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743贴子:87,752,695

山海经中记载的史前超级文明【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山海经中记载的史前超级文明【转】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2-05 11:30回复
    转自天涯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2-05 11:37
    回复
      在很多地方都有对山海经的解析,不仅有文字还有视频,以前也拜读过赵家大树和十万昆仑两位大神的贴子,但没有一个对山海经里描述的超级文明有所分析。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2-05 11:37
      回复
        赵家大树提出了对月球神和地球之间的关系,视角独特可以说前人从未由此想象和探索过,唯一就是缺少证据,而十万昆仑提出了以音表义的对山海经独特的解读方案,也令人非常称奇,特别是丈量天下的距离这点上的研究有很大的看点,可惜的话他的解读到后面也很难自圆其说。这两位大神唰新的民科的新高度。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2-05 11:38
        回复
          笔者记得小时读过一本书叫《众神之车》以前看起来荒诞,现在看起来,真正的《众神之车》来自山海经中,不仅探讨笔者发现的上古超级文明,也依靠山海经及考古发现,对中华文明进行探索。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2-05 11:39
          收起回复
            山海经是本什么样的书,成书何时?
            山海经是一本记录较全的博物志,相传是在大禹治水时,一边治水一边进行勘探记录下来,现代有研究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
            首先大家要明白,成书于何时不代表内容形成于何时,就比如说弟子规成书于清代,但内容却是对论语的解读,弟子规的思想是在论语的时代成熟的,同样,以山海经成书战国时期,书中内容与战国地理完全无从找起,所以其内容不可能由战国时期形成只是在战国时期将过去成熟的内容加以编辑成书而已。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2-05 11:39
            回复
              笔者比较认同十万昆仑的见解,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山川,海洋,这些与现代的实际情况完全不符合的,因为山海经里的海到现代有可能是盆地,并非是我们意义上的海,就如前人所言,其山海图像牛型,和现在的地理环境有千差万别。
              山海经的成书,就笔者看来并不是一次性成书的,大禹曾招开几次大会,禹时期自己有文字存在,(这个官科是不承认的,因为承认了就否定了他们的地位),所以山经这部分记录非常详细,具备距离数据和具体生物都有详细的描述,而海经就语焉不详,只讲了一些方位,描述也很简单,笔者认为海经这部分是测绘时代不同或由其他部族的人带过来的,也许其他部族并没有文字,可能是以音或以图来表示。或者由大禹时期整理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2-05 11:40
              收起回复
                因为大禹治水并不是只有大禹这一族之人,而是 《国语•鲁语下》记载:“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也就是禹与多个部族一起联手治水,治水后禹的威望成为天下共主,在这个时代各地部族将自己的领地的博物志和历史传说见闻一并上供。
                最后汇总这些材料后,禹铸九鼎,绘山海图于鼎上。伯益则根据山海图描述写成山海经。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2-05 11:42
                回复
                  有没有发现这最后一句是否画蛇添足,这说明是当时对多种记录的一种汇总较正,也就是不同的资料的汇编,在原有记录的基础上加入自己所考证的内容,不过这第一句话由此断定,海外东经起始点在尧葬东,也就是尧葬在长差丘的西边。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2-05 11:49
                  回复
                    第二句话,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阳北。
                    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2-05 11:49
                    回复
                      从行文上看,帝命竖亥明显是上下不搭,明显是添加进去的,这个添加会让人错误的认为这些记录是由禹时期开始的,但实际行文上写得很明确,一种说法是帝命,另一种说法才是禹令,也就是帝和禹是两个人,那么这段记录有可能来自禹时期,也有可能来自比禹更高的帝时期,如果是禹时期为什么只描写了方位和步,却和山经里描写的里不同呢?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2-05 11:50
                      回复
                        十万昆仑考证,这里的步就是步弓,但无论怎么讲,上古之人用步在前,用里在后,海内经形成应该绝对晚于海外经,而且海内经是哪处到哪处多少里都记录得详实,而海外东经里却只插了一句,自东极到西极总共多少步,两者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2-05 11:50
                        回复
                          如果扶桑就是青铜树,而汤谷则应该就是四川盆地,那么问题来了,以海外东经的记载方位来看,是由西向东描述的,也就是其方位中心点应该是四川盆地往西还隔着一个东海。那么这个帝,绝对不是中原文明,也绝对不是本土文明,这段地理志是这样描述的,“ 海外自东南陬至东北陬者。”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2-05 11:51
                          回复
                            这个方向上看,成都汤谷在其中间,以成都的西北方去寻找,就是青海,再往西北你会发现,文中帝的所处之地应该在甘肃北部或西藏北部或亲疆南部的区域,甚至是西藏,那么古青海湖就是文中的东海,海外东经就是由云南大理开始朝东北方向一直写到近中原地区河南的记录,受东方句芒神的管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2-05 11:51
                            回复
                              那么尧应该是死在云南境内, 禹的父亲鲧封地在四川,所以行文中的帝以青海湖以西为中心,所以并非是禹,多半可能是指伏羲,黄帝或尧帝。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8-02-05 11: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