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首先,回顾一下高中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坚定信心。我们系统地学习了几本必修教材,在分模块学习过程中,已经在为高考从阅读、写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做了准备。很多学校还选修了传记、小说、诸子散文等教材,扩展视野,提升思想认识,增强了读写的思辨性。经过课本、专题复习后,现正处于做模拟题、查漏补缺阶段。
其次,重温高考题,尤其看往年的高考试卷,看每道题在问什么、考什么,结合高考题答案琢磨如何规范而有层次地书写让阅卷老师一见就很认同的答案。
然后就是看各个模块了,论述类文本的阅读主要是理解性的阅读,鉴赏成分不大,复习着力点应放在如何理解文章内容上,要迅速准确地检索信息、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理解含义、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文言文要对号入座翻译,传记注意人物、事件以及事件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和形象特征。游记和政论文很少出,但万一出现也不要紧张,按照文本体裁特征有侧重地思考就好。古诗词注意意象,无论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抑或借助事件抒情言志表达理趣,无外乎是作者要表达什么?用什么手法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默写是要拿满分的!从现在开始,你必须在背会的基础上写对、写好每个字。
关于作文,材料作文千万要关乎材料,很多同学写议论文应该是得心应手的,但时评类作文要针对事件说。但命题或半命题作文考前也要练习。在此特别提醒同学们:作文开头千万不要太长,准确、优美100字以内最好,主体部分扣住中心展开,结尾也要扣住中心,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能放得开收得拢。书面整洁,字体大小合适、排列整齐,养成写完后修改病句、错字的习惯,最后50天里规范作文、提升作文,对提升语文分数至关重要!
数学复习:学好数学要做大量的题,但反过来做了大量的题,数学不一定好,“不要以做题多少论英雄”,因此要提高解题的效率,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
在冲刺阶段,“看题”训练比做题更为重要。做法:拿出自己以前做过的试题,立即对其题型、考点(知识背景)、常用解法及特殊解法、解题的具体步骤、解法的易错步骤及此题的常见变式等进行判断,以上各点如果在一两分钟内无法回答出来,则说明还未真正掌握此类问题,这时可通过看纠错本回忆、加深印象。
高考数学试题始终强调“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就是说高考最重视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最简单的练到极致就是最好。他建议,备考不仅仅要关注高考命题的热点,做到“热点狂练”,巩固强化已有的解题能力,还要做到“冷热兼顾”,即关注一些基础性的冷点知识。如:回归直线方程的求解与应用、统计案例、几何概型等问题,这些“冷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但都属于基础性的选择题或填空题,难度不大,练习时没必要提高难度,有针对性地练习,及时总结反思,提高自己的解题技能。
最后,提醒考生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要注重时间效益,如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高分题。如果有两题都不易,则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留出15分钟时间检查。
英语复习:听力的练习要在掌握相应的听力策略的前提下做到持之以恒。练习听力的时候要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学会预测,并做到边听边分析综合,听力测试问题的类型一共就这几个类型,概括中心话题,推理判断,对谈话细节等问题要心中有数,对常考的谈话内容如打电话,买东西,看病,用餐,活动安排,表示看法等要做到熟悉而不陌生,听力的提高不是一个早晨就能实现的,它是慢功夫,但是要经常听,肯定会有大的长进。其次听力训练要掌握相应的听力策略,用什么技能听懂什么。当听不懂时,要思考自己在哪些地方欠缺知识而不能听懂。同时还要适当训练短时记忆能力,短时记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应试能力。平时还可以多朗读,大声朗读,增加语音对脑子的刺激,使语音与单词成为一体,提高对语音的反应能力。
完形填空不是单纯测试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能力,而是综合考查词汇知识、阅读能力以及运用逻辑推理、常识、情理、上下文等进行灵活推断的能力,也一直被认为是高考英语中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语言素质要求最高的题型。必要的练习是提高做题熟练程度的有效途径。
高三题多,保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每次做完题后,先把做题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找出错误的原因,把重点、易错点和新鲜词汇进行归纳、总结,每周检查、复习、巩固,做到温故而知新。通过这样反复训练,明显降低出错率,培养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