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空之境界。大概是在高中的时候。
那时候其实什么都不懂,只是被式姐的帅气所吸引,被干也的深情感动。
第一次,空境给我留下的是一首歌。
这首歌叫:M01
多年后,收到母亲即将失明的噩耗,父亲的工厂也濒临倒闭。
漆黑的深夜,真正的不幸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时候,M01在耳边响起。
那是一种绝望的感觉。绝望到大脑都在为之颤抖,但我却沉静其中。
于是我第二次看了空之境界。
我认认真真的看懂了那些台词,诉说着作者内心的孤寂。
式的“’重生“,是在绝境下的重生。她在医院,看着干也的花,说道
“原来也有不会失去的东西”
重生的式即使失去了织,也在生存中挣扎着。
即使织的离去给她留下的永恒的孤寂,她也有干也在为她救赎着。
我希冀着,能有一个人,为我带来救赎。
奇迹般的,我遇到了这么一个人。
第二次,空境给我留下的是破后而立的奇迹。
随后陪着女朋友,室友看了一次。
第五次是在偶然中,找到了空之境界的实体小说。
这个阶段,3年多的女朋友离我而去,研究生落榜,家庭条件困难。
大学毕业进入社会。
说实话,我真的非常拒绝进入工作。
因为我真的害怕坠入平凡。
真正面临这样的境遇的时候,你才会觉得,一旦工作
每天朝九晚五,每天过着一样的生活
每个人,都会曾经觉得自己是特别的。即使长大了,知道大家都是凡人,但依旧会有不甘心的内心。
我不想归于平凡,我不承认青春已逝。
但母亲的眼睛,离去的女友,找工作的现实,社会上的丑恶足以让我清醒。
无数的压力倾斜而下,让我不得不对现实下跪。
那是我第一次,认认真真的看一本实体的书。
被作者境界般的文章震撼
作品没有任何的世界观插入
仅仅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叙说,却完完全全把人带入空之境界的世界
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第二人称,倒叙,插叙,穿插着描写
行文如同绝望的诗
同时也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这部作品的内核。这是动画版无法表达的东西。
两仪式这个角色,和动画所展现出来的魅力不同
不能用帅气,漂亮这样的词语形容
她的存在,就是一种境界
TV对于式的心里描写很少。但是小说却有大量的内容在描写式的内心。
从她最开始对人类的厌恶,饲养者恶魔般的织,失去织之后的孤寂,第三人格根源式的离去。
等等,都使得式这个人物更加的清晰起来。
她从最开始的恨,成长到最后的“空”的境界,这就是作者想表达的内核。
最后的时候,她说道:
“没有任何特征,不希望自己成为特别的存在而活着的人是不存在的。
人无论是谁都抱有各种想法,对立的意见以及相反的疑问而活着。
如果说那样的化身是两仪式这个人,他就是那种性质特别淡薄的人——
不会去伤害任何人,因此自己也不受伤。
不会去夺取任何东西,因此什么也得不到。
如同风平浪静,像是融入时间,作为芸芸终生的平均数而生活着,静静地呼吸着自己的
空气。
平淡无奇,平稳无碍的人生。
但是如果能够在社会上这样生活的话,那并非是一种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
不与任何事物产生争执,不对任何人带有憎恨地活着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愿望要过那样的生活。想要成为特别的存在却没能实现这种形
式才是真正的平凡人生。
所以说——从一开始就打算过这样生活是比一切都要困难的事情。
这样一来,那本身就是“特别”的存在。
结果,不特别的人说到底还是不存在。
人就是在每一个人都互不相同的意义上存在的生物。
只是因为种族相同而彼此聚集,活着只是为了将无法理解的差异变成空之境界。
明明知道那一天不会到来,仍然做着那样的梦而生活着。
这个一定才是无人能够例外的唯一的理所当然。”
第五次,空之境界给我留下的是第二首歌:M15+16+17
绝望的曲调,带着空灵的歌声,又有激情的释放。
即使人人平凡,芸芸众生,但我们依旧是特别的。
即使在平凡中,也要做着梦。
二零一八年 二月二十三日 记。
那时候其实什么都不懂,只是被式姐的帅气所吸引,被干也的深情感动。
第一次,空境给我留下的是一首歌。
这首歌叫:M01
多年后,收到母亲即将失明的噩耗,父亲的工厂也濒临倒闭。
漆黑的深夜,真正的不幸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时候,M01在耳边响起。
那是一种绝望的感觉。绝望到大脑都在为之颤抖,但我却沉静其中。
于是我第二次看了空之境界。
我认认真真的看懂了那些台词,诉说着作者内心的孤寂。
式的“’重生“,是在绝境下的重生。她在医院,看着干也的花,说道
“原来也有不会失去的东西”
重生的式即使失去了织,也在生存中挣扎着。
即使织的离去给她留下的永恒的孤寂,她也有干也在为她救赎着。
我希冀着,能有一个人,为我带来救赎。
奇迹般的,我遇到了这么一个人。
第二次,空境给我留下的是破后而立的奇迹。
随后陪着女朋友,室友看了一次。
第五次是在偶然中,找到了空之境界的实体小说。
这个阶段,3年多的女朋友离我而去,研究生落榜,家庭条件困难。
大学毕业进入社会。
说实话,我真的非常拒绝进入工作。
因为我真的害怕坠入平凡。
真正面临这样的境遇的时候,你才会觉得,一旦工作
每天朝九晚五,每天过着一样的生活
每个人,都会曾经觉得自己是特别的。即使长大了,知道大家都是凡人,但依旧会有不甘心的内心。
我不想归于平凡,我不承认青春已逝。
但母亲的眼睛,离去的女友,找工作的现实,社会上的丑恶足以让我清醒。
无数的压力倾斜而下,让我不得不对现实下跪。
那是我第一次,认认真真的看一本实体的书。
被作者境界般的文章震撼
作品没有任何的世界观插入
仅仅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叙说,却完完全全把人带入空之境界的世界
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第二人称,倒叙,插叙,穿插着描写
行文如同绝望的诗
同时也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这部作品的内核。这是动画版无法表达的东西。
两仪式这个角色,和动画所展现出来的魅力不同
不能用帅气,漂亮这样的词语形容
她的存在,就是一种境界
TV对于式的心里描写很少。但是小说却有大量的内容在描写式的内心。
从她最开始对人类的厌恶,饲养者恶魔般的织,失去织之后的孤寂,第三人格根源式的离去。
等等,都使得式这个人物更加的清晰起来。
她从最开始的恨,成长到最后的“空”的境界,这就是作者想表达的内核。
最后的时候,她说道:
“没有任何特征,不希望自己成为特别的存在而活着的人是不存在的。
人无论是谁都抱有各种想法,对立的意见以及相反的疑问而活着。
如果说那样的化身是两仪式这个人,他就是那种性质特别淡薄的人——
不会去伤害任何人,因此自己也不受伤。
不会去夺取任何东西,因此什么也得不到。
如同风平浪静,像是融入时间,作为芸芸终生的平均数而生活着,静静地呼吸着自己的
空气。
平淡无奇,平稳无碍的人生。
但是如果能够在社会上这样生活的话,那并非是一种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
不与任何事物产生争执,不对任何人带有憎恨地活着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愿望要过那样的生活。想要成为特别的存在却没能实现这种形
式才是真正的平凡人生。
所以说——从一开始就打算过这样生活是比一切都要困难的事情。
这样一来,那本身就是“特别”的存在。
结果,不特别的人说到底还是不存在。
人就是在每一个人都互不相同的意义上存在的生物。
只是因为种族相同而彼此聚集,活着只是为了将无法理解的差异变成空之境界。
明明知道那一天不会到来,仍然做着那样的梦而生活着。
这个一定才是无人能够例外的唯一的理所当然。”
第五次,空之境界给我留下的是第二首歌:M15+16+17
绝望的曲调,带着空灵的歌声,又有激情的释放。
即使人人平凡,芸芸众生,但我们依旧是特别的。
即使在平凡中,也要做着梦。
二零一八年 二月二十三日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