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承山东杨兄转赠鼎公《怒目少年》、《葡萄熟了》两书,一直未有时间细读。或许是我的哲学职业使然,或许是当年《左心房漩涡》给我的印象实在剧烈,我读了几次《怒目少年》的开头,又放下了。
我并不喜欢读传记作品,关键的原因在于一种轮回思想。阳光底下无甚新鲜事。今日人的生存境况,剖去技术层面,与几百年前、几千年前人的生存境况相比,我总猜测其间没什么本质区别。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活物,在任何时代所遭逢的痛苦,大抵相仿。而就这种痛苦而言,掩埋与挖掘之间的区别有什么意义,我也看不出。倒不如知白守黑,蔽不新成,在沉默中守护自身的历史。文学家多有自传,而哲学家罕有自传。两相比较,哲学家恐怕更清醒,真正的自传已经在思想著作中呈现了,何必多此一举?
时至07年岁末,大雪封城,一切陷入困顿。我又在睡前的床头放上了《怒目少年》。读到第二部时,我才发现这本书的奇特。此书固然在追述个人的成长史,但是视角是多重的,有近,有远,有环视,有透视,有活陷黄泉,有离地七寸,有上诉天地精神,有下达和光同尘,有现实主义的混沌,有魔幻主义的犀利。这是怎样的自传?或许书名已经交待了鼎公的意图:“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是回忆,也是聚集和召唤,“呼声由远及远,唯欲回归者闻之。”这场回忆,我不能苛求太多,我应该全力倾听这个年长者与那个年少者的灵魂对话。一人一生。这样的对话,每个人都要经历,每个人也必然经历,关键是,到那时,你听到了什么,你能听到什么?
赫拉克利特说,战争是一切之王。王鼎钧说,战争是一架机器,制造秘密。他们说的都对。战争是时代的强力,它让一切早熟,尘归尘,土归土,让青春以民族的名义而挥霍,这是怒目少年所能承受的最高恩典了。战争让人混沌,战争也让人犀利,让人透过纷纭的此世看穿人类历史的美与丑。战争给了少年以观察力,要看到风雷迅烈的单纯,也要看到社会推演的复杂;要看到月光下的眼睛是如何笑,也要看到人不是动物学的最后一个名词。一切渐悟皆顿悟,此时不悟何时悟。战争催化一切。战争让人成为人。最危险的事情可能最简单,最简单的事情也可能最危险,这不只是中国人的功课。战争毁灭一切。战争让人不复成其为人。个人是单数,民族是复数。唯有挺过来的人才能学好这算术。
我并不喜欢读传记作品,关键的原因在于一种轮回思想。阳光底下无甚新鲜事。今日人的生存境况,剖去技术层面,与几百年前、几千年前人的生存境况相比,我总猜测其间没什么本质区别。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活物,在任何时代所遭逢的痛苦,大抵相仿。而就这种痛苦而言,掩埋与挖掘之间的区别有什么意义,我也看不出。倒不如知白守黑,蔽不新成,在沉默中守护自身的历史。文学家多有自传,而哲学家罕有自传。两相比较,哲学家恐怕更清醒,真正的自传已经在思想著作中呈现了,何必多此一举?
时至07年岁末,大雪封城,一切陷入困顿。我又在睡前的床头放上了《怒目少年》。读到第二部时,我才发现这本书的奇特。此书固然在追述个人的成长史,但是视角是多重的,有近,有远,有环视,有透视,有活陷黄泉,有离地七寸,有上诉天地精神,有下达和光同尘,有现实主义的混沌,有魔幻主义的犀利。这是怎样的自传?或许书名已经交待了鼎公的意图:“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是回忆,也是聚集和召唤,“呼声由远及远,唯欲回归者闻之。”这场回忆,我不能苛求太多,我应该全力倾听这个年长者与那个年少者的灵魂对话。一人一生。这样的对话,每个人都要经历,每个人也必然经历,关键是,到那时,你听到了什么,你能听到什么?
赫拉克利特说,战争是一切之王。王鼎钧说,战争是一架机器,制造秘密。他们说的都对。战争是时代的强力,它让一切早熟,尘归尘,土归土,让青春以民族的名义而挥霍,这是怒目少年所能承受的最高恩典了。战争让人混沌,战争也让人犀利,让人透过纷纭的此世看穿人类历史的美与丑。战争给了少年以观察力,要看到风雷迅烈的单纯,也要看到社会推演的复杂;要看到月光下的眼睛是如何笑,也要看到人不是动物学的最后一个名词。一切渐悟皆顿悟,此时不悟何时悟。战争催化一切。战争让人成为人。最危险的事情可能最简单,最简单的事情也可能最危险,这不只是中国人的功课。战争毁灭一切。战争让人不复成其为人。个人是单数,民族是复数。唯有挺过来的人才能学好这算术。
![](http://otho.douban.com/lpic/s137907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