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吧 关注:11,649贴子:89,745
  • 6回复贴,共1

为什么会有“钧不盈尺”一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钧不盈尺”主要是因当时工艺技术的局限所致。
▲今天,我们不但可以烧出超过一尺的器型,甚至可以烧出两米以上的花瓶。
“钧不盈尺”是钧瓷的高度不超过一尺的意思,这主要是因为过去工艺技术的局限所致。今天,我们不但可以烧出超过一尺的器型,甚至可以烧出两米以上的花瓶。
“钧不盈尺”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成型工艺的限制,当时主要成型方法为手拉坯和印坯,手拉坯工具为手转石轮,转速低,时断时续,所以不易拉出1尺以上的器型;印坯的工具为陶模,当时的成型原料也不易做成1尺以上高度的器型,否则容易炸裂变形。二是烧成工艺的限制。另外,钧瓷器在古代多为把玩观赏品,做得太大易粗糙,便失去了精美感。
据史料记载,宋时烧制钧瓷的燃料是木柴,还没有使用煤。钧瓷烧成的最低温度是1280℃,并且须在还原气氛下进行,这种工艺要求在当时是一种不好克服的难关。于是,聪明的窑工采用离双膛式窑炉烧制。其做法是,先将一个火膛填满优质的木柴,留有进气孔,然后用泥土封死火门,再点燃另一火膛,经过不断填柴烧火,整个窑炉开始升温,经过相当一段时间,填满木柴的那个火膛里面的木柴因为缺氧开始炭化。当窑炉的温度大约在1100℃时,将炭化的火膛开火。打开进气孔进入空气,使之快速升温,突破1280℃
了解这个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温度低于1280℃时钧瓷不会发生窑变,而温度高于1300℃钧瓷的窑变也很难实现。当时窑炉的设计限制和燃料持续性的局限造成了钧瓷的烧成十分困难。这是窑炉中上下温差的存在,使产品的高度受到局限,烧瓷时往往上边过火,下边缺火,所以成功的钧瓷就局限在一尺之内,主要是烧成温度和气氛容易控制。据中国收藏家协会认定的《中国宋元瓷器图录》所载,宋代钧瓷最高的是一件月白釉的鹅颈瓶,高27.5厘米,其次是一件出戟樽,高22厘米。1999年4月8日发行的邮票上一件宋钧樽的高度也不过18.4厘米,一件出戟樽的高度为31.8厘米,因此有“钧不盈尺”之说。
此外,“钧不盈尺”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宋代钧瓷是作为贡品进奉朝廷的,而古代皇帝常以九五之尊自比,加上王公大臣的附会,钧瓷的实际高度就限制在九五之内。当然九尺五寸是不可能的,故缩至九寸五,也即不超过一尺的范围。传世宋钧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个说法。
到了元代,这一高度被打破,如1999年邮票上出现的两种元钧均高于一尺,堆花三足炉高42.7厘米,双耳边座瓶高33.2厘米。。。



1楼2009-03-28 11:46回复
    oo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2楼2014-04-15 20:50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南3楼2014-04-16 14:52
      回复