皇帝准即释放。”1906年《中英续订藏印条约》说:“案查光绪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及十九年十月十八日,中国与英国所定两次藏印条约,其所载各款,西藏并未认为确实,亦未允切实遵办……兹大清国大皇帝、大英国全境大皇帝兼五印度大皇帝……”今日地球上根本不存在一个满清国或满洲国,东北满洲的土地和人民都在中国境内,而且满族都说汉语,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所谓清朝不是中国论,无异于痴人说梦话。


1楼2017-09-05 21:31回复
    《左传.昭公九年》记载,周景王在列举其疆土四至时称:“肃慎,吾北土也”。周武王、成王时,肃慎均派使来贡,最著名的贡品为“楛矢石砮”。唐代在东北设立黑水都督府管理靺鞨, 12 世纪靺鞨人改名为女真, 兴起后,建立金国灭辽和北宋。元统一中国, 进入中原的女真融入汉族, 元在东北设辽阳行中书省管理关外女真。明代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 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受封为建州都督。直到皇太极作为首领时才建大清国改族为满州, 但随着力量的增长有了统一中国的念头之后旋改称明为“中土”,不把满族自己列入中国之外。统一中国之后,满人非常反称自己为夷狄, 自认也是“中国人”。1689 年, 康熙皇帝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使用的国名是“中国”,首席代表索额图的全衔是“中国大圣皇帝钦差分界大臣”。《尼布楚条约》称“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额尔古纳河位于中国内蒙古北部呼伦贝尔地区,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至今,一直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雍正皇帝时, 吕留良、曾静指斥清人为夷狄, 雍正皇帝愤怒地予以驳斥, 指出若以地域别夷狄, 那末文王是西夷, 舜是东夷, 言下之意, 满人也是华夏。他发布《大义觉迷录》诏书称: “汉唐宋全盛之时, 北狄西戎, 世为边患, 从未能臣服而有其地。自我朝而有中土, 君临天下, 并蒙古极边诸郡, 俱归版图, 使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 乃中国臣民之大幸。”很明显, 满族人把统治全境看作中国, 把全国所有民族包括自己在内都看作是“中国人”。步入近代, 满族人民的中国人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在众多晚清国际条约中,“大清国”与“中国”互用(王铁崖,1957—1962);一道1879旨意勒令洋枪队停止使用外语口号,改用“中国语言文字”;一本1909版由官员(锡良、程德全等)作序,东三省蒙务局协领荣德编译,用于教育蒙人汉语的满蒙汉合璧教科书里,第二十三课的课文定义“中国”(满语:Dulimbai gurun),并在文末呼吁“吾即为中国人,安可不爱中国也?”(满语: Musei dulimbai gurun i niyalma oho manggi,ainu dulimbai gurun be hairarakūci ombini)。在法律上,1909年清廷更以一部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定义了“中国人”。这部法律没有定义“大清国人”的国籍,而是定义了“中国人”国籍(邵丹,2009a)。换言之,第一次用国际规范的法令定义中国人国籍(nationality)的政权并非中华民国而是清廷。中国第一部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第一条,凡左列人等不论是否生于中国地方均属中国国籍:生而父为中国人者,生于父死后而父死时为中国人者,母为中国人而父无可考或无国籍者。


    2楼2017-09-17 20:52
    收起回复


      3楼2018-05-03 00: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