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修记吧 关注:768贴子:2,168
  • 4回复贴,共1

《量子物理简说》的理论推导及意义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欧阳米果
随着《量子物理简说》课的试播,很多朋友积极发言,有支持的,有质疑的,这很正常,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课中的理论,我简单写一写“粒子海说”的推导过程及相关情况说明。
一、推导过程。
第一步,粒子海说源于对量子的定义,一个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则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并把最小单位称为量子。在这个定义中,“基本单位”的特性赋予了量子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的属性,而这种属性充分符合粒子的特征,如果量子不是一粒一粒的,量子份与份之间为什么不会融合在一起,使能量传递变成连续的呢?于是,量子完全有可能是粒子。
第二步,量子与能量密不可分,它是能量的载体,根据爱因斯坦与普朗克的公式,能量与质量、速度、频率相关,宇宙之中无处不运动,无时不运动,量子当然不会是静止的,总是处在运动之中。量子运动在自成一体的前提下拥有质量、速度、频率,那么量子不但有可能是粒子,还有可能是实体粒子,而不仅仅是概念上或数学意义上的,否则量子不会表现出这么多的实体性。普朗克常数有质量和体积的量度,这两条足以坐实量子是实体粒子。
宇宙之中充满了这种微小的实体粒子,可称为粒子海,又因宇宙空间是量子化的,那么粒子海即是空间,至此确立了空间粒子海假说。
第三步,假说确立后,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量子之间的空隙问题,略一推证,发现量子之间不会有空隙,因为随着量子的运动,量子间的空隙(假如有的话)是随机变化的,不可能正好保持在普朗克常数大小,能量传递经过量子的空隙时,普朗克常数失效,这将推翻整个量子理论。
其次,如果量子之间没有空隙,那么量子的形状又是个问题了,它们若是立方体的堆积,则很难产生运动,它们若都是球状体,又难免出现空隙,这样一来,量子的形状必然是可塑的、无定形的,可随时随地变化。
第四步,量子是实体粒子,当一个物体旋转时,与物体表面接连的量子会不会跟着动呢?当然要动,否则惯性定律失效。又因为量子之间没有空隙,相互错落排列,再加上量子内外的吸斥力关系(详见第九节推导),在物体表面获得了速度的量子,将会拉动相邻的量子,这样,在物体转动时,其周边量子就会形成“粒子漩涡”,且因粒子海构成空间,粒子漩涡即是空间漩涡。
注:“空间漩涡”说可以称为新以太说,与旧以太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在惯性系中,当物体转动时,物体周边的空间是否随之转动。确认转动,就是新以太说,否认转动,就是旧以太说。确立了参照系之后,物体周边的空间或转或不转,只能二选一,不存在静动二相性、叠加性,由于旧以太说早被否定,选择旧以太毫无意义,甚至把空间看成虚空也不行,因为虚的、空的还有必要一份份算吗?这是很滑稽的,而且份与份的间隔为什么不空不虚?若是如此,虚空该是连续的才对。
因此,用排除法否掉各种可能之后,仅余空间漩涡说一种了。
试验验证:由于空间漩涡的存在,太阳周边的空间与太阳一起自转,因此在地球上无法测得“空间风”(旧称以太风),故迈克尔逊—莫雷试验失败,但是光以量子传导,量子又可组成空间,那么在惯性系中,当某片空间有一个速度V时,在该空间中传导的光速必然受到V的影响,因提出“风洞光速”试验(详见第四节课),试验若能成功,则粒子海说成立,如果粒子海说影响到了相对论,相应解释参见本人有关论文。
二、有关情况说明:粒子海假说提出之后,还要面对后续问题,比如,量子在运动中,体积会不会出现变化?回答是量子的体积可以有变化。我们从热胀冷缩现象中看到,同样质量的物体,受热膨胀,受冷收缩,在没有质量增减的前提下,必然是量子的体积产生了变化。
对密封容器空间抽取量子,或是灌装量子,都会引发量子体积的改变,但由于量子中的引斥力自平衡,量子将对外来的引斥力产生反作用力,以维持平衡,这就进入了经典力学的范畴,由于量子中的自平衡力大于强核力,量子不会被外力所破坏。
当量子以团体凝聚的形式成为可见粒子时,可见粒子间的引斥关系以群平衡的方式来体现,如原子核吸引电子,吸引到足够的电子时,引斥力达到平衡,则原子不显电性,若是吸引太多或吸引不够,原子则成为正负离子,显示电性。
在宏观上也是如此,银河系中心若是黑洞的话,将产生强大的引力吸引周边的空间及星体,当吸足一定的量之后,以群(星群)的方式达到了引斥力平衡,因此,在银河系之外就不会受到中心黑洞的引力,否则宇宙中各星系强力相吸,将导致宇宙坍缩,与现实中的宇宙膨胀现象不符。
在第九课中,讲到了量子内部正质、反质的纯度问题,纯度不同,直接影响到量子是散布为空间粒子,还是凝聚为物理通常意义上的基本粒子,因此,在粒子海假说获得证实之后,可以增加纯度这一物理量,并设定纯度系数,纯度概念是很重要的,纯度衰减将导致衰变和熵增。
三、粒子海说的应用
粒子海说主要用于排除物理理论中的非逻辑性解释,比如波粒二相性这种自相矛盾的假说。众所周知,波与粒传导能量的方式截然不同,波的方式是传递,粒的方式是位移。设能量从A点传到B点,如果是波方式,那么量子会在A点不断加载、卸载能量,承前启后,让能量一份份传下去,直到B点;可如果是粒方式,在A点的量子加载能量后并不卸载,而是负载着能量向B点位移。
由于波粒二相性,一个量子既在A点倒腾能量,又扛着能量向B点跑?这就像一家快递公司,一个员工既在仓库中装卸货物,又在外面到处送快递?难道有分身术吗?若是使用了分身术,那在数学上怎么算?各种物理量按2倍算,还是按1/2算?公式中1变2的转换怎么完成?
现在的物理理论,说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说光在真空中不需要介质,这完全是诡辩式的解释。光子质量静止是零,那光子运动起来质量不能是零了吧?从零到非零的质变,是如何用零的量变完成的?在黑体中开灯的一刹那,光子无中生有了?
还说光在真空中不需要介质,可是光在真空中没有衍、干条纹吗?条纹是介质的直接表现,也就是说,条纹=介质!没有介质怎么有的条纹?光子无中生有不说,还自己给自己当介质?就算办了“自媒体”,第一个光子出现后,是向前跑呢,还是在原地等着“媒介”后面的伙计们?哦,我们就当它们商量好了,先铺光波路,再走光粒子,可是如果一束光一闪即灭,光还走不远了呢,为啥?铺路的没了呗。
要说起来,纯物理生绝对是可怜的孩子,老师怎么讲就怎么信,若是一个物理生稍微懂点哲学思辨,估计是一边答题一边在肚子骂街,只是不敢把肚子骂的写在卷子上罢了。
理论上一笔糊涂账,先忍了,可遇到电子双缝试验,波粒矛盾现原形了吧?怎么解释一个电子忽然变成了波,同时走进双缝?
粒子海说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问题,由于该假说将空间粒子化,空间中就有了粒子波,一个位移中的粒子不需要再化身为波,因为空间中有现成的波对粒子施加影响,粒子可以在波中前进,详见第五课《双缝中的曙光》。
粒子海说的其他应用,如解释不确定原理、暗物质暗能量、量子纠缠等,参见各节课程。
四、粒子海说的验证
粒子海说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验证该假说,提出了各种试验。
1、验证空间粒子真实性试验:
①太空半球试验,用透明塑料膜制成一个半球,半球开口处装上密封圈,在太空环境中将半球与抽气机组装在一起并保持良好密封,开动抽气机,半球会塌瘪下去。
②太空之羽试验,在太空环境中放置一片轻盈的羽毛,开动高速鼓风机向羽毛“吹气”,在鼓风机不碰触羽毛的情况下,羽毛将出现位移现象。
这两个试验若能成功,可充分证明了“真空”不空,太空也是由物质(通常称为暗物质)构成的。
2、验证空间漩涡的试验:
风洞光速试验,在风洞中发一束光,那么相对于外面的观察者来说,光在顶风传导时会减速,在顺风传导时会加速,这个需要加减的速度就是风速V。
3、验证粒子波的试验:
①水波小球双缝试验,在水池一边竖起双缝板和侦测屏,然后在水池另一边制造波浪,使波浪通过双缝后,在后面的侦测屏上显示出干涉条纹。之后,向双缝发射一些小球,查看效果。小球要足够小,可以用粉尘来代替小球,单个粉尘颗粒不会同时通过左右两缝,可大量粉尘颗粒在侦测屏上的触点,仍然会组成干涉条纹的痕迹。
②增波双缝试验:影响双缝试验中电子运动的波,初步判断为电子枪在激发电子时所产生的电场波,为验证,可在电子枪与双缝板之间,增加释放一个电磁波源,使之与电场波产生干扰,这就势必影响到侦测屏上的干涉条纹,如果干涉条纹发生变化,那就证明电子在未加波之前,是“坐着”电场波奔向双缝的。
4、验证运动与时间非相干试验:水平双表。
(欢迎大家设计新试验来检验粒子海说)
五、粒子海说的意义:
粒子海说对物理学的最大贡献,是对宇宙空间的真实化,避免了某些唯心思想对物质的虚幻化、无理化,很好地排除了现有理论中的非逻辑性思维,积极调和了理论物理中的矛盾,重新解读了时间与空间,解析了物质运动的本质,完成了物理理性的回归,粒子海说简明易懂,且将宇宙基本力还原为引斥二力,在大统一理论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IP属地:山东1楼2017-10-17 18:28回复
    虽然看着不是很懂,但我很佩服楼主能有这般毅力,把物理阐述这么清晰,不简单。支持你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10-31 02:12
    回复
      有人问到了能量的本质问题,在这里把能量与物理四大基本力的事说一下:
      能量的本质,是力与力之间的作用,现代物理的能量定义,是与质量紧密结合的,却无法解释质与能为什么会紧密结合。
      我们知道,能量与质量的最小单位就是量子(普朗克常数),而作为质点的量子因为内部的引斥力作用而产生运动,所以质与能就紧密联系起来了。在一定时期内,一个量子的内禀能量是固定的。不过从长期来看,由于量子内正反二质的纯度变化,将会导致量子的能量降低,因此物理上有衰变现象。
      力的本质与来源,皆因性质,确切地说,叫“质性”。咱们前面不是说了正反二质吗?无论是正质还是负质,都自具一种特性:吸异质,斥同质,因此,力的本质与来源,都是“质性”。这样就好理解力与质的关系了,力是质的特性表现,或者说质之特性表现即为力。
      用磁铁的S极和N极打比方吧,S极代表正质,N极代表负质,一块天然磁铁,天生自有(即内禀)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这就特性的表现就是引斥力,实际上,宇宙中的一切力,本源与本质,都是引斥力。
      物理上常说四大基本力,分别是万有引力、强核力、弱核力、电磁力,这些力都可以用引斥力来解释。
      万有引力是引力就不用说了,强核力即是核内强引力的表现,组成夸克的量子,因内部单质(或是正质,或是反质)纯度高,纯度高相当于磁性强,这就产生了相互强力吸引,对外主要表现为强引力,因此吸聚成为夸克,再由夸克吸聚成强子(如质子和中子),形成牢固的原子核,直到此时,量子间的强引力才算“吸饱”了,原子核内部紧密团结,在外只表现出一些弱核力了。
      弱核力是怎么回事呢?在解释强核力中说过,组成夸克的量子,因内部单质(或是正质,或是反质)纯度高,对外主要表现为强引力,那次要的呢,当然就是斥力了,因为每一个量子内部都有引斥力,由量子组成的原子核,必然也是引斥力的集合,在原子核内部的引力斥力较量中,会出现局部引力下降的情况,正如一块磁铁上的磁性有强有弱一样。同时,原子核中的某个量子团,因量子内部的正质或反质的纯度下降也导致了对外引力下降,那么,当两种引力下降因素遇到一起时,次要的斥力就表现出来了,原子核会以放射的形式释放掉这个量子团,形成了原子核的放射与衰变。
      注意,在β衰变中,有时会放出常规电子(带负电),有时却能放了正电子(带正电),这充分证明了组成夸克的量子内部,有些是正质纯度高,有些是反质纯度高。此外,由于空间量子本是一盘散沙状态,自身纯度也不高,所以空间量子没有放射、衰变现象,这个特征在物理上被描述为弱核力不作用于携带力的粒子(如假想的光子、引力子等,其实都是空间量子)。
      放射是斥力作用,不过有时弱核力还能表现为引力作用,当原子核中的引斥力较量形成局部引力增强时,会俘获(吸引下来)一个轨道电子。总之,弱核力也是引斥力的表现。
      通常来说,原子核质量越大,内部量子就越多,量子间的引斥力斗争也更加复杂激烈,导致原子核不稳定,所以,较重的元素多具放射性。
      最后说一下电磁力,一说到磁,必然有两个磁极,两个磁极之间当然存在着吸斥关系,所以说电磁力归根结底也是引斥力。
      为什么找不到磁单极呢?磁单极根本不存在吗?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磁单极是存在的,量子内部的正质与反质,都是磁单极!可是由于量子不可拆分,磁单极无法独立存在。因此,个别人宣称偶然发现“磁单极”的事,从未得到科学界的普遍承认。


      IP属地:山东4楼2017-11-10 20:09
      回复
        量子物理简说大部分是对的,就差一步,如果你看了我写的理论会愰然大悟,我重新定义了物质、能量、空间、力、原子结构,成功串联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解释所有物理现象。有兴趣看下我写的大一统论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07-13 07: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